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秋夏之際,值天霖雨,運糧不繼,平遣參軍狐忠、督軍成藩喻指,呼亮來還;亮承以退軍。
夏秋之際,正直大雨連綿,糧草不繼,李平派參軍狐忠、督軍成藩轉達指令,讓諸葛亮撤軍,諸葛亮答應退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平聞軍退,乃更陽驚,說 軍糧饒足,何以便歸 !
李平得知大軍撤退,就假裝驚訝說: 軍糧充足,為什麼又返回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欲以解己不辦之責,顯亮不進之愆也。
想要解脫自己辦事不力的責罰,顯示諸葛亮延誤戰機的錯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表後主,說 軍偽退,欲以誘賊與戰 。
又上奏給後主說: 大軍假裝撤退,想要引誘敵軍交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具出其前後手筆書疏本末,平違錯章灼。平辭窮情竭,首謝罪負。
諸葛亮將李平的前後親手書信全都展示出來,李平的錯誤和矛盾全都顯現,李平詞窮理屈,就叩頭謝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亮表平曰: 自先帝崩後,平所在治家,尚為小惠,安身求名,無憂國之事。
於是諸葛亮上表彈劾李平說: 自從先帝駕崩之後,李平的想法全都在家庭,尚且有些小恩惠,只想安身立命,不憂慮國家大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當北出,欲得平兵以鎮漢中,平窮難縱橫,無有來意,而求以五郡為巴州刺史。
臣往北出兵,想要得到李平的部隊相助,以鎮守漢中,李平再三推辭,沒有前來漢中的想法,反而把五個郡連起來自己做巴州刺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漢中,平說司馬懿等開府辟召。
去年臣想要讓李平主管督領漢中,李平勸說司馬懿等人開府建衙徵召士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際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豐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時之務。
臣知道李平性情鄙陋,是想要趁我臨行之時逼迫臣以獲取利益,所以臣上表奏任他的兒子李豐主管江州事宜,對他如此破格對待,只是想解決眼前要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平至之日,都委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
李平到官之時,臣將大小事宜全都託付給他,朝廷上下都奇怪,我對李平如此厚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正以大事未定,漢室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
正是因為國家大事未定,漢室傾頹,與其攻擊李平的短處,不如褒揚他的長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謂平情在於榮利而已,不意平心顛倒乃爾。
只是認為李平的性情只在於謀取榮名利祿而已,沒有想到他居然想要顛覆朝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事稽留,將致禍敗,是臣不敏,言多增咎。
如果事情如此發展,將會導致國家的禍患,是臣不夠機敏,說多了增加臣的愧疚之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廢平為民,徙梓潼郡。
於是廢李平為平民,流放梓潼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年,平聞亮卒,發病死。
建興十二年,李平得知諸葛亮去世,發病而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平常冀亮當自補復,策後人不能,故以激憤也。
李平經常希望諸葛亮能再次任用他,考慮到後來的人不能任用,所以激憤而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豐官至朱提太守。
李豐官至朱提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琰字威碩,魯國人也。
劉琰志文碩,魯國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在豫州,闢為從事,以其宗姓,有風流,善談論,厚親待之,遂隨從周旋,常為賓客。
劉備在豫州時,徵召他擔任從事,因為是劉備的同宗,又有風流品性,善於談論,所以劉備對他非常親近厚待,他經常跟隨在劉備身邊輾轉各地,常為劉備的賓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定益州,以琰為固陵太守。後主立,封都鄉侯,班位每亞李嚴,為衛尉中軍師後將軍,遷車騎將軍。
劉備平定益州後,任命劉琰為固陵太守,後主劉禪繼帝位,封他為都鄉侯,朝臣排位都在李嚴之後,擔任衛尉中軍師後將軍,並升任為車騎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不豫國政,但領兵千餘,隨丞相亮諷議而已。
但他不參與朝政,只率領著一千多士兵,跟隨丞相諸葛亮談論事務而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車服飲食,號為侈靡,侍婢數十,皆能為聲樂,又悉教誦讀魯靈光殿賦。
他的車馬服飾都非常奢侈,侍婢幾十人,都能奏樂演唱,又教她們誦讀《魯靈光殿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興十年,與前軍師魏延不和,言語虛誕,亮責讓之。
