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戊辰臘會,綝稱疾。
初八日臘祭聚會,孫綝推辭有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休強起之,使者十餘輩。綝不得已,將人,眾止焉。
孫休強令他起身,派來的使者有十幾批,孫綝不得已,準備入宮,他手下人阻止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綝曰: 國家屢有命,不可辭。可豫整兵,令府內起火,因是可得速還。
孫綝說: 朝廷多次命令,不能推辭,可以預先整頓好隊伍,讓府中起火,藉此我就能很快回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入,尋而火起,綝求出,休曰: 外兵自多,不足煩丞相也。
於是入宮,不一會府中火起,孫綝請求出宮,孫休說: 外面兵士很多,沒必要麻煩丞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綝起離席,奉、布目左右縛之。綝叩首曰: 願徙交州。
孫綝起身離去座席,丁奉、張布用眼神示意手下人將他捆起來,孫綝叩頭說: 我願被流放到交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休曰: 卿何以不徙滕胤、呂據?
孫休說: 你為什麼不流放滕胤、呂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綝復曰: 願沒為官奴。
孫綝又說: 我願被淪為官家奴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休曰: 何不以胤、據為奴乎!
孫休說: 怎麼不讓滕胤、呂據淪為官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斬之。以綝首令其眾曰: 諸與綝同謀皆赦。
於是將孫綝斬首,並提著孫綝的頭命令他的部下說: 所有與孫綝同謀的人都被赦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放仗者五千人。
當時放下兵器的有五千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闓乘船欲北降,追殺之。
孫乘船企圖北降魏國,被追兵趕上殺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夷三族。
夷滅孫綝三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發孫峻棺,取其印綬,綝其木而埋之,以殺魯育等故也。
發掘孫峻的棺材,取出他的印璽綬帶,砍毀棺材再把屍體埋下,這是因為他殺了公主魯育等人的緣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綝死時年二十八。
孫綝死時二十八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休耽與峻、綝同族,特除其屬籍,稱之曰故峻、故綝雲。
孫休恥與孫峻、孫綝同族,特地從宗族名冊中刪除他們的名字,稱他們為 故峻 、 故糹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休又下詔曰: 諸葛恪、滕胤、呂據蓋以無罪為峻、綝兄弟所見殘害,可為痛心,促皆改葬,各為祭奠。
孫休又下詔說: 諸葛恪、滕胤、呂據都是無罪而被故峻、故糹林兄弟所殘害,真叫人痛心,馬上給他們改葬,分別為他們祭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罹恪等事見遠徙者,一切召還。
凡受諸葛恪等連累被流放遠方的人,一律召回京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濮陽興字子元,陳留人也。
濮陽興傳,濮陽興,字子元,陳留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父逸,漢末避亂江東,官至長沙太守。
他的父親濮陽逸,漢朝末年躲避戰亂到江東,官至長沙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興少有士名,孫權時除上虞令,稍遷至尚書左曹,以五官中郎將使蜀,還為會稽太守。
濮陽興少時有才士的聲名,孫權時期任上虞縣縣令,逐漸升至尚書左曹,以五官中郎將的身份出使蜀國,回朝後任會稽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琅邪王休居會稽,興深與相結。
當時琅王牙王孫休居住會稽,濮陽興與他交結深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休即位,徵興為太常衛將軍、平軍國事,封外黃侯。
及至孫休登位,徵召濮陽興為太常衛將軍、負責軍國事務,封爵外黃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永安三年,都尉嚴密建丹楊湖田,作浦裡塘。
