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夫秦,虎狼之國也,有吞天下之心。
秦,是虎狼一樣凶惡的國家,還有吞并天下的野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天下之仇讎也。
秦國也是天下各諸侯的共同仇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人皆欲割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謂養仇而奉讎者也。
凡主張連衡的人都想分割各諸侯的土地奉獻給秦國,這就叫做供養仇人和敬奉仇敵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為人臣,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彊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顧其禍。
做為人家的臣子,卻要分割自己國君的土地,用來和如狼似虎的強秦相交往,侵擾天下,而自己的國家突然遭受秦國的侵害,他們卻不顧及這些災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外挾彊秦之威以內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無過此者。
對外依仗着強秦的威勢,用來在內部劫持自己的君主,索取割地,是最大的叛逆,最大的不忠,沒有比這更嚴重的罪過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從親則諸侯割地以事楚,衡合則楚割地以事秦,此兩策者相去遠矣,二者大王何居焉?
所以,合縱相親,各諸侯就會割讓土地奉事楚國,連衡成功,楚國就要割讓土地奉事秦國,這兩種策略相差太遠了,這二者,大王要處於哪一方的立場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敝邑趙王使臣效愚計,奉明約,在大王詔之。
所以敝國趙王派我來奉獻這不成熟的策略,奉上詳明的公約,全靠大王曉喻眾人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楚王曰: 寡人之國西與秦接境,秦有舉巴蜀并漢中之心。
楚王說: 我國西邊和秦國接壤,秦國有奪取巴、蜀并吞漢中的野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虎狼之國,不可親也。
秦,是虎狼一樣凶惡的國家,是不可以親近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韓、魏迫於秦患,不可與深謀,與深謀恐反人以入於秦,故謀未發而國已危矣。
韓、魏經常遭受秦國侵害的威脅,不可以和他們作深入地策划。假如和他們深入地策划,恐怕有叛逆的人泄露給秦國,以致計划還沒施行,而國家就面臨危險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寡人自料以楚當秦,不見勝也;內與群臣謀,不足恃也。
我自己估計,拿楚國對抗秦國,不一定取得勝利;在朝廷內和群臣謀划,他們又不可信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然如縣旌而無所終薄。
我躺在床上睡不安穩,吃東西也感覺不到香甜,心神恍恍惚惚,好像掛在空中的旗子,始終沒有個着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諸侯,存危國,寡人謹奉社稷以從。
現在您打算使天下統一,團結諸侯,使處於危境的國家保存下來,我願意恭恭敬敬地把整個國家托付給您,聽從您的安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六國從合而并力焉。
於是,六國合縱成功,同心協力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為從約長,并相六國。
蘇秦做了合縱聯盟的盟長,同時兼任六國國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北報趙王,乃行過雒陽,車騎輜重,諸侯各發使送之甚眾,疑於王者。
蘇秦北上向趙王復命,途中經過洛陽,隨行的車輛馬匹滿載着行裝,各諸侯派來送行的使者很多,氣派比得上帝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周顯王聞之恐懼,除道,使人郊勞。
周顯王聽到這個消息感到害怕,趕快找人為他清除道路,并派使臣到郊外迎接慰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之昆弟妻嫂側目不敢仰視,俯伏侍取食。
蘇秦的兄弟、妻子、嫂子斜着眼不敢抬頭看他,都俯伏在地上,非常恭敬地服侍他用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笑謂其嫂曰: 何前倨而後恭也?
蘇秦笑着對嫂子說: 你以前為什么對我那么傲慢,現在卻對我這么恭順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嫂委石蒲蒲服,以面掩地而謝曰: 見季子位高金多也。
他的嫂子趕緊伏俯在地上,彎曲着身子,匍匐到他面前,臉貼着地面請罪說: 因為我看到小叔您地位顯貴,錢財多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喟然嘆曰: 此一人之身,富貴則親戚畏懼之,貧賤則輕易之,況眾人乎!
蘇秦感慨地嘆息說: 同樣是我這個人,富貴了,親戚就敬畏我,貧賤時,就輕視我。何況一般人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使我有雒陽負郭田二頃,吾豈能佩六國相印乎!
