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荊軻有所待,欲與俱;其人居遠未來,而為治行。
荊軻等待一個人,打算一道出發;那個人住得很遠,還沒趕到,而荊軻已替那個人准備好了行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改悔,乃復請曰: 曰已盡矣,荊卿豈有意哉?
又過了些日子,荊軻還沒有出發,太子認為他拖延時間,懷疑他反悔,就再次催請說: 日子不多了,荊卿有動身的打算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丹請得先遣秦武陽。
請允許我派遣秦舞陽先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荊軻怒,叱太子曰: 何太子之遣?
荊軻發怒,斥責太子說: 太子這樣派遣是什么意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往而不返者,豎子也!
只顧去而不顧完成使命回來,那是沒出息的小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
況且是拿一把匕首進入難以測度的強暴的秦國。我所以暫留的原因,是等待另一位朋友同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太子遲之,請辭決矣!
眼下太子認為我拖延了時間,那就告辭決別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發。
於是就出發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太子及賓客中知道這件事的,都穿着普通百姓的衣服去送荊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筑,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為歌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到易水岸邊,餞行以后,上路,高漸離擊筑,荊軻和着拍節唱歌,發出蒼涼悽惋的聲調,送行的人都流淚哭泣,一邊向前走一邊唱道: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復為羽聲伉慨,士皆嗔目,發盡指冠。
復又發出慷慨激昂的聲調,送行的人們怒目圓睜,頭發直豎,把帽子都頂起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於是荊軻就上車走了,始終連頭也不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至秦,持千金之資幣物厚遺秦王寵臣中庶子蒙嘉。
一到秦國,荊軻帶着價值千金的禮物,厚贈秦王寵幸的臣子中庶子蒙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嘉為先言於秦王曰: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不敢舉兵以逆軍吏,願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
蒙嘉替荊軻先在秦王面前說: 燕王確實因大王的威嚴震懾得心驚膽顫,不敢出動軍隊抗拒大王的將士,情願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子,比照其他諸侯國排列其中,納稅盡如同直屬郡縣職分,使得以奉守先王的宗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恐懼不敢自陳,謹斬樊於期之頭,及獻燕督亢之地圖函封,燕王拜送於庭,使使以聞大王,唯大王命之。
因為慌恐畏懼不敢親自前來陳述。謹此砍下樊於期的首級并獻上燕國督亢地區的地圖,裝匣密封。燕王還在朝廷上舉行了拜送儀式,派出使臣把這種情況稟明大王,敬請大王指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
秦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就穿上了禮服,安排了外交上極為隆重的九賓儀式,在咸陽宮召見燕國的使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荊軻奉樊於期頭函,而秦舞陽奉地圖柙,以次進。至陛,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
荊軻捧着樊於期的首級,秦舞陽捧着地圖匣子,按照正、副使的次序前進,走到殿前台階下秦舞陽臉色突變,害怕得發抖,大臣們都感到奇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荊軻顧笑武陽,前謝曰: 北蕃蠻夷之鄙人,未嘗見天子,故振悃。
荊軻回頭朝秦舞陽笑笑,上前謝罪說: 北方藩屬蠻夷之地的粗野人,沒有見過天子,所以心驚膽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願大王少假借之,使得畢使於前。
希望大王稍微寬容他,讓他能夠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王謂軻曰: 取武陽所持地圖。
秦王對荊軻說: 遞上舞陽拿的地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荊軻取過地圖獻上,秦王展開地圖,圖卷展到盡頭,匕首露出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之。
荊軻趁機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直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袖絕。
未近身秦王大驚,自己抽身跳起,衣袖掙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拔劍,劍長,操其室。
慌忙抽劍,劍長,只是抓住劍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惶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一時驚慌急迫,劍又套得很緊,所以不能立刻拔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走。
荊軻追趕秦王,秦王繞柱奔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群臣皆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大臣們嚇得發呆,突然發生意外事變,大家都失去常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諸郎中執兵皆陳殿下,非有詔召不得上。
而秦國的法律規定,殿上侍從大臣不允許攜帶任何兵器;各位侍衛武官也只能拿着武器都依序守衛在殿外,沒有皇帝的命令,不准進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方急時,不及召下兵,以故荊軻乃逐秦王。
正當危急時刻,來不及傳喚下邊的侍衛官兵,因此荊軻能夠追趕秦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卒惶急,無以擊軻,而以手共搏之。
倉促之間,驚慌急迫,沒有用來攻擊荊軻的武器,只能赤手空拳和荊軻搏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侍醫夏無且以其所奉藥囊提荊軻也。
這時,侍從醫官夏無且用他所捧的藥袋投擊荊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王方環柱走,卒惶急,不知所為,左右乃曰: 王負劍!