建興十年,劉琰與前軍師魏延不和,言語之間虛假怪誕,諸葛亮責備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琰與亮箋謝曰: 琰稟性空虛,本薄操行,加有酒荒之病,自先帝以來,紛紜之論,殆將傾覆。
劉琰給諸葛亮寫信謝罪說: 我天性講求虛空,本來德行淺薄,再加上有酗酒的毛病,自從跟隨先帝以來議論紛紛,將要危及朝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頗蒙明公本其一心在國,原其身中穢垢,扶持全濟,致其祿位,以至今日。
蒙受明公看在我一心為國,原諒我身上的各種缺點,提攜扶持,使我得到今天的俸祿地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間者迷醉,言有違錯,慈恩含忍,不致之於理,使得全完,保育性命。
我每天沉醉酒中,言語中多有過失,您仁慈恩厚,包容忍讓,不與我計較,使我得以保全性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雖必克己責躬,改過投死,以誓神靈;無所用命,則靡寄顏。
我一定克盡職守,躬責自身,改過自新,向神靈起誓,如果不能繼續向朝廷效命,那就無顏留在世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亮遣琰還成都,官位如故。
於是諸葛亮派劉琰返回成都,像過去一樣任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琰失志慌惚。
劉琰神志恍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年正月,琰妻胡氏入賀太后,太后令特留胡氏,經月乃出。
建興十二年正月,劉琰的妻子胡氏入宮給太后慶賀,太后下令留下胡氏,一個多月後出宮回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胡氏有美色,琰疑其與後主有私,呼五百撾胡,至於以履搏面,而後棄遣。
胡氏有美色,劉琰懷疑他與後主劉禪有私情,召來很多士兵拷打胡氏,甚至於鞋子去打胡氏的臉,然後將她休棄遣送回孃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胡具以告言琰,琰坐下獄。
胡氏將劉琰做的事詳細上告給朝廷,劉琰因此獲罪下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有司議曰: 卒非撾妻之人,面非受履之地。
有關部門說: 士兵不是用來毆打妻子的人,人的臉不是接受鞋底踐踏的地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琰竟棄市。
劉琰因此被處死並拋屍街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是大臣妻母朝慶遂絕。
從此以後,大臣的妻子母親不允許入朝慶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也。
魏延,字文長,義陽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牙門將軍。
他率領自己的部隊跟隨劉備進入蜀地,多次建立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為漢中王,遷治成都,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論以為必在張飛,飛亦以心自許。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將治所遷到成都,需要一位得力將領鎮守漢川,大家都認為一定是張飛,張飛心中也認為是自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乃拔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
劉備卻提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兼任漢中太守,全軍上下都很震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大會群臣,問延曰: 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慾云何?
劉備大宴群臣,問魏延說: 現在對你委以重任,你打算怎麼樣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對曰: 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先主稱善,眾鹹壯其言。
魏延回答說: 如果曹操帶領全天下軍隊而來,我希望為大王迎擊他,如果是其他將領率十萬之眾而來,希望讓我為大王剿滅他們。 劉備稱讚他說得好,眾人都覺得他的言論很豪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踐尊號,進拜鎮北將軍。
劉備登基後,加封魏延為鎮北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興元年,封都亭侯。