假使我當初在洛陽近郊有二頃良田,如今,我難道還佩帶得上六個國家的相印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散千金以賜宗族朋友。
當時他就散發了千金,賞賜給親戚朋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蘇秦之燕,貸人百錢為資,乃得富貴,以百金償之。
當初,蘇秦到燕國去,向人家借過一百錢做路費,現在富貴了,就拿出一百金償還那個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遍報諸所嘗見德者。
并且報答了以前所有對他有恩德的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從者有一人獨未得報,乃前自言。
他的隨從人員中,唯獨有一個人沒得到報償,就上前去自己申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曰: 我非忘子。子之與我至燕,再三欲去我易水之上,方是時,我困,故望子深,是以蘇秦既約六國從親,歸趙,趙肅侯封為武安君,乃投從約書於秦。
蘇秦說: 我不是忘了您,當初您跟我到燕國去,在易水邊上,您再三要離開我,那時正當我困窘不堪,所以我深深地責怪您,所以把您放在最后,您現在也可以得到賞賜了。 蘇秦約定六國聯盟之后,回到趙國,趙肅侯封他為武安君,於是,蘇秦把合縱盟約送交秦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兵不敢闚函谷關十五年。
從此秦國不敢窺伺函谷關以外的國家,長達十五年之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秦使犀首欺齊、魏,與共伐趙,欲敗從約。
后來秦國派使臣犀首欺騙齊國和魏國,和它們聯合起來攻打趙國,打算破壞合縱聯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魏伐趙,趙王讓蘇秦。
齊、魏攻打趙國,趙王就責備蘇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恐,請使燕,必報齊。
蘇秦害怕,請求出使燕國,一定要向齊國報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去趙而從約皆解。
蘇秦離開趙國以后,合縱盟約便瓦解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
秦惠王把他的女兒嫁給燕國太子做妻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文侯卒,太子立,是為燕易王。
這一年,燕文侯去世,太子即位,這就是燕易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易王初立,齊宣王因燕喪伐燕,取十城。
易王剛剛登位,齊宣王趁着燕國發喪之機,攻打燕國,一連攻克了十座城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易王謂蘇秦曰: 往日先生至燕,而先王資先生見趙,遂約六國從。
易王對蘇秦說: 從前先生到燕國來,先王資助您去見趙王,於是才約定六國合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齊先伐趙,次至燕,以先生之故為天下笑,先生能為燕得侵地乎?
如今齊國首先進攻趙國,接着又打到燕國,因為先生的緣故被天下人恥笑,先生能替燕國收復侵占的國土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大慚,曰: 請為王取之。
蘇秦感到非常慚愧,說: 請讓我替大王把失地收回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見齊王,再拜,俯而慶,仰而弔。
蘇秦見到齊王,拜了兩拜,彎下腰去,向齊王表示慶賀;仰起頭來,又向齊王表示哀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王曰: 是何慶弔相隨之速也?
齊王說: 為什么慶賀和哀悼相繼這么快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曰: 臣聞飢人所以飢而不食烏喙者,為其愈充腹而與餓死同患也。
蘇秦說: 我聽說飢餓的人,寧願飢餓而不吃烏頭這種有毒植物的原因,是因為它越是能填滿肚子就和餓死的災禍越是沒有區別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燕雖弱小,即秦王之少婿也。
現在,燕國雖然弱小,但燕王卻是秦王的小女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王利其十城而長與彊秦為仇。
大王占了他十座城池的便宜卻長久地和強秦結成仇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使弱燕為雁行而彊秦敝其後,以招天下之精兵,是食烏喙之類也。
如今,使弱小的燕國像大雁一樣相繼飛行,強大的秦國跟在它的后面做掩護,從而招致天下的精銳部隊攻擊你,這和吃烏頭是相類似的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王愀然變色曰: 然則柰何?