永安三年,都尉嚴密修建丹楊湖田,築浦裡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詔百官會議,鹹以為用功多而田不保成,唯興以為可成。
孫休詔令百官相聚商議,都認為費工太多而湖田不能保證造成,只有濮陽興認為可以成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會諸兵民就作,功傭之費不可勝數,士卒死亡,或自賊殺,百姓大怨之。
於是召集眾多兵士、百姓前去興修,工程所費人力財力不可勝數,士卒死的死、逃的逃,還有的自殺,百姓十分怨恨濮陽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興遷為丞相,與休寵臣左將軍張共布相表裡,邦內失望。
濮陽興被升為丞相,與孫休的重臣左將軍張布相互勾結,國人大失所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七年七月,休薨。
永安七年七月,孫休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左典軍萬彧素與烏程侯孫皓善,乃勸興、布,於是興、布廢休適子而迎立皓。
左典軍萬素來與烏程侯孫鰑友好,於是勸濮陽興、張布廢黜孫休的嫡子而迎立孫皓為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皓既踐阼,加興侍中,領青州牧。
孫皓登位後,加授濮陽興為侍郎,兼任青州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俄彧譖興、布追悔前事。
不久萬譖毀說濮陽興、張布悔恨原先迎立孫皓為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一年朔入朝,皓因收興、布,徙廣州,道追殺之,夷三族。
當年十一月初一日上朝時,孫皓藉機收捕濮陽興、張布,將他們流放到廣州,又派人在半路上追殺他們,並夷滅他們的三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賀齊字公苗,會稽山陰人也。
賀齊傳,賀齊,字公苗,會稽郡山陰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少為郡吏,守剡長。
他年輕時為郡吏,署理過郯縣縣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縣吏斯從輕俠為奸,齊欲治之。主簿諫曰: 從,縣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
縣吏有叫斯從的人輕薄放蕩、為非作歹,賀齊想懲治他,但縣主簿勸他說: 斯從,郯縣豪門大族,山越人都附從他,您今天懲治了他,明天賊寇就會前來進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聞大怒,便立斬眾。
賀齊聞言大怒,當即就斬殺了斯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族黨遂相糾合,眾千餘人,舉兵攻縣。
斯從的族人黨羽便相互糾集聯合,聚眾千餘人,舉兵進攻縣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率吏民,開城門突擊,大破之,威震山越。
賀齊率領官吏百姓,打開城門發起突然進擊,大獲全勝,威震山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太末、豐浦民反,轉守太末長,誅惡養善,期用盡平。
後來太末、豐浦縣的百姓造,賀齊轉任為太末縣縣長,誅殺惡徒扶持良民,一個月內便將騷亂全部平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元年,孫策臨郡,察齊孝廉。
建安元年,孫策來到會稽郡,察舉賀齊為孝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王朗奔東冶,侯官長商升為朗起兵。
當時王朗逃奔東冶,侯官縣縣長商升助王朗發兵反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遣永寧長韓晏領南部都尉,將兵討升,以齊為永寧長。
孫策派遣永寧縣縣長韓晏兼任南部都尉,帶兵討伐商升,以賀齊為永寧縣縣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晏為升所敗,齊又代晏領都尉事。
韓晏被商升所擊敗,賀齊又替代韓晏兼任都尉職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升畏齊威名,遣使乞盟。
商升畏懼賀齊的威名,派人前來請求訂立盟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因告喻,為陳禍福,升遂送上印綬,出舍求降。
賀齊因此告諭商升,向他陳述禍福利害關係,商升於是送上印綬,走出府邸請求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賊帥張雅、詹強等不願升降,反共殺升,雅稱無上將軍,強稱會稽太守。
