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袁盎者,楚人也,字絲。 | 袁盎是楚地人,字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父故為群盜,徙處安陵。 | 他的父親曾經與強盜為伍,后來移居安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高后時,盎嘗為呂祿舍人。 | 呂后時期,袁盎曾經當過呂祿的家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噲任盎為中郎。 | 等到漢文帝即位的時候,袁盎的哥哥袁噲保舉他做了中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絳侯為丞相,朝罷趨出,意得甚。 | 絳侯周勃擔任丞相,朝覲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躊躇滿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禮之恭,常自送之。 | 皇上對他非常恭敬,常常親自送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袁盎進曰: 陛下以丞相何如人? | 袁盎進諫說: 陛下以為丞相絳侯是什么樣的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曰: 社稷臣。 | 皇上說: 他是國家的重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曰: 絳侯所謂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與在,主亡與亡。 | 袁盎說: 絳侯是通常所說的功臣,并不是國家的重臣。國家的重臣能與皇上生死與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方呂后時,諸呂用事,擅相王,劉氏不絕如帶。 | 當年呂后的時候,呂氏家族掌權,擅自封王,以致劉家的天下就像細微的絲帶一樣勉強維系着,几乎快要斷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時絳侯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 這個期間,絳侯周勃當太尉,掌握兵權,不能匡正漢室的傾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呂后崩,大臣相與共畔諸呂,太尉主兵,適會其成功,所謂功臣,非社稷臣。 | 呂后逝世,大臣們一起共同反對呂氏家族,太尉掌握兵權,又恰好遇到那個成功的機會,所以他是通常所說的功臣,而不是國家的重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丞相如有驕主色。陛下謙讓,臣主失禮,竊為陛下不取也。 | 丞相如果對皇上表現出驕傲的神色,而陛下卻謙虛退讓,臣下與主上都違背了禮節,我私下認為陛下不應該釆取這種態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后朝,上益莊,丞相益畏。 | 后來的朝會上,皇上逐漸威嚴起來,丞相也逐漸敬畏起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已而絳侯望袁盎曰: 吾與而兄善,今兒廷毀我! | 過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說: 我與你的兄長袁噲有交情,現在你小子卻在朝廷上毀謗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遂不謝。 | 袁盎也不向他謝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絳侯免相之國,國人上書告以為反,徵系清室,宗室諸公莫敢為言,唯袁盎明絳侯無罪。 | 等到絳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職位,回到自己的封國,封國中有人上書告發他謀反,於是絳侯被召進京,囚禁在監獄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說話,只有袁盎聲明絳侯沒有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絳侯得釋,盎頗有力。 | 絳侯得以被釋放,袁盎出了不少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絳侯乃大與盎結交。 | 絳侯於是與袁盎傾心結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淮南厲王朝,殺辟陽侯,居處驕甚。 | 淮南王劉長來京朝見的時候,殺死了辟陽侯,他平時待人處事也相當驕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袁盎諫曰: 諸侯大驕必生患,可適削地。 | 袁盎勸諫皇上說: 諸侯太過驕橫,必然會發生禍患,可以適當地削減他們的封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弗用。淮南王益橫。 | 皇上沒有釆納他的意見,淮南王更加驕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謀反事覺,治,連淮南王,淮南王徵,上因遷之蜀,轞車傳送。 | 等到棘蒲侯柴武的太子准備造反的事被發覺,追查治罪,這件事牽連到了淮南王,淮南王被徵召,皇上便將他貶謫到蜀地去,用囚車傳送。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袁盎時為中郎將,乃諫曰: 陛下素驕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 | 袁盎當時擔任中郎將,便勸諫說: 陛下向來驕縱淮南王,不稍稍加以限制,以至落到了現在這種地步,如今又突然摧折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淮南王為人剛,如有遇霧露行道死,陛下竟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殺弟之名,柰何? | 淮南王為人剛直,萬一在路上遇到風寒而死在半途中,陛下就會被認為以天下之大卻容不得他,而背上殺死弟弟的惡名,到時怎么辦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弗聽,遂行之。 | 皇上不聽,終於那樣辦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淮南王至雍,病死,聞,上輟食,哭甚哀。 | 淮南王到了雍地就病死了,這個消息傳來,皇上不吃也不喝,哭得很悲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入,頓首請罪。 | 袁盎進入,叩頭請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曰: 以不用公言至此。 | 皇上說: 因為沒有釆用你的意見,所以才落得這樣的結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曰: 上自寬,此往事,豈可悔哉! | 袁盎說: 皇上請自我寬心,這已經是過去的事了,難道還可以追悔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毀名。 | 再說陛下有三種高出世人的行為,這件事不足以毀壞您的名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曰: 吾高世行三者何事? | 皇上說: 我高於世人的行為是哪三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曰: 陛下居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 | 袁盎說: 陛下住在代國的時候,太后曾經患病,三年的時間,陛下不曾合眼,也不脫下衣服睡覺,凡湯藥不是陛下親口所嘗過的,就不准進奉給太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曾參以布衣猶難之,今陛下親以王者脩之,過曾參孝遠矣。 | 曾參作為貧民尚且難以做到這樣,現在陛下以君王的身份實踐了它,比起曾參的孝來那是超過得很多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諸呂用事,大臣專制,然陛下從代乘六傳馳不測之淵,雖賁育之勇不及陛下。 | 諸呂當權時,大臣獨斷專行,而陛下從代地乘坐六輛下等馬拉的車子,奔馳到禍福難料的京城來,即使是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也比不上陛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陛下至代邸,西向讓天子位者再,南面讓天子位者三。 | 陛下到達代國在京城的客館,面向西兩次辭讓天子位,面向南坐着有三次辭讓天子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許由一讓,而陛下五以天下讓,過許由四矣。 | 許由辭讓天下也只是一次,而陛下五次將天下辭讓,超過許由四次之多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有司衛不謹,故病死。 | 再說陛下貶謫淮南王,是想讓他的心志受些勞苦,使他改正過錯,由於官吏護衛得不謹慎,所以他才病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上乃解,曰: 將柰何? | 於是皇上才感到寬解,說道: 那以后怎么辦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曰: 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 | 袁盎說: 淮南王有三個兒子,隨陛下安排罷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文帝立其三子皆為王。 | 於是文帝便把淮南王的三個兒子都封為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由此名重朝廷。 | 而袁盎也因此在朝廷中名聲大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袁盎常引大體慷慨。 | 袁盎常常稱引大義,說得慷慨激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宦者趙同以數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 | 宦官趙同因為不只一次地受到皇上的寵幸,常常暗中傷害袁盎,袁盎為此感到憂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兄子種為常侍騎,持節夾乘,說盎曰: 君與斗,廷辱之,使其毀不用。 | 袁盎的侄兒袁種擔任侍從騎士,手持符節護衛在皇帝左右。袁種勸說袁盎說: 你和他相斗,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毀謗的話不起作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孝文帝出,趙同參乘,袁盎伏車前曰: 臣聞天子所與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豪英。 | 漢文帝出巡,趙同陪同乘車,袁盎伏在車前,說道: 我聽說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車輿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漢雖乏人,陛下獨奈何與刀鋸余人載! | 如今漢王朝雖然缺乏人才,陛下為什么單單要和受過刀鋸切割的人同坐一輛車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上笑,下趙同。趙同泣下車。 | 於是皇上笑着讓趙同下去,趙同流着眼淚下了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 | 文帝從霸陵上山,打算從西邊的陡坡奔馳而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袁盎騎,并車攬轡。 | 袁盎騎着馬,靠在車邊挽住了馬韁繩。