齊王的臉色一下子變得悽愴而嚴肅,說: 既然如此,那怎么辦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曰: 臣聞古之善制事者,轉禍為福,因敗為功。
蘇秦說: 我聽說古代善於處理事情的人,能夠把災禍轉化為吉祥,通過失敗變為成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王誠能聽臣計,即歸燕之十城。
大王果真能聽從我的計策,立即歸還燕國的十座城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無故而得十城,必喜;秦王知以己之故而歸燕之十城,亦必喜。
燕國白白地收回十城,一定很高興。秦王知道因為他的關系而歸還燕國的十城,也一定很高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此所謂棄仇讎而得石交者也。
這就叫做放棄仇恨而得到牢不可破的友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燕、秦俱事齊,則大王號令天下,莫敢不聽。
燕國、秦國都來奉事齊國,那么大王對天下發出的號令,沒有敢不聽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王以虛辭附秦,以十城取天下。此霸王之業也。 王曰: 善。
這就等於用虛夸不實地依附秦國,實際上卻以十城的代價取得天下,這是稱霸天下的功業啊。 齊王說: 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乃歸燕之十城。
於是就歸還了燕國的十座城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人有毀蘇秦者曰: 左右賣國反覆之臣也,將作亂。
有毀謗蘇秦的人說: 蘇秦是個左右搖擺、出賣國家、反復無常的臣子,將要引起亂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恐得罪歸,而燕王不復官也。
蘇秦生怕獲罪,回到燕國,而燕王卻不給他官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見燕王曰: 臣,東周之鄙人也,無有分寸之功,而王親拜之於廟而禮之於廷。
蘇秦求見燕王說: 我是東周一個鄙陋的人,沒有一點功勞,而大王卻在宗廟里授與我官職,在朝廷上以禮相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臣為王卻齊之兵而得十城,宜以益親。
如今,我為大王說退了齊國的軍隊,又收回了十座城池,應該對我越發地親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來而王不官臣者,人必有以不信傷臣於王者。臣之不信,王之福也。
如今我回到燕國而大王不授與我官職,一定有人以不忠實的罪名在您面前中傷我。其實我的 不忠實 ,正是大王的福氣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聞忠信者,所以自為也;進取者,所以為人也。
我聽說忠誠信實的人,一切都為着自己的目的;奮發進取的人,一切都為着別人去努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臣之說齊王,曾非欺之也。
況且我游說齊王,也沒有欺騙他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棄老母於東周,固去自為而行進取也。
我把老母拋在東周,本來就不打算為自己樹立忠信的名聲,而決心幫助別人求得進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有孝如曾參,廉如伯夷,信如尾生。得此三人者以事大王,何若?
現在,假如有像曾參一樣孝順,像伯夷一樣廉潔,像尾生一樣信實的人,讓這樣三種人去奉事大王,您認為怎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曰: 足矣。
燕王回答說: 足夠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曰: 孝如曾參,義不離其親一宿於外,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事弱燕之危王哉?
蘇秦說: 像曾參一樣孝順,為盡孝道,決不離開父母在外面過上一夜。像這樣您又怎么能讓他步行千里,來到弱小的燕國,侍奉處在危困中的國君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廉如伯夷,義不為孤竹君之嗣,不肯為武王臣,不受封侯而餓死首陽山下。
像伯夷一樣的廉潔,堅守正義,不願作孤竹君的繼承人,不肯作周武王的臣子,不接受賜爵封侯而最終餓死在首陽山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有廉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而行進取於齊哉?
像他這樣廉潔,大王又怎么能讓他步行千里到齊國干一番事業取回十座城池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信如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像尾生那樣城信,和女子相約在橋下幽會,女子如期沒來,洪水來了也不離去,緊抱橋柱被水淹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有信如此,王又安能使之步行千里卻齊之彊兵哉?
像這樣的誠信,大王又怎么能讓他步行千里退去齊國強大的軍隊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所謂以忠信得罪於上者也。
我正是以所謂的忠誠信實在國君面前獲罪的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王曰: 若不忠信耳,豈有以忠信而得罪者乎?
燕王說: 你自己不忠誠信實罷了,難道還有因為忠誠信實而獲罪的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曰: 不然。
蘇秦說: 不是這樣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聞客有遠為吏而其妻私於人者,其夫將來,其私者憂之,妻曰 勿憂,吾已作藥酒待之矣 。
我聽說有一個人在很遠的地方作官,他的妻子和別人私通,她的丈夫快要回來時,和她私通的人就憂慮,妻子說: 你不要擔心,我已經作好了毒酒等着他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居三日,其夫果至,妻使妾舉藥酒進之。妾欲言酒之有藥,則恐其逐主母也,欲勿言乎,則恐其殺主父也。於是乎詳僵而棄酒。
過了三天,她丈夫果然到了,妻子讓侍妾端着有毒的酒給他喝,侍妾想告訴他酒中有毒,又恐怕他把主母趕走;可是不告訴他吧,又恐怕她的毒酒害死了主父,於是她假裝跌倒,把酒潑在地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主父大怒,笞之五十。
主父大發雷霆之怒,將她打了五十竹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妾一僵而覆酒,上存主父,下存主母,然而不免於笞,惡在乎忠信之無罪也?