叛軍頭領張雅、詹強等人不願商升投降,反而一起殺死商升,張雅自稱無上將軍,詹強自稱會稽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賊盛兵少,未足以討,齊住軍息兵。
叛軍人多而賀齊兵少,無力前往征討,於是賀齊駐軍休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雅與女婿何雄爭勢兩乖,齊令越人因事交構。遂至疑隙,阻兵相圖。
張雅與他的女婿何雄兩人爭奪權勢不相和睦,賀齊便令山越人藉故讓他們結怨,使他們猜忌對立,各自擁兵圖謀對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乃進討,一戰大破雅,強黨震懼,率眾出降。
賀齊於是領兵進討,一仗就大敗張雅,詹強黨羽震懾恐懼,率眾出來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侯官既平。而建安、漢興、南平復亂,齊進兵建安,立都尉府,是歲八年也。
候官縣被平定,而建安、漢興、南平又亂起來,賀齊進兵建安,設置都尉府。這一年為建安八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郡發屬縣五千兵,各使本縣長將之,皆受齊節度。
郡府徵調所屬各縣五千兵卒,讓本縣縣長帶領自己縣內軍隊,統一歸屬賀齊調度指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賊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五人,率各萬戶,連屯漢興,吳五六千戶別屯大潭。鄒臨六千戶別屯蓋竹,大潭同出餘汗。
賊寇洪明、洪進、苑御、吳免、華當等五人,率領各自部屬一萬戶,兵營相連駐紮在漢興,吳五的六千戶人馬另駐紮在大潭,鄒臨的六千戶人馬另駐紮在蓋竹,共同出兵餘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軍討漢興,經餘汗。
賀齊軍隊討伐漢興,經過餘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以為賊眾兵少,深入無繼,恐為所斷,令松陽長丁蕃留備餘汗。
賀齊考慮到賊兵勢眾而自己軍隊兵力弱小,深入敵境無以為繼,擔心為敵人所截斷,於是命令松陽縣縣長丁蕃留守餘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蕃本與齊鄰城,恥見部伍,辭不肯留。
丁蕃本來與賀齊為相鄰兩縣的縣長,恥於成為賀齊所統轄的部下,便推辭不肯留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乃斬蕃,於是軍中震慄。無不用命。
賀齊於是斬殺丁蕃,由是全軍震動,無人不敢不效命聽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分兵留備,進討明等,連大破之。
於是賀齊分兵留備餘汗,自己親率大軍討伐洪明等人,連獲大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臨陳斬明,其免、當、進、御皆降。
賀齊臨陣斬殺洪明,其餘吳免、華當、洪進、苑御都向賀齊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轉擊蓋竹,軍向大潭,三將又降。
賀齊轉而進擊蓋竹,挺軍大潭,吳五、鄒臨二將又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凡討治斬首六千級,名帥盡擒。復立縣邑,料出兵萬人,拜為平東校尉。
在討伐進擊中共斬首六千名,有名的賊首全部擒獲,賀齊又重整縣城,選出精兵一萬人,被升任為平東校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年,轉討上饒,分以為建平縣。
建安十年,賀齊轉而征討上饒,分析上饒另置建平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三年,遷威武中郎將,討丹陽黟、歙。
建安十三年,賀齊升為威武中郎將,征討丹陽的黟縣、歙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武強、葉鄉、東陽、豐浦四鄉先降,齊表言以葉鄉為始新縣。
當時武強、葉鄉、東陽、豐浦四鄉已先歸降,賀齊上表改置葉鄉為始新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歙賊帥金奇萬戶屯安勒山,毛甘萬戶屯烏聊山,黟帥陳僕,祖山等二萬戶屯林歷山。
而歙縣賊寇首領金奇駐兵萬戶安勒山,毛甘駐兵萬戶烏聊山,黟縣賊寇首領陳僕、祖山等駐兵二萬戶林歷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林歷山四面壁立,高數十丈,徑路危狹,不容刀楯,賊臨高下石,不可得攻。