建興元年,封為都亭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年,諸葛亮駐漢中,更以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延戰於陽谿,延大破淮等,遷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建興五年,諸葛亮駐守漢中,又以魏延為督前部,兼任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建興八年,派魏延進入羌中,魏朝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與魏延在陽蹊交戰,魏延大破郭淮等人,朝廷又提拔魏延為前軍師徵西大將軍,持符節,進封爵位為南鄭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魏延每次跟隨諸葛亮出征,都想單獨請兵一萬人,與諸葛亮分兵兩路進軍,在潼關會合,像過去韓信那樣,諸葛亮總是不允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魏延經常認為諸葛亮膽怯,感嘆自己的才能不能竭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
魏延善於訓練士兵,又勇猛過人,性情驕矜高傲,當時的人都躲避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只有楊儀不寬容,魏延非常憤恨,兩人關係勢同水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年,亮出北谷口,延為前鋒。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出兵北谷口,魏延擔任前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出亮營十里,延夢頭上生角,以問占夢趙直,直詐延曰: 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戰而賊欲自破之象也。
他的營帳距離諸葛亮營地十里,魏延夢見自己頭上生角,他用這件事來問占夢的趙直,趙直騙魏延說: 麒麟有角,但不需要用角,這是不需要交戰,而敵軍會被攻破的徵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退而告人曰: 角之為字,刀下用也;頭上用刀,其兇甚矣。
退下後他告訴別人: 角這個字,是刀下加一個用,頭上用刀,是非常兇險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秋天,諸葛亮病重,暗中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谷軍姜維等人討論他去世後退軍的安排,讓魏延斷後,姜維次之,如果魏延不聽從命令,大軍就自行出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 丞相雖亡,吾自見在。
諸葛亮去世後,秘不發喪,楊儀令費禕前去打探魏延的想法,魏延說: 丞相雖然去世了,但我還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
府中的親屬官員就可以發喪返回安葬,我自然應當率領各軍攻打敵人,怎麼能因為一個人去世而廢止了天下大事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
況且我魏延是什麼人,怎麼能聽從楊儀的指令,做斷後的將軍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
就和費禕一起計劃留下的安排,要費禕手寫文書並共同署名,告知各位將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禕紿延曰: 當為君還解楊長史,長史文吏,稀更軍事,必不違命也。
費禕騙魏延說: 我回去為你向楊長史解釋,長史是文官,不瞭解軍事,一定不會違背您的意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禕出門馳馬而去,延尋悔,追之已不及矣。
費禕一出門就騎馬奔回,魏延不久就反悔了,追趕但沒有趕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遣人覘儀等,遂使欲案亮成規,諸營相次引軍還。
魏延派人去偵查楊儀等人,才知道他們已經按照諸葛亮生前安排的計劃,令各營依次率軍返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大怒,攙儀未發,率所領徑先南歸,所過燒絕閣道。
魏延大怒,趁楊儀還沒有發佈命令,就率領自己的部隊徑直南歸,燒燬所過的棧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儀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
魏延、楊儀各自上表說對方謀逆,一天之內文書都傳到朝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主以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琬、允鹹保儀疑延。
劉禪用這件事來問侍中董允、留府長史蔣琬,蔣琬、董允都確保楊儀而懷疑魏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儀等槎山通道,晝夜兼行,亦繼延後。
楊儀等人劈山開道,晝夜前行,也在魏延之後趕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
魏延先到後,佔據南谷口,派兵迎擊楊儀等人,楊儀等人讓何平在前方抵抗魏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平叱延先登曰: 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
何平叱責魏延的行動說: 丞相去世,屍骨未寒,你們怎麼敢這麼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
魏延的士兵知道魏延理虧,都不聽他的命令,部隊都離散而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魏延就獨與他的幾個兒子,逃往漢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 庸奴!
