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漢、樂二城,使敵不得入平,且重關鎮守以捍之。 | 不如等到得知敵軍前來,各營地在收兵,儲備糧食退回,漢、樂二城防守,使敵人不能進入平地,並且以鎮守關隘來抵禦敵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有事之日,令遊軍並進以伺其虛。 | 等到有事之時,就派遊擊部隊一同前進,趁其不備攻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敵攻關不克,野無散谷,千里縣糧,自然疲乏。 | 敵軍進攻關口不能進入,四處又沒有糧食,從千里之外運輸糧食,自然疲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遊軍併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 | 等到他們退卻時,然後各城再一起出兵,與遊擊部隊一同奮戰,這是滅敵的戰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令督漢中胡濟卻住漢壽,監軍王含守樂城,護軍蔣斌守漢城,又於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皆立圍守。 | 於是,讓督守漢中的胡濟退往漢壽駐守,監軍王含守衛樂城,護軍蔣斌守衛漢城,又在西安、建威、武衛、石門、武城、建昌、臨遠等地都設置防禦工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五年,維率眾出漢、侯和,為鄧艾所破,還住沓中。 | 景耀五年,姜維率兵出漢城、侯和城,被鄧艾攻破,返回助手沓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維本羈旅託國,累年攻戰,功績不立,而宦官黃皓等弄權於內,右大將軍閻宇與皓協比,而皓陰欲廢維樹宇。 | 姜維本來是隻身拖國,羈旅他鄉,連年攻戰,沒有立下功勞,而宦官黃皓等人在朝內玩弄權術,右將軍閻宇等和黃皓串通一氣,而黃皓暗中想要廢掉姜維扶持閻宇。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維亦疑之。故自危懼,不復還成都。 | 姜維也懷疑黃皓,所以自己感到危機,不再返回成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六年,維表後主: 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 | 景耀六年,姜維上表後主說: 得知鍾會在關中整兵,想要進攻我國,應該同時派遣張翼和廖化等人,率領各軍分別守衛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患未然。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皓徵信鬼巫,謂敵終不自致,啟後主寢其事,而群臣不知。 | 黃皓崇信鬼神之術,說敵人最終不能攻破,上奏後主停止這件事,而朝臣們並不知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鍾會將向駱谷,鄧艾將入沓中,然後乃遣右車騎廖化詣沓中為維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詣陽安關口以為諸圍外助。 | 等到鍾會將要出兵駱谷,鄧艾將要前往沓中,然後才派遣右車騎將軍廖化到踏沓中作為姜維的後援,左車騎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等到陽安關口作為各部隊的外援。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比至陰平,聞魏將諸葛緒向建威,故住待之。 | 等到部隊到了陰平,得知魏朝將領諸葛緒出兵建威,所以前往駐守下來等待敵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月餘,維為鄧艾所摧,還住陰平。 | 過了一個多月,姜維被鄧艾攻破,退守陰平。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鍾會攻圍漢、樂二城,遣別將進攻關口,蔣舒開城出降,傅僉格鬥而死。 | 鍾會圍攻漢樂二城,派將領進攻關口,蔣舒開城投降,傅僉戰敗身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攻樂城,不能克,聞關口已下,長驅而前。 | 鍾會攻打樂城,沒有攻克,得知關口已經被攻下,就長驅直入。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翼、厥甫至漢壽,維、化亦舍陰平而退,適與翼、厥合,皆退保劍閣以拒會。 | 張翼、董厥等剛到漢壽,姜維、廖化也放棄陰平退兵,剛好和張翼董厥等會和,都退回劍閣保守以抗擊鐘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與維書曰: 公侯以文武之德,懷邁世之略,功濟巴、漢,聲暢華夏,遠近莫不歸名。 | 鍾會給姜維寫信說: 公侯您文武全才,有超世的謀略,功績遠揚巴蜀之地,天下皆知,遠近都非常推崇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每惟疇昔,嘗同大化,吳札、鄭喬,能喻斯好。 | 每當念及過往,我們都得到魏朝的恩德,吳季札、鄭子產的友誼,可以用來比喻我們的交情。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維不答書,列營守險。 | 姜維沒有回覆書信,整頓軍隊,守衛地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不能克,糧運縣遠,將議還歸。 | 鍾會沒有能攻克,運輸糧草又非常遙遠,打算要退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而鄧艾自陰平由景谷道傍入,遂破諸葛瞻於綿竹。 | 鄧艾從陰平由景谷道旁邊小路進入,在綿竹攻破諸葛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主請降於艾,艾前據成都。 | 後主劉禪向鄧艾請求投降,鄧艾率軍前進,佔據成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維等初聞瞻破,或聞後主欲固守成都,或聞欲東入吳,或聞欲南入建寧,於是引軍由廣漢、郪道以審虛實。 | 姜維等人剛剛得知諸葛瞻被攻破,有人說後主想要固守成都,有人說後主想要前往東吳,有人說後主想要往南進入建寧,於是姜維率軍從廣漢、萋道而入查探情況虛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尋被後主敕令,乃投戈放甲,詣會於涪軍前,將士鹹怒,拔刀砍石。 | 不久受到後主詔令,就放下武器,解除鎧甲,到涪縣拜見鍾會,將士都非常憤怒,以至於拔刀砍石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厚待維等,皆權還其印號節蓋。 | 鍾會對姜維等人非常厚待,將他們的印號節蓋暫時還給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與維出則同轝,坐則同席,謂長史杜預曰: 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 鍾會和姜維出門就同坐一輛車,宴席就同坐一張席,對長史杜預說: 用姜伯約來比中原的名士,即使是諸葛誕、夏侯玄也不能超過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既構鄧艾,艾檻車徵,因將維等詣成都,自稱益州牧以叛。 | 鍾會誣陷鄧艾之後,鄧艾被用囚車押往京城,鍾會也帶著姜維等人到了成都,自稱益州牧,反叛魏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欲授維兵五萬人,使為前驅。魏將士憤怒,殺會及維,維妻子皆伏誅。 | 鍾會要給姜維五萬人,讓他作為前鋒,魏朝將士都非常憤怒,殺了鍾會和姜維,姜維的妻子兒女都被誅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郤正著論論維曰: 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庭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 | 郤正寫文章談論姜維說: 姜伯約居於上將的重任,處在朝臣之上,而居處簡陋,家無餘財,沒有沉迷妾室的享樂,庭院中沒有聲色的遊樂,服飾車馬僅求足夠使用,飲食節約,不奢華不鋪張,官府給的費用,隨時用盡不留。分析他之所以這樣做,不是為了鼓勵貪慾者的意志,只是滿足於現有條件,沒有過多要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鹹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 | 凡人談論,經常讚揚成功者而貶低失敗者,扶持在高位者而貶低在下位者,都認為姜維投靠蜀國,而最後導致生死族滅,所以對他加以貶斥,而不進行具體分析,這是跟《春秋》中褒貶人物的道理相悖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 像姜偉這樣好學不倦,清廉素樸,勤儉節約的,應當是一時的表率。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維昔所俱至蜀,梁緒官至大鴻臚,尹賞執金吾,梁虔大長秋,皆先蜀亡沒。 | 當年和姜維一起進入蜀國的人,梁緒官至大鴻臚,尹賞做了執金吾,梁虔擔任大長秋,都在蜀國滅亡之前去世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評曰:蔣琬方整有威重,費禕寬濟而博愛,鹹承諸葛之成規,因循而不革,是以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然猶未盡治小之宜,居靜之理也。 | 評曰:蔣琬儀容修整有威嚴,費禕寬宏大度而博愛眾人,都沿襲諸葛亮的規則,沒有變革,所以邊境沒有戰亂,家國統一,但是沒有能掌握治理小國的方法,以及清淨無為的道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老子有云: 治大國者猶烹小鮮。 | 姜維有文韜武略,立志於功名,但是翫忽職守,窮兵黷武,判斷不周,終於導致身亡老子云: 治理大國就像烹煮小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況於區區蕞爾,而可屢擾乎哉? | 何況區區蜀國小地,又怎麼能多次出兵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許靖字文休,汝南平輿人。 | 許靖字文休,汝南郡平輿縣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少與從弟劭俱知名,並有人倫臧否之稱,而私情不協。 | 他年少的時候就和堂弟許邵一起為人所知,都有喜好品評人物的名聲,但兩人私下感情不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劭為郡功曹,排擯靖不得齒敘,以馬磨自給。 | 許邵擔任郡裡的功曹,排斥許靖,並讓他沒有被任用,許靖只好為人趕馬磨糧來供養自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潁川劉翊為汝南太守,乃舉靖計吏,察孝廉,除尚書郎,典選舉。 | 潁川人劉翊擔任汝南太守,就舉薦許靜擔任計吏,並推舉他為孝廉,擔任尚書郎,主管選舉之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靈帝崩,董卓秉政,以漢陽周毖為吏部尚書,與靖共謀議,進退天下之士,沙汰穢濁,顯拔幽滯。 | 漢靈帝去世後,董卓專政,讓漢陽人周毖擔任吏部尚書,讓他跟許靖共同商議,升遷或調配天下官員,淘汰清除腐敗的官吏,並提拔懷才失意的能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進用潁川荀爽、韓融、陳紀等為公、卿、郡守,拜尚書韓馥為冀州牧,侍中劉岱為兗州刺史,潁川張諮為南陽太守,陳留孔伷為豫州刺史,東郡張邈為陳留太守,而遷靖巴郡太守,不就,補御史中丞。 | 於是他提拔任用了潁川人劉爽、韓融、陳紀等擔任公、卿、郡守,並任命尚書韓馥擔任冀州牧,侍中劉岱擔任袞州刺史,潁川人張諮擔任南陽太守,陳留人孔伷擔任豫州刺史,東郡人張邈擔任陳留太守,而許靖本人被提升為巴郡太守,但他沒有赴任,被改任為御史中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馥等到官,各舉兵還向京都,欲以誅卓。 | 韓馥等人到官後都各自舉兵反攻京城,想要誅殺董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卓怒毖曰: 諸君言當拔用善士,卓從君計,不欲違天下人心。而諸君所用人,至官之日,還來相圖。 | 董卓怒斥周毖說: 你們說應當選用能人異士,我聽從你們的建議,不想違背天下人之心,但你們所選用的人到任之時就轉而攻打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卓何用相負! | 我為什麼要用這些背叛我的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叱毖令出,於外斬之。 | 於是喝令將周毖推出,在城外斬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靖從兄陳相瑒,又與伷合規,靖懼誅,奔伷。 | 許靖的堂兄許瑒是陳國國相,又和許伷共同謀劃,許靖擔心受株連,就逃奔到孔伷那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伷卒,依揚州刺史陳禕。 | 孔伷去世後,與靖又依靠揚州刺史陳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禕死,吳郡都尉許貢、會稽太守王朗素與靖有舊,故往保焉。 | 陳禕去世後,吳郡都尉許貢、會稽太守王朗向來跟許靖有交情,所以前來保護許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靖收恤親裡,經紀振贍,出於仁厚。 | 許靖收養撫卹親族鄉里,經常救濟他們,都是出於仁厚之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策東渡江,皆走交州以避其難,靖身坐岸邊,先載附從,疏親悉發,乃從後去,當時見者莫不嘆息。 | 孫策東渡長江,很多人都逃奔到交州躲避戰亂,許靖親自坐在岸邊,讓隨從的人先乘船離開,親屬族人都出發後,自己才在後面跟隨,當時看到的人沒有不感嘆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既至交阯,交阯太守士燮厚加敬待。 | 到了交趾郡,交趾太守士燮對許靖厚加款待。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陳國袁徽以寄寓交州,徽與尚書令荀彧書曰: 許文休英才偉士,智略足以計事。自流宕已來,與群士相隨,每有患急,常先人後己,與九族中外同其飢寒。 | 陳國任袁徽也身處膠州,袁徽向尚書令荀彧寫信說: 許文休,有雄才偉略,他的智謀足以參與國家政事,自從他流落以來,跟各士人交往,每當有憂患急事,都先人後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紀綱同類,仁恕惻隱,皆有效事,不能復一二陳之耳。 | 他跟族中內外的人一同忍受飢寒,以人倫綱常對待同類,仁義寬厚有惻隱之心,做事很有成效,只是不能一一陳述他的事情罷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鉅鹿張翔銜王命使交部,乘勢募靖,欲與誓要,靖拒而不許。靖與曹公書曰: | 鉅鹿郡的張翔奉王命出使交州,想憑著自己的權勢徵召許靖,想要和他定下盟約,許靖拒絕沒有答應,並給曹操寫信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世路戎夷,禍亂遂合,駑怯偷生,自竄蠻貊,成闊十年,吉凶禮廢。 | 世事艱難,禍亂頻生,我苟且偷生,逃竄到蠻夷之地已經十年了,來往禮數斷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昔在會稽,得所貽書,辭旨款密,久要不忘。 | 過去在會稽時收到您的來信,其中言辭懇切,久久不能忘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迫於袁術方命圮族,扇動群逆,津塗四塞,雖縣心北風,欲行靡由。 | 當時迫於袁術抗拒王命,煽動逆黨,阻隔四方道路,我雖然心向北面,但無法動身前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正禮師退,術兵前進,會稽傾覆,景興失據,三江五湖,皆為虜庭。 | 適逢大軍撤退,袁術大軍前進,會稽郡被顛覆,景興郡失守,三江五湖,都落入敵軍之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臨時困厄,無所控告。便與袁沛、鄧子孝等浮涉滄海,南至交州。 | 當時處境困頓,無法向您稟告,於是就和袁沛、鄧子孝等人乘船渡過滄海,往南到了交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經歷東甌、閩、越之國,行經萬里,不見漢地,漂薄風波,絕糧茹草,飢殍荐臻,死者大半。 | 經過東甌、閩、越各國,行程有萬里之遙,不見漢朝國土,一路漂泊風波,糧草斷絕,靠草根續命路上餓死之人大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既濟南海,與領守兒孝德相見,知足下忠義奮發,整飭元戎,西迎大駕,巡省中嶽。 | 渡過南海之後,我與兼任郡守的兒孝德相見,足下忠義奮發整頓軍隊,往西迎接聖上,巡視中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承此休問,且悲且憙,即與袁沛及徐元賢復共嚴裝,欲北上荊州。 | 得知這一消息,我心中又悲又喜,隨即與袁沛和徐元賢等人再次整頓行裝,想要北上荊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蒼梧諸縣夷、越蜂起,州府傾覆,道路阻絕,元賢被害,老弱並殺。 | 正值蒼梧各縣的少數民族紛紛起兵,顛覆州府,道路阻隔,元賢被殺害,我家中的老弱之人都被殺害。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靖尋循渚岸五千餘裡,復遇疾癘,伯母隕命,並及群從,自諸妻子,一時略盡。 | 我沿著河岸行走了五千多里,又遇上瘟疫,伯母喪命,還感染到了隨行人員,從他們到他們的妻子兒女,一時都死傷殆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復相扶侍,前到此郡,計為兵害及病亡者,十遺一二。 | 大家互相扶持,到了交趾郡,統計被亂兵殺害以及因病而逝的人,只剩下十分之一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生民之艱,辛苦之甚,豈可具陳哉! | 百姓的命運艱難,辛苦非常,哪裡能具體的陳述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懼卒顛仆,永為亡虜,憂瘁慘慘,忘寢與食。 | 我擔心突然病倒在異鄉,永遠成為逃亡的罪人,心中憂心慘怛,廢寢忘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欲附奉朝貢使,自獲濟通,歸死闕庭,而荊州水陸無津,交部驛使斷絕。 | 想要隨著朝覲天子的使節進貢,使自己走上獲救的道路,返回朝廷,死在故里,但荊州的水路道路都被阻隔,交州聯繫中原的驛站也斷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欲上益州,復有峻防,故官長吏,一不得入。 | 我想前往益州,又有嚴密的關卡防守,過去漢朝的官吏都不能入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前令交阯太守士威彥,深相分託於益州兄弟,又靖亦自與書,辛苦懇惻,而復寂寞,未有報應。 | 以前讓交趾太守士彥威,深深拜託益州的兄弟,我也曾經給他們親自寫信,言辭懇切,但回覆很少,沒有回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雖仰瞻光靈,延頸企踵,何由假翼自致哉? | 雖然我思念朝廷恩澤,翹首盼望,又怎麼能插上翅膀而飛回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知聖主允明,顯授足下專征之任,凡諸逆節,多所誅討,想力競者一心,順從者同規矣。 | 我知道主上聖明公允,顯耀的任命您掌管征討大事,所有謀逆叛亂的人大多被誅殺征討,想要奮力競逐的都一心歸附,順從王命的人都殊途同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張子云昔在京師,志匡王室,今雖臨荒域,不得參與本朝,亦國家之藩鎮,足下之外援也。若荊、楚平和,王澤南至,足下忽有聲命於子云,勤見保屬,令得假途由荊州出,不然,當復相紹介於益州兄弟,使相納受。 | 此外張子云過去在京都,志向在於匡扶朝廷,現在雖然身處荒蠻之地,不能參與朝政,但也是國家的藩鎮,您的外援,如果荊、楚平定安和,主上的恩德惠及南方,您只需要有命令傳給紫雲,勸他歸附,就能得他借道從荊州出來,否則,我就將他介紹給益州的兄弟,讓他們接納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倘天假其年,人緩其禍,得歸死國家,解逋逃之負,泯軀九泉,將復何恨! | 如果老天能賜予我多活幾年,我能延緩遭受禍亂,得以迴歸國家,解除逃亡之罪,那麼即使身葬九泉,又有什麼怨恨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若時有險易,事有利鈍,人命無常,隕沒不達者,則永銜罪責,入於裔土矣。 | 如果時局艱險,世事危及,人命變幻無常,我不能活著返回,那將永遠揹著罪名,葬身於他鄉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未詳虎賁所出也。今日足下扶危持傾,為國柱石,秉師望之任,兼霍光之重。五侯九伯,制御在手,自古及今,人臣之尊未有及足下者也。 | 過去齊太公呂望輔佐周朝,持黃鉞掌握征伐大全,博陸侯霍光輔佐漢室,率虎賁軍擔任警衛之事。現在您匡扶朝廷,作為朝廷的棟樑,肩負呂望、霍光兩者的職責重任,國家五侯九伯都在您的管理之中,從古到今,沒有像您這麼地位尊貴的臣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爵高者憂深,祿厚者責重,足下據爵高之任,當責重之地,言出於口,即為賞罰,意之所存,便為禍福。 | 但爵位高,則憂慮深厚,俸祿豐厚就責任重大,您有著高官厚祿,身處責任重大的地位,一句話說出就是對他人的賞罰,您的意念所到之處,就關係天下的禍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行之得道,即社稷用寧;行之失道,即四方散亂。 | 您行事符合道義,那天下會安寧,如果失去道義,那天下就會散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國家安危,在於足下;百姓之命,縣於執事。 | 國家的安危就在於您的意念中,百姓的性命就在於您的行事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自華及夷,顒顒注望。 | 從中原到蠻夷之地,大家都在仰望著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足下任此,豈可不遠覽載籍廢興之由,榮辱之機,棄忘舊惡,寬和群司,審量五材,為官擇人? | 您處於如此顯赫的地位,怎麼能不深讀古籍所記載的國家興衰的緣由,百姓榮辱的原因,以便能忘記舊日的恩仇,對朝中百官寬厚仁和,考察人才,為官職選拔能人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苟得其人,雖讎必舉;苟非其人,雖親不授。 | 如果能得到賢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應該舉薦;如果不適合,雖然是自己的親信也不授予官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寧社稷,以濟下民,事立功成,則系音於管絃,勒勳於金石,願君勉之!為國自重,為民自愛。 | 這樣才能安定天下,恩澤百姓,事業成功,人們將您的功績譜成樂章,刻在鐘鼎之上,希望您好好勉勵,為國家尊重自身,為百姓愛護自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翔恨靖之不自納,搜索靖所寄書疏,盡投之於水。 | 劉翔怨恨許靖不接受自己的任命,就將許靖寄給曹操的書信搜查出來,全部都扔到水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劉璋遂使使招靖,靖來入蜀。 | 後來劉璋就派使者招攬許靖,許靖就來到蜀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璋以靖為巴郡、廣漢太守。南陽宋仲子於荊州與蜀郡太守王商書曰: 文休倜儻瑰瑋,有當世之具,足下當以為指南。 | 劉璋任命許靖為巴郡、廣漢太守,南陽人宋仲子在荊州跟給蜀郡太守王商寫信說: 許文休風流倜儻,身材魁梧,有當世之才,您應該以他為榜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建安十六年,轉在蜀郡。 | 建安十六年,許靖調任到蜀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為左將軍長史。 | 建安十九年,劉備攻克蜀地,任命許靖為左將軍長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先主為漢中王,靖為太傅。 | 劉備自封漢中王時,許靖為太傅。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即尊號,策靖曰: 朕獲奉洪業,君臨萬國,夙宵惶惶,懼不能綏。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其敬敷五教,在寬。 | 等到劉備登基,就冊封許靖說: 朕得以承繼大統,君臨四方,但日夜憂心忡忡,擔心國家不能平定,百姓不能親附,五德不彰,你作為司徒應該謹慎地施行教化,使其發揚光大。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君其勖哉! | 你要好好勉勵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秉德無怠,稱朕意焉。 | 不斷的施加恩德,才符合我的心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靖雖年逾七十,愛樂人物,誘納後進,清談不倦。 | 許靖雖然年過七十,但喜愛人才,舉薦後生,清談不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丞相諸葛亮皆為之拜。 | 丞相諸葛亮等人的授官儀式都是由他主持。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章武二年卒。子欽,先靖夭沒。欽子游,景耀中為尚書。 | 許靖在章武二年去世,他的兒子許欽在他之前已經去世,許欽的兒子許遊在景耀年間擔任尚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始靖兄事潁川陳紀,與陳郡袁渙、平原華歆、東海王朗等親善,歆、朗及紀子群,魏初為公輔大臣,鹹與靖書,申陳舊好,情義款至,文多故不載。 | 起初許靖以兄長之禮侍奉潁川人陳紀,跟陳郡人袁渙、平原郡的華歆,東海郡的王朗等人關係友好,華歆、王朗以及陳紀的兒子陳群在魏朝初年曾擔任公輔大臣,他們都跟許靖有書信來往,敘述往日情誼,情誼真摯懇切,因為文字太多,所以沒有記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麋竺字子仲,東海朐人也。 | 糜竺,字義仲,東海郡朐縣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祖世貨殖,僮客萬人,貲產鉅億。 | 他的祖輩世代經商,家中僮僕上萬,資產極為豐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徐州牧陶謙闢為別駕從事。謙卒,竺奉謙遺命,迎先主於小沛。 | 後來徐州牧陶謙徵召他為別駕從事,陶謙去世後,糜竺就遵守陶謙遺命,到小沛迎接劉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建安元年,呂布乘先主之出拒袁術,襲下邳,虜先主妻子。 | 建安元年,呂布趁著劉備出兵抗擊袁術之時,攻擊下邳,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