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曰: 將軍怯邪? | 皇上說: 將軍害怕了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曰: 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騎衡,聖主不乘危而徼幸。 | 袁盎說: 我聽說家有千金的人就坐時不靠近屋檐邊,家有百金財富的人站的時候不倚在樓台的欄杆上,聖明的君主,不在面臨危險的時候而心存僥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陛下騁六騑,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柰高廟、太后何? | 現在陛下放縱駕車的六匹馬,從高坡上奔馳下來,假如有馬匹受驚車輛毀壞的事,陛下縱然看輕自己,怎么對得起高祖和太后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乃止。 | 皇上終於停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從。 | 皇上駕臨上林苑,竇皇后、慎夫人跟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在禁中,常同席坐。 | 她們在宮中的時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坐,郎署長布席,袁盎引卻慎夫人坐。 | 這次,等到就坐的時候,郎署長布置坐席,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慎夫人怒,不肯坐。 | 慎夫人生氣,不肯就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亦怒,起,入禁中。 | 皇上也發怒,站起身來,回到宮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因前說曰: 臣聞尊卑有序則上下和。 | 袁盎就上前勸說道: 我聽說尊貴和卑下有區別,那樣上下才能和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豈可與同坐哉! | 如今陛下既然已經確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過是個妾,妾和主上怎么可以同席而坐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適所以失尊卑矣。 | 這樣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別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陛下幸之,即厚賜之。 | 再說陛下寵愛她,就重重地賞賜她吧。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陛下所以為慎夫人,適所以禍之。 | 陛下用來寵愛慎夫人的辦法,其實恰好成了禍害她的根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陛下獨不見 人彘 乎? | 陛下難道沒有看見過 人彘 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上乃說,召語慎夫人。 | 皇上這才高興,召來慎夫人,把袁盎的話告訴了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慎夫人賜盎金五十斤。 | 慎夫人賜給袁盎黃金五十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然袁盎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調為隴西都尉。 | 但是袁盎也因為多次直言勸諫,不能長久地留在朝廷,被調任隴西都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仁愛士卒,士卒皆爭為死。 | 他對士兵們仁慈愛護,士兵們都爭相為他效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遷為齊相。 | 之后,袁盎提升為齊國丞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徙為吳相,辭行,種謂盎曰: 吳王驕日久,國多奸。 | 又改任吳國丞相。在辭別起程的時候,袁種對袁盎說: 吳王驕橫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國中有許多奸詐之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苟欲劾治,彼不上書告君,即利劍刺君矣。 | 現在如果你要揭發懲辦他們的罪行,他們不是上書控告你,就是用利劍把你刺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南方卑溼,君能日飲,毋何,時說王曰毋反而已。 | 南方地勢低窪潮溼,你最好每天喝酒,不要管什么事,時常勸說吳王不要反叛就是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如此幸得脫。 | 像這樣你就可能僥幸擺脫禍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用種之計,吳王厚遇盎。 | 袁盎釆納了袁種的策略,吳王厚待袁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告歸,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車拜謁,丞相從車上謝袁盎。袁盎還,愧其吏,乃之丞相舍上謁,求見丞相。 | 袁盎請假回家的時候,在路上碰到丞相申屠嘉,便下車行禮拜見,丞相只從車上表示謝意,袁盎回到家里,在下屬官吏面前感到羞愧,於是到丞相府上,要求拜見丞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丞相良久而見之。盎因跪曰: 原請間。 | 丞相過了很長時間才出來見他,袁盎便下跪說: 希望別人回避,單獨會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丞相曰: 使君所言公事,之曹與長史掾議,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語。 | 丞相說: 如果你所說的是公事,請到官署與長史掾吏商議,我將把你的意見報告上去;如果是私事,我不接受私下的談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袁盎即跪說曰: 君為丞相,自度孰與陳平、絳侯? | 袁盎就跪着勸說道: 你當丞相,請自我權衡一下,與陳平、絳侯相比你怎么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丞相曰: 吾不如。 | 丞相說: 我比不上他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袁盎曰: 善,君即自謂不如。 | 袁盎說: 好,你自己都說比不上他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陳平、絳侯輔翼高帝,定天下,為將相,而誅諸呂,存劉氏;君乃為材官蹶張,遷為隊率,積功至淮陽守,非有奇計攻城野戰之功。 | 陳平、絳侯輔佐保護高祖,平定天下,當了將相,誅殺諸呂,保全了劉氏天下;您只是腳踏弓弩,才當了低級武士,又提升為隊長,積累功勞做到了淮陽郡守,并沒有出什么奇計,在攻城奪地、野外廝殺中立下戰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陛下從代來,每朝,郎官上書疏,未嘗不止輦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受釆之,未嘗不稱善。 | 再說陛下從代地來,每次上朝,郎官呈上奏書,他從來沒有不停下車來聽取他們的意見,意見不能釆用的,就擱置一邊,可以接受的,就釆納,從來沒有人不稱道贊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何也? | 這是為了什么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則欲以致天下賢士大夫。 | 是想用這種辦法來招致天下賢能的士大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日聞所不聞,明所不知,日益聖智;君今自閉鉗天下之口而日益愚。 | 皇上每天聽到自己從前所沒聽過的事情,明白以前所不曾明白的道理,一天比一天更加英明智慧;您現在自己封閉天下人的口,就一天比一天愚昧。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以聖主責愚相,君受禍不久矣。 | 以聖明的君主來督責愚昧的丞相,你遭受禍患的日子不遠了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丞相乃再拜曰: 嘉鄙野人,乃不知,將軍幸教。 | 丞相於是拜了兩拜,說道: 我是個粗鄙庸俗的人,就是不聰明,幸蒙將軍教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引入與坐,為上客。 | 申屠嘉引袁盎入內室同坐,把他作為上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盎素不好晁錯,晁錯所居坐,盎去;盎坐,錯亦去:兩人未嘗同堂語。 | 袁盎向來不喜歡晁錯,只要有晁錯在的地方,袁盎就離去;只要有袁盎在的地方,晁錯也離開。兩個人從來沒有在一起談過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晁錯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吳王財物,抵罪,詔赦以為庶人。 | 等到漢文帝去世,漢景帝繼位,晁錯當上了御史大夫,派官吏查核袁盎接收吳王劉濞財物的事,要按罪行的輕重給予懲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楚反,聞,晁錯謂丞史曰: 夫袁盎多受吳王金錢,專為蔽匿,言不反。 | 皇帝下詔令將袁盎貶為平民。吳楚叛亂的消息傳到京城,晁錯對丞史說: 袁盎接收了吳王的許多金錢,專門為他遮掩,說他不會反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果反,欲請治盎宜知計謀。 | 現在反叛已成事實,我打算請求處治袁盎。他必當知道叛亂的陰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丞史曰: 事未發,治之有絕。 | 丞史說: 事情還沒有暴露出來,就懲治他,可能中斷叛亂陰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兵西鄉,治之何益!且袁盎不宜有謀。 | 現在叛軍向西進發,懲辦袁盎有什么好處呢!再說袁盎也不該有什么陰謀 。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晁錯猶與未決。 | 晁錯猶豫不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見竇嬰,為言吳所以反者,原至上前口對狀。 | 有人將這件事告知了袁盎,袁盎害怕,連夜去見竇嬰,向他說明吳王反叛的原因,希望能到皇上面前親口對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竇嬰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見。 | 竇嬰進宮向皇上報告了,皇上就召袁盎進宮會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晁錯在前,及盎請辟人賜間,錯去,固恨甚。 | 晁錯就在面前,等到袁盎請求皇上避開別人單獨接見,晁錯退了下去,心里非常怨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袁盎具言吳所以反狀,以錯故,獨急斬錯以謝吳,吳兵乃可罷。 | 袁盎詳細地說明了吳王謀反的情況,是因為晁錯的緣故,只有立即斬殺晁錯向吳王謝罪,吳軍才可能停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saved queries yet
Save your SQL queries to embed, download, and access them later. Queries will appear here once sa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