所以侍妾一跌倒而潑掉了那杯毒酒,在上保存了主父,在下保存了主母,可是自己卻免不掉挨竹板子,怎么能說忠誠信實就不能獲罪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臣之過,不幸而類是乎!
不幸的是我的罪過跟侍妾的遭遇相類似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王曰: 先生復就故官。
燕王說: 先生恢復原來的官職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益厚遇之。
從此燕王愈發優厚地對待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易王母,文侯夫人也,與蘇秦私通。
燕易王的母親,是燕文侯的夫人。與蘇秦私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王知之,而事之加厚。
燕易王知道這件事,卻對蘇秦的待遇更加優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恐誅,乃說燕王曰: 臣居燕不能使燕重,而在齊則燕必重。
蘇秦恐怕被殺,就勸說燕王: 我留在燕國,不能使燕國的地位提高,假如我在齊國,就一定能提高燕國的地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王曰: 唯先生之所為。
燕王說: 一切聽任先生去做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蘇秦詳為得罪於燕而亡走齊,齊宣王以為客卿。
於是,蘇秦假裝得罪了燕王而逃跑到齊國。齊宣王便任用他為客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宣王卒,湣王即位,說湣王厚葬以明孝,高宮室大苑囿以明得意,欲破敝齊而為燕。
齊宣王去世,湣王繼位,蘇秦就勸說湣王把葬禮辦得鋪張隆重,用來表明自己的孝道,高高地建筑宮室,大規模地開辟園林,以表明自己得志,其實蘇秦打算使齊國破敗,從而有利於燕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易王卒,燕噲立為王。
燕易王去世,燕噲登基做了國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齊大夫多與蘇秦爭寵者,而使人刺蘇秦,不死,殊而走。
此后,齊國大夫中有許多人和蘇秦爭奪國君的寵信,因而派人刺殺蘇秦,蘇秦當時沒死,帶着致命的傷逃跑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王使人求賊,不得。
齊王派人捉拿凶手,然而沒有抓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且死,乃謂齊王曰: 臣即死,車裂臣以徇於市,曰 蘇秦為燕作亂於齊 ,如此則臣之賊必得矣。
蘇秦將要死去,便對齊王說: 我馬上就要死了,請您在人口集中的街市上把我五馬分尸示眾,就說: 蘇秦為了燕國在齊國謀亂 ,這樣做,刺殺我的凶手一定可以抓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如其言,而殺蘇秦者果自出,齊王因而誅之。
當時,齊王就按照他的話做了,那個刺殺蘇秦的凶手果然自動出來了,齊王因而就把他殺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聞之曰: 甚矣,齊之為蘇生報仇也!
燕王聽到這個消息說: 齊國為蘇先生報仇,作法也太過份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既死,其事大泄。
蘇秦死后不久,他為燕國破壞齊國的大量事實泄露出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後聞之,乃恨怒燕。
后來,齊國聽到這些秘密,就把惱恨遷怒燕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甚恐。
燕王很害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蘇秦之弟曰代,代弟蘇厲,見兄遂,亦皆學。
蘇秦的弟弟叫蘇代,代的弟弟叫蘇厲,他們看到哥哥功成名就,遂順心願,也都發奮學習縱橫之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蘇秦死,代乃求見燕王,欲襲故事。
等到蘇秦死了,蘇代就去求見燕王,打算承襲蘇秦的舊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曰: 臣,東周之鄙人也。
他對燕王說: 臣,是東周鄙陋的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竊聞大王義甚高,鄙人不敏,釋鉏耨而干大王。
私下聽說大王德行很高,鄙人很愚笨,放棄農具來求見大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於邯鄲,所見者絀於所聞於東周,臣竊負其志。
到了趙國邯鄲,所看到的情況遠不如我在東周聽到的,我私下決定擔負起為您做一番事業的志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至燕廷,觀王之群臣下吏,王,天下之明王也。
等到了燕國朝廷,遍觀大王的臣子、下吏,才知道大王是天下最賢明的國君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王曰: 子所謂明王者何如也?
燕王說: 您所說的賢明的國君是什么樣的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對曰: 臣聞明王務聞其過,不欲聞其善,臣請謁王之過。
蘇代回答說: 我聽說賢明的國君一定願聽到別人指出他的過失,而不希望只聽到別人稱贊他的優點,請允許讓我說明大王的過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