正當秦王圍着柱子跑,倉猝慌急,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侍從們喊道: 大王,把劍推到背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負劍,遂拔以擊荊軻斷其左股。
秦王把劍推到背后,才拔出寶劍攻擊荊軻,砍斷他的左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荊軻廢,乃引其首以摘秦王,不中,中桐柱。
荊軻殘廢,就舉起他的匕首直接投刺秦王,沒有擊中,卻擊中了銅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王復擊軻,軻被八創。
秦王接連攻擊荊軻,荊軻被刺傷八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曰: 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也。
荊軻自知大事不能成功了,就倚在柱子上大笑,張開兩腿像簸箕一樣坐在地上罵道: 大事之所以沒能成功,是因為我想活捉你,迫使你訂立歸還諸侯們土地的契約回報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左右既前殺軻,秦王不怡者良久。
這時侍衛們沖上前來殺死荊軻,而秦王也不高興了好一會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已而論功,賞群臣及當坐者各有差,而賜夏無且黃金二百溢,曰: 無且愛我,乃以藥囊提荊軻也。
過后評論功過,賞賜群臣及處置當辦罪的官員都各有差別。賜給夏無且黃金二百鎰,說: 無且愛我,才用藥袋投擊荊軻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秦王大怒,益發兵詣趙,詔王翦軍以伐燕。十月而拔薊城。
於是秦王大發雷霆,增派軍隊前往趙國,命令王翦的軍隊去攻打燕國,十月攻克了薊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王喜、太子丹等盡率其精兵東保於遼東。
燕王喜、太子丹等率領着全部精銳部隊向東退守遼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將李信追擊燕王急,代王嘉乃遺燕王喜書曰: 秦所以尤追燕急者,以太子丹故也。
秦將李信緊緊地追擊燕王,代王嘉就寫信給燕王喜說: 秦軍之所以追擊燕軍特別急迫,是因為太子丹的緣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王誠殺丹獻之秦王,秦王必解,而社稷幸得血食。
現在您如果殺掉太子丹,把他的人頭獻給秦王,一定會得到秦王寬恕,而社稷或許也僥幸得到祭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后李信追丹,丹匿衍水中,燕王乃使使斬太子丹,欲獻之秦。
此后李信率軍追趕太子丹,太子丹隱藏在衍水河中,燕王就派使者殺了太子丹,准備把他的人頭獻給秦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復進兵攻之。
秦王又進軍攻打燕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后五年,秦卒滅燕,虜燕王喜。
此后五年,秦國終於滅掉了燕國,俘虜了燕王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明年,秦并天下,立號為皇帝。
第二年,秦王吞并了天下,立號為皇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秦逐太子丹、荊軻之客,皆亡。
於是通輯太子丹和荊軻的門客,門客們都潛逃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高漸離變名姓為人庸保,匿作於宋子。
高漸離更名改姓給人家當酒保,隱藏在宋子這個地方作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久之,作苦,聞其家堂上客擊筑,傍惶不能去。
時間長了,覺得很勞累,聽到主人家堂上有客人擊筑,走來走去舍不得離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每出言曰: 彼有善有不善。
常常張口就說: 那筑的聲調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者以告其主,曰: 彼庸乃知音,竊言是非。
侍候的人把高漸離的話告訴主人,說: 那個庸工懂得音樂,私下說是道非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家丈人召使前擊筑,一坐稱善,賜酒。
家主人叫高漸離到堂前擊筑,滿座賓客都說他擊得好,賞給他酒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高漸離念久隱畏約無窮時,乃退。出其裝匣中筑與其善衣,更容貌而前。舉坐客皆驚,下與抗禮,以為上客。
高漸離考慮到長久他隱姓埋名,擔驚受怕地躲藏下去沒有盡頭,便退下堂來,把自己的筑和衣裳從行裝匣子里拿出來,改裝整容來到堂前,滿座賓客大吃一驚,離開座位用平等的禮節接待他,尊為上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使擊筑而歌,客無不流涕而去者。
