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後主諱禪,字公嗣,先主子也。
後主名禪,字公嗣,先主劉備之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立為王太子。及即尊號,冊曰: 惟章武元年五月辛巳,皇帝若曰:太子禪,朕遭漢運艱難,賊臣篡盜,社稷無主,格人群正,以天明命,朕繼大統。
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先祖做了漢中王,立劉禪為王太子,等到先主登基後,冊封劉禪說: 章武元年五月十二日,皇帝詔示:太子劉禪,我遭遇漢室國運艱難,奸臣謀權篡位,國家沒有主管之人,有識之士還有文武百官認為上天已經明示,朕就繼承了大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以禪為皇太子,以承宗廟,祗肅社稷。
現在冊立劉禪為皇太子,以承繼宗廟,安定社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使使持節丞相亮授印緩,敬聽師傅,行一物而三善皆得焉,可不勉與!
委派使者持符節丞相諸葛亮授予印綬,聽受師父的教誨,每行一件事都要考慮到尊君、敬師、愛友這三種美德,怎麼能不勉勵自己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年夏四月,先主殂於永安宮。
章武三年夏四月,先主在永安宮崩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月,後主襲位於成都,時年十七。
五月,後主在成都繼位,當時年僅十七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尊皇后曰皇太后。大赦,改元。是歲魏黃初四年也。
尊先皇皇后為皇太后,大赦天下,改換年號,這一年是魏文帝黃初四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興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
後主建興元年夏,牂牁郡太守朱褒佔據本郡反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郡不賓,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
之前,益州郡有大姓雍闓反叛,將郡中的太守張裔流放到東吳,佔據該郡拒絕臣服,越雋夷王高定也起兵叛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立皇后張氏。
當年,後主冊立張氏為皇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遣尚書郎鄧芝固好於吳,吳王孫權與蜀和親使聘,是歲通好。
派尚書郎鄧芝與東吳交好,吳王孫權與西蜀和親,並派使者互相送聘禮,當年,兩國開始交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年春,務農殖穀,閉關息民。
建興二年春,蜀國以發展農業種植為要務,停止征戰讓百姓休養生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年春三月,丞相亮南征四郡,四郡皆平。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郡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為興古郡。
建興三年春三月,丞相諸葛亮率軍征討南方四郡,四郡都被平定,於是改益州郡為建寧郡,分建寧、永昌二郡合為雲南郡,又分建寧、牂牁二郡合為興古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月,亮還成都。
十二月諸葛亮率軍返回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四年春,都護李嚴自永安還住江州,築大城。
建興四年春,都護李嚴從永安縣返回江州,在江州修築大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年春,丞相亮出屯漢中,營沔北陽平石馬。
建興五年春,丞相諸葛亮出兵成都駐紮漢中,在沔水北岸陽平、石馬一帶安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六年春,亮出攻祁山,不克。
建興六年春,諸葛亮出兵攻打祁山,沒有攻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復出散關,圍陳倉,糧盡退。
同年冬,再出兵散關,包圍陳倉縣,因糧草用完而撤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將王雙率軍追亮,亮與戰,破之,斬雙,還漢中。
魏國將軍王雙率軍追擊諸葛亮,諸葛亮軍與之交戰,大破魏軍,斬殺王雙,隨後返回漢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七年春,亮遣陳式攻武都、陰平,遂克定二郡。
建興七年春,諸葛亮派陳式進攻武都、陰平,攻佔了二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亮徙府營於南山下原上,築漢、樂二城。
同年冬,諸葛亮將官署行營遷移至南山下平原地帶,修建了漢、樂二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孫權稱帝,與蜀約盟,共交分天下。
同年,孫權稱帝,與蜀國訂立盟約,兩國平分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八年秋,魏使司馬懿由西城,張郃由子午,曹真由斜谷,欲攻漢中。
建興八年秋。魏國派遣司馬懿從西城、張郃從子午谷、曹真從斜谷出兵,準備進攻漢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丞相亮待之於城固、赤阪,大雨道絕,真等皆還。
蜀丞相諸葛亮率軍在城固、赤坂一帶防守,因大雨斷絕道路,曹真等都率軍退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魏延破魏雍州刺史郭淮於陽谿。
同年,魏延在陽溪擊敗魏雍州刺史郭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徙魯王永為甘陵王。梁王理為安平王,皆以魯、梁在吳分界故也。
後主將魯王劉永轉封為甘陵王,梁王劉理為安平王,都是因為魯、梁兩地地望在吳國境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九年春二月,亮復出軍圍祁山,始以木牛運。
建興九年春二月,諸葛亮再次出兵圍攻祁山,開始創用木牛運送糧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司馬懿、張郃救祁山。
魏將司馬懿、張郃救援祁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六月,亮糧盡退軍,郃追至青封,與亮交戰,被箭死。
夏六月,諸葛亮因糧盡而退兵,張郃領兵追至青封,與諸葛亮軍交戰,被箭射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八月,都護李平廢徙梓潼郡。