林歷山四面峭壁聳立,高几十丈,山徑危險狹隘,不能施展刀盾,賊兵居高臨下推滾石塊,根本無法進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軍住經日,將吏患之。
軍隊駐守山下多日,將吏都很著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身出周行,觀視形便,陰募輕捷士,為作鐵弋,密於隱險賊所不備處,以戈拓斬山為緣道,夜令潛上,乃多縣布以援下人,得上百數人,四面流佈,俱鳴鼓角,齊勒兵待之。
賀齊親自出行山間,觀察地形路勢,暗中募集行動敏捷的兵士,為他們打造鐵弋,悄悄隱蔽在賊兵不防備的地方,用鐵弋鑿挖山壁形成可以攀緣的小徑,夜裡命令兵士偷偷地爬上去,又垂下很多布帶讓下邊的人攀登上去,一共上去百多人,四散佈置,一齊擂鼓吹號,賀齊又部署大部隊在山下等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賊夜聞鼓聲四合,謂大軍悉已得上,驚懼惑亂,不知所為,守路備險者,皆走還依眾。
賊眾夜裡聽到鼓角之聲四面響起,以為賀齊的大軍已全部打上了山,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那些防守險要路口的人,也都逃回山中大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軍因是得上,大破僕等,其餘皆降,凡斬首七千。
賀齊的大部隊因此才得以上山,大敗陳僕等人,其餘賊寇全部投降,總共斬殺敵人七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復表分歙為新定;黎陽、休陽。並黟、歙凡六縣。權遂割為新都郡,齊為太守,立府於始新,加偏將軍。
賀齊再次上表分析歙縣為新定、黎陽、休陽三縣,連同黟、歙共六縣,孫權於是分出六縣為新都郡,以賀齊為郡太守,郡治所在始新縣,加授賀齊為偏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六年,吳郡餘杭民郎稚合宗起賊,複數千人,齊出討之。即復破稚,表言分餘杭為臨水縣。
建安十六年,吳郡餘杭縣百姓郎稚糾集宗族叛亂作寇,隨即又有數千人加入其中,賀齊出兵征討,很快又大敗郎稚,上表述說,分析餘杭縣加設臨水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被命詣所在,及當還郡,權出祖道,作樂舞象。賜齊軿車駿馬,罷坐住駕,使齊就車。齊辭不敢,權使左右扶齊上車,令導吏卒兵騎,如在郡儀。
賀齊受命回往始新郡治所,待他將要起程返往時,孫權親自出來為他餞行,奏樂舞蹈,孫權賜予賀齊車並車和駿馬,結束宴席後讓賀齊坐到自己的御車上,賀齊辭謝不敢坐,孫權叫左右將賀齊扶上車,令吏卒兵騎開道,就像自己在郡中舉行儀式一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望之笑曰: 人當努力,非積行累勤,此不可得。
孫權望著儀仗隊笑著說: 人應努力奮鬥,不積累艱辛勤奮的行為功績,此種榮譽決不可得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去百餘步乃旋。
車行百餘步開外才轉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八年,豫章東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為賊亂,眾萬餘人。
建安十八年,豫章郡東部百姓彭材、李玉、王海等起兵作賊叛亂,聚眾萬餘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討平之,誅其首惡,餘皆降服。
賀齊討伐平定,並誅殺首惡者,其餘叛賊全部降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揀其精健為兵,次為縣戶。
賀齊挑選其中精健者加入自己的部隊,差一些的就安置他們為本縣編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奮武將軍。
賀齊被升任為奮武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十年,從權徵合肥。
建安二十年,賀齊跟隨孫權征討合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城中出戰,徐盛被創失矛,齊引兵拒擊,得盛所失。
城中守軍出城交戰時,徐盛被刺傷丟失了手中的長矛,賀齊領兵抗擊敵軍,搶回徐盛的兵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十一年,鄱陽民尤突受曹公印綬,化民為賊,陵陽、始安、涇縣皆與突相應。
建安二十一年,鄱陽百姓尤突接受曹操所賜印綬,引導百姓作寇,陵陽、始安、涇縣都與尤突相呼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與陸遜討破突,斬首數千,餘黨震服,丹楊三縣皆降,料得精兵八千人。
賀齊與陸遜征討擊敗尤突,斬殺幾千人,剩餘賊眾震懾歸服,丹楊三縣的寇賊全都投降,賀齊從中選擇得精兵八千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拜安東將軍,封山陰侯,出鎮江上,督扶州以上至皖。