請他擊筑唱歌,賓客們聽了,沒有不被感動得流着淚而離去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宋子傳客之,聞於秦始皇。
宋子城里的人輪流請他去做客,這消息被秦始皇聽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始皇召見,人有識者,乃曰: 高漸離也。
秦始皇召令進見,有認識他的人,就說: 這是高漸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皇帝惜其善擊筑,重赦之,乃嚯其目。
秦始皇憐惜他擅長擊筑,特別赦免了他的死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使擊筑,未嘗不稱善。
於是薰瞎了他的眼睛,讓他擊筑,沒有一次不說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稍益近之,高漸離乃以鉛置筑中。復進得近,舉筑朴秦皇帝,不中。
漸漸地更加接近秦始皇。高漸離便把鉛放進筑中,再進宮擊筑靠近時,舉筑撞擊秦始皇,沒有擊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遂誅高漸離,終身不復近諸侯之人。
於是秦始皇就殺了高漸離。終身不敢再接近從前東方六國的人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勾踐已聞荊軻之刺秦王,私曰: 嗟乎,惜哉其不講於刺劍之朮也!甚矣吾不知人也!
魯句踐聽到荊軻行刺秦王的事,私下說: 唉!太可惜啦,他不講究刺劍的技朮啊,我太不了解這個人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曩者吾叱之,彼乃以我為非人也!
過去我呵斥他,他就以為我不是同路人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史公曰:世言荊軻,其稱太子丹之命, 天雨粟,馬生角 也,太過。
太史公說:社會上談論荊軻,當說到太子丹的命運時,說什么 天上像下雨一樣落下糧食來,馬頭長出角來! 這太過分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言荊軻傷秦王,皆非也。
又說荊軻刺傷了秦王,這都不是事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始公孫季功、董生與夏無且游,具知其事,為余道之如是。
當初公孫季功、董生和夏無且交游,都知道這件事,他們告訴我的就像我記載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曹沫至荊軻五人,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
從曹沫到荊軻五個人,他們的俠義之舉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們的志向意圖都很清楚明朗,都沒有違背自己的良心,名聲流傳到后代,這難道是虛妄的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
匈奴的祖先是夏后氏的后代,名叫淳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唐堯、虞舜以前有山戎、獫狁、葷粥,居住在北邊蠻荒之地,跟隨畜牧活動而轉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畜之所多則馬、牛、羊,其奇畜則橐扆、驢騾、駃騠、騊駼、驒騱。
他們的牲畜多是馬、牛、羊,他們的奇特牲畜則是駱駝、驢、騾?騊駼、騨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逐水草遷徙,毋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然亦各有分地。
追逐着水草而遷移,沒有城鎮常居之地和農耕生產,但是也各自有分占的牧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毋文書,以言語為約束。
沒有文字和書籍,用說話來相互約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兒能騎羊,引弓射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
小孩能夠騎羊,拉弓射鳥、鼠;稍大一點就能射狐狸、兔子,用來作食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士力能毌弓,盡為甲騎。
男子都有力量拉開弓,全都是披甲的騎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俗,寬則隨畜,因射獵禽獸為生業,急則人習戰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他們的風俗,平時隨意游牧,以射獵禽獸作為職業;形勢緊急時,則人人演習作戰來進行侵襲徵伐,這是他們的天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鋋。