秋八月,都護李平被廢為庶民,遷住梓潼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年,亮休士勸農於黃沙,作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建興十年,諸葛亮在黃沙休整軍隊,勸課農桑,木牛流馬製造完畢後,就訓練士兵,講習武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一年冬,亮使諸軍運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閣。
建興十一年冬,諸葛亮指示各軍運送糧食,在斜谷口聚集,建造斜谷糧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南夷劉胄反,將軍馬忠破平之。
同年,南夷首領劉胄反叛,將軍馬忠攻破並平定了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馬運。
建興十二年春二月,諸葛亮從斜谷出兵,開始用流馬運糧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八月,亮卒於渭濱。
秋八月,諸葛亮在渭濱病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徵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
徵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因爭奪權力不和,率兵交戰,魏延兵敗逃走;楊儀斬殺魏延,隨後率軍返回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赦。以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假節督漢中。
後主大赦天下,任命左將軍吳壹為車騎將軍,持符節督領漢中事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統國事。
任命丞相留府長史蔣琬為尚書令,總管國家政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三年春正月,中軍師楊儀廢徙漢嘉郡。
建興十三年春正月,中軍師楊儀被廢除官職並遷住漢嘉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四月,進蔣琬位為大將軍。
夏四月,提拔蔣琬為大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四年夏四月,後主至湔,登觀阪,看汶水之流,旬日還成都。
建興十四年夏四月,後主前往湔縣登臨觀阪,觀看汶水水流,十天後返歸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徙武都氐王苻健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
指示武都氐王苻健率領氐民四百多戶遷移到廣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五年夏六月,皇后張氏薨。
建興十五年夏六月,皇后張氏逝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熙元年春正月,立皇后張氏。
延熙元年春正月,後主冊立前皇后之妹張氏為皇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赦,改元。
大赦天下,更改年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立子璿為太子,子瑤為安定王。
立皇子劉璿為皇太子,皇子劉瑤為安定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十一月,大將軍蔣琬出屯漢中。
冬十一月,大將軍蔣琬率軍出成都進駐漢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年春三月,進蔣琬位為大司馬。
延熙二年春三月,升任蔣琬為大司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年春,使越雋太守張嶷平定越雋郡。
延熙三年春,命越雋太守張嶷平定越雋郡叛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四年冬十月,尚書令費禕至漢中,與蔣琬諮論事計,歲盡還。
延熙四年冬十月,尚書令費禕到達漢中,與蔣琬討論軍國大事,歲末返回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年春正月,監軍姜維督偏軍,自漢中還屯涪縣。
延熙五年春正月,監軍姜維率領一部兵馬,自漢中南返回涪縣駐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六年冬十月,大司馬蔣琬自漢中還,住涪。
延熙六年冬十月,大司馬蔣琬從漢中返回,留住涪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一月,大赦。
十一月,後主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尚書令費禕為大將軍。
任命尚書令費禕為大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七年閏月,魏大將軍曹爽、夏侯玄等向漢中,鎮北大將軍王平拒興勢圍,大將軍費禕督諸軍往赴救,魏軍退。
延熙七年閏月,魏國大將軍曹爽、夏侯玄等率軍進逼漢中,蜀鎮北大將軍王平抗擊興勢的圍困,大將軍費禕督率各軍奔赴救援,魏軍退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四月,安平王理卒。
夏四月,安平王劉理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九月,禕還成都。
秋九月,費禕返回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八年秋八月,皇太后薨。
延熙八年秋八月,皇太后逝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月,大將軍費禕至漢中,行圍守。
十二月,大將軍費禕來到漢中,加強設圍防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九年夏六月,費禕還成都。
延熙九年夏六月,費禕返還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大赦。
秋天,後主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十一月,大司馬蔣琬卒。
冬十一月,大司馬蔣琬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年,涼州胡王白虎文、治無戴等率眾降,衛將軍姜維迎逆安撫,居之於繁縣。
延熙十年,涼州少數民族首領白虎文、治無戴等率部眾歸降,衛將軍姜維前往迎接安撫,將他們安置在繁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汶山平康夷反,維往討,破平之。