賀齊被授予安東將軍,封爵山陰侯,出任鎮守長江江面上的防護,督扶州以上直到皖城的水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武初,魏使曹休來伐。齊以道遠後至,因住新市為拒。
黃武初年,魏國派遣曹休徵伐東吳,賀齊因路遠而後到,便駐紮在新市抗擊曹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洞口諸軍遭風流溺,所亡中分,將士失色,賴齊未濟,偏軍獨全,諸將倚以為勢。
時逢洞口各軍因遭大風漂流沉溺,死亡兵卒佔有一半人數,將士們都驚嚇失色,幸虧賀齊的部隊尚未渡江,故這支部隊得以保全,諸將依賴他們才穩住了陣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性奢綺,尤好軍事,兵甲器械極為精好,所乘船雕刻丹鏤,青蓋絳襜,幹櫓戈矛,葩爪文畫,弓弩矢箭,鹹取上材,蒙衝鬥艦之屬,望之若山。
賀齊生性奢侈華麗,尤其喜好軍事,兵甲器械都極為精良漂亮,所乘的船隻都雕鏤彩飾,青色篷蓋、絳色帷幔,桅杆、槳櫓及兵器上都描繪花卉瓜果的紋彩,弓弩矢箭,都取材上料,蒙衝戰艦前後連接,遠望猶如連綿山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休等憚之,遂引軍還。
曹休等對此頗畏懼,於是引軍退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後將軍,假節領徐州牧。
賀齊被升任為後將軍、假節,兼任徐州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晉宗為戲口將,以眾叛如魏,還為蘄春太守,圖襲安樂,取其保質。
起初,晉宗為戲口的守將,率領部眾叛變到魏國,被派還為蘄春太守,圖謀襲擊安樂,想佔取安樂作為投降魏國的 見面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為恥忿,因軍初罷,六月盛夏、出其不意,詔齊督麋芳、鮮于丹等襲蘄春,遂生虜宗。
孫權對此深感恥辱忿恨,藉著軍隊剛停戰,於六月盛夏之日,出其不意,詔令賀齊督率麋芳、鮮于丹等部襲取蘄春,於是生擒晉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四年卒,子達及弟景皆有令名,為佳將。
四年後,賀齊去世,他的兒子賀達和弟弟賀景都有良好聲譽,為軍中良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全琮字子璜,吳郡錢唐人也。
全琮傳,全琮,字子璜,吳郡錢塘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父柔,漢靈帝時舉孝廉。
他的父親全柔,漢靈帝時期被察舉孝廉,補任尚書郎右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補尚書郎右丞,董卓之亂,棄官歸。州闢別駕從事,詔書就拜會稽東部都尉。
董卓播亂時,他棄官歸家,州府徵召他為別駕從事,皇帝詔令就地授予他會稽郡東部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策到吳,柔舉兵先附,策表柔為丹楊都尉。
孫策進軍吳地後,全柔率先帶領部隊歸附,孫策上表授任他為丹楊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為車騎將軍,以柔為長史,徙桂陽太守。
孫權為車騎將軍,以全柔為長史,轉任桂陽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柔嘗使琮齎米數千斛到吳,有所市易。
全柔曾派全琮送米數千斛到吳郡,讓他作些生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琮至,皆散用,空船而還。
全琮到吳地後,將米全部散發用盡,空船回到家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柔大怒,琮頓首曰: 愚以所市非急,而士大夫方有倒縣之患,故便振贍,不及啟報。
全柔氣惱異常,全琮叩頭說: 我自以為要買的東西並非急於要用之物,而士大夫們正面臨生命倒懸之禍患,故此便以米賑濟他們,一時來不及向您稟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柔更以奇之。
全柔轉而覺得他非同常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中州士人避亂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數,琮傾家給濟,與共有無,遂顯名遠近。
其時中原地區士子躲避戰亂前往南方,依靠附從全琮生活的有幾百人,全琮傾盡家資賙濟供給他們,與他們共享有無,於是聲名遠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