楊儀派馬岱前去追殺,馬岱將魏延的首級交給楊儀,楊儀起身用腳踩踏魏延的頭說: 庸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復能作惡不 遂夷延三族。
還能作惡嗎? 隨後夷滅魏延三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蔣琬率宿衛諸營赴難北行,行數十里,延死問至,乃旋。
當初,蔣琬率領宿衛軍各營扶喪北行,前行數十里,魏延的死訊傳來,他又返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原先魏延之所以沒有往北投降魏國而往南返回蜀地,只是想要殺掉楊儀等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
平日各將領向來不和睦,當時的議論也認為魏延一定接替諸葛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魏延也如此看待自己,不是想背叛蜀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楊儀字威公,襄陽人也。
楊儀,字威公,襄陽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中,為荊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詣襄陽太守關羽。羽命為功曹,遣奉使西詣先主。
建安年間,他擔任荊州刺史傅群的主簿,背離傅群而投奔襄陽太守關羽,關羽任命他為功曹,又派他奉使西行去拜見劉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與語論軍國計策,政治得失,大悅之,因闢為左將軍兵曹掾。
劉備跟他談論軍國大事,政治得失,非常歡喜,就徵召他為左將軍兵曹掾。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先主為漢中王,拔儀為尚書。
等到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提拔楊儀為尚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稱尊號,東征吳,儀與尚書令劉巴不睦,左遷遙署弘農太守。
劉備登基後,東征東吳,楊儀跟尚書令劉巴關係不和,就被改任為遙領弘農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興三年,丞相亮以為參軍,署府事,將南行。
建興三年,丞相諸葛亮任用他為參軍,主管相府事宜,準備南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年,隨亮漢中。
建興五年,楊儀跟隨諸葛亮到漢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八年,遷長史,加綏軍將軍。
建興八年,升任為長史,加官綏軍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數出軍,儀常規畫分部,籌度糧谷,不稽思慮,斯須便了。
諸葛亮多次出征,楊儀經常幫他規劃好部隊事務,準備糧草,做事不用多加考慮,很快就解決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軍戎節度,取辦於儀。
軍中的禮節制度,都由楊儀安排制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深惜儀之才幹,憑魏延之驍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廢也。
諸葛亮非常愛惜楊儀的才幹,憑藉魏延的驍勇,經常遺憾兩人關係不睦,但不忍心有所偏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年,隨亮出屯谷口。
建興十二年,楊儀跟隨諸葛亮出兵屯谷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卒於敵場。
諸葛亮在沙場病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儀既領軍還,又誅討延,自以為功勳至大,宜當代亮秉政,呼都尉趙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悅。
楊儀率軍返回,又誅殺魏延,自認為功勞很大,應當接替諸葛亮主管朝政,就令都尉趙正用周易卜筮,卦象顯示 家人楊儀沉默很不高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亮平生密指,以儀性狷狹,意在蔣琬,琬遂為尚書令、益州刺史。
而諸葛亮生前有密旨,認為楊儀性情狂狷狹隘,有意讓蔣琬接替自己的位置,蔣琬就擔任尚書令、益州刺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儀至,拜為中軍師,無所統領,從容而已。
楊儀到京城後,被任命為中軍師,沒有統帥的部隊,只是自己行事而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儀為先主尚書,琬為尚書郎,後雖俱為丞相參軍長史,儀每從行,當其勞劇,自惟年宦先琬,才能逾之,於是怨憤形於聲色,嘆吒之音發於五內。
當初,楊儀擔任劉備的尚書,蔣琬擔任尚書郎,後來雖然都擔任丞相參軍長史,楊儀每次跟隨出行,都承擔繁重的事務,自認為比蔣琬資歷深,才能超過他,於是表面上經常流露出怨憤的樣子,從內心發出感嘆斥責的言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人畏其言語不節,莫敢從也,惟後軍師費禕往慰省之。
當時的人都畏懼他,言語不檢,不敢和他交往,只有後軍師費禕前去慰勞看望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儀對禕恨望,前後云云,又語禕曰: 往者丞相亡沒之際,吾若舉軍以就魏氏,處世寧當落度如此邪!
楊儀對費禕表達自己的怨恨,前後說了很多話,又對費依說: 過去丞相去世時,我如果出兵投靠魏朝,現在的處境怎麼會到這樣地步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令人追悔不可復及。
實在是令人追悔莫及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禕密表其言。
費禕暗中將他的話上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三年,廢儀為民,徙漢嘉郡。
建興十三年,楊儀被廢為平民,流放到漢嘉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儀至徙所,覆上書誹謗,辭指激切,遂下郡收儀。
楊儀到了流放之地,又上書誹謗,言辭激烈,於是朝廷派人到郡中收押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儀自殺,其妻子還蜀。
楊儀自殺,他的妻子兒女返回蜀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評曰:劉封處嫌疑之地,而思防不足以自衛。
評曰:劉封處在被懷疑的位置上,而考慮不足以保衛自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彭羕、廖立以才拔進,李嚴以幹局達,魏延以勇略任,楊儀以當官顯,劉琰舊仕,並鹹貴重。
彭羕、廖立因才能被提拔,李嚴因幹局而顯達,魏延因勇猛過人被任用,楊儀因為任官顯名,劉琰過去為之做事的人,都是非常貴重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觀察他們的行事作風,看他們的言行舉止,最終招致禍患,原因都來自於自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