同年,汶山平康一帶少數民族叛亂,姜維前往征討,攻破並平定叛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一年夏五月,大將軍費禕出屯漢中。
延熙十一年夏五月,大將軍費禕出兵駐紮漢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涪陵屬國民夷反,車騎將軍鄧芝往討,皆破平之。
秋天,涪陵附屬國的少數民族反叛,車騎將軍鄧芝前往征討,平息了叛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年春正月,魏誅大將軍曹爽等,右將軍夏侯霸來降。
延熙十二年春正月,魏國誅殺大將軍曹爽等,右將軍夏侯霸前來歸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四月,大赦。
夏四月,後主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衛將軍姜維出攻雍州,不克而還。
秋天,衛將軍姜維出兵攻打雍州,沒有攻克,撤兵返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將軍句安、李韶降魏。
蜀將軍句安、李韶投降魏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三年,姜維復出西平,不克而還。
延熙十三年,姜維再次出兵攻打西平,未能取勝而撤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四年夏,大將軍費禕還成都。
延熙十四年,大將軍費禕回到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復北駐漢壽。
冬天,費禕又北上駐守漢壽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赦。
後主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五年,吳王孫權薨。
延熙十五年,吳王孫權逝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立子琮為西河王。
後主立其子劉琮為西河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六年春正月,大將軍費禕為魏降人郭脩所殺於漢壽。
延熙十六年春正月,大將軍費禕在漢壽縣被魏國投降過來的郭修殺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四月,衛將軍姜維復率眾圍南安,不克而還。
夏四月,衛將軍姜維再次率軍圍攻南安,沒有攻克,撤兵返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七年春正月,姜維還成都。
延熙十七年春正月,姜維回到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赦。
後主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六月,維復率眾出隴西。
夏六月,姜維又率軍出隴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拔狄道、河關、臨洮縣民,居於綿竹、繁縣。
冬天,迫令狄道、河關、臨洮三縣百姓遷居綿竹、繁縣一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八年春,姜維還成都。
延熙十八年春,姜維回到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復率諸軍出狄道,與魏雍州刺史王經戰於洮西,大破之。
夏天,姜維再次率領各軍出兵狄道,與魏國雍州刺史王經在洮西交戰,大獲全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經退保狄道城,維卻住鍾題。
王經退守狄道縣城,姜維後撤駐軍鍾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九年春,進姜維位為大將軍,督戎馬,與鎮西將軍胡濟期會上邽,濟失誓不至。
延熙十九年春,後主升任姜維為大將軍,統率全國軍隊。姜維與鎮西將軍胡濟約定會兵上圭阝縣,胡濟失信沒有前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八月,維為魏大將軍鄧艾所破於上邽。
秋八月,姜維在上圭阝被魏國大將軍鄧艾所打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維退軍還成都。
姜維撤軍退回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立子瓚為新平王。大赦。
同年,後主立其子劉瓚為新平王,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十年,聞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以叛,姜維復率眾出駱谷,至芒水。
延熙二十年,探知魏國大將軍諸葛誕佔據壽春叛魏,姜維再率軍出駱谷,抵達芒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大赦。
同年後主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景耀元年,姜維還成都。
景耀元年,姜維回到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史官言景星見,於是大赦,改年。
史官報告天上出現瑞星,於是後主大赦天下,更改年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宦人黃皓始專政。
宦官黃皓開始把持朝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吳大將軍孫綝廢其主亮,立琅邪王休。
吳國大將軍孫綝廢吳主孫亮,改立琅邪王孫休為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年夏六月,立子諶為北地王,恂為新興王,虔為上黨王。
景耀二年夏六月,後主立其子劉諶為北地王,劉恂為新興王,劉虔為上黨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年秋九月,追諡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
景耀三年秋九月,為已故將軍關羽、張飛、馬超、龐統、黃忠追封諡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四年春三月,追諡故將軍趙雲。
景耀四年春三月,為已故將軍趙雲追封諡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十月,大赦。
冬十月,後主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年春正月,西河王琮卒。
景耀五年春正月,西河王劉琮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