他們的長兵器是弓和箭,短兵器是刀和鐵柄小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
形勢有利就進攻,沒有利就退卻,不以逃跑作為羞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苟利所在,不知禮義。
如果有利可得,就不知道什么是禮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
從君王以下,都吃牧畜的肉,穿牧畜的皮革,披着帶毛的皮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壯者食肥美,老者食其余。
健壯的人吃肥美的食物,老年人吃剩下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貴壯健,賤老弱。
尊重健壯的人,看輕年老體弱的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
父親去世,兒子就把后母作為妻子;兄弟去世,活着的兄弟就全都娶已故兄弟的妻子為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俗有名不諱,而無姓字。
他們的風俗有名卻不避諱,沒有姓和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道衰,而公劉失其稷官,變於西戎,邑於豳。
夏朝政治衰微時,公劉失去他的稷官之職,在西戎實行變革,在豳地建起都邑住了下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三百有余歲,戎狄攻大王亶父,亶父亡走岐下,而豳人悉從亶父而邑焉,作周。
這以后三百多年,戎狄族進攻周太王亶父,亶父逃跑到歧山腳下,而豳地民眾都跟隨亶父來到歧山下,在此營造城邑,建立周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百有余歲,周西伯昌伐畎夷氏。
這以后又過了百余年,周西伯姬昌討伐畎夷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十有余年,武王伐紂而營雒邑,復居於酆鄗,放逐戎夷涇、洛之北,以時入貢,命曰 荒服 。
十多年后,周武王討伐商紂王,并營建洛邑,重又回到酆京、鎬京居住,把戎夷驅逐到涇水和洛水以北,讓他們按時向周進貢,叫做 荒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二百有余年,周道衰,而穆王伐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歸。
其后二百余年,周朝政治衰微,周穆王討伐犬戎,獲得四條白狼和四只白鹿就回來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是之後,荒服不至。
從此以后,荒服的戎夷之人不再來鎬京進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周遂作甫刑之辟。
於是周王朝就制定了《甫刑》的法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穆王之後二百有余年,周幽王用寵姬襃姒之故,與申侯有卻。
穆王以后二百余年,周幽王因為寵幸褒姒的緣故,與申侯有了仇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申侯怒而與犬戎共攻殺周幽王於驪山之下,遂取周之焦穫,而居於涇渭之間,侵暴中國。
申侯動怒,就和犬戎一起在驪山之下攻擊并殺死了周幽王,犬戎就奪得了周朝的焦獲之地,君主在涇水和渭水一帶,侵犯中原地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襄公救周,於是周平王去酆鄗而東徙雒邑。
這時秦襄公援救周王朝,於是周平王離開了酆京、鎬京,向東遷徙到洛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當是之時,秦襄公伐戎至岐,始列為諸侯。
就在這時,秦襄公攻打戎人來到歧山,開始被封為諸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後六十有五年,而山戎越燕而伐齊,齊釐公與戰於齊郊。
此后六十五年,山戎越過燕國進攻齊國,齊釐公同山戎在齊國城外交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四十四年,而山戎伐燕。
其后四十四年,山戎進攻燕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告急於齊,齊桓公北伐山戎,山戎走。
燕國向齊國告急,齊桓公北上討伐山戎,山戎逃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二十有余年,而戎狄至洛邑,伐周襄王,襄王奔於鄭之氾邑。
這以后二十多年,戎狄來到洛邑,攻打周襄王,襄王逃奔到鄭國的氾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周襄王欲伐鄭,故娶戎狄女為后,與戎狄兵共伐鄭。
最初,周襄王想討伐鄭國,所以娶了戎狄的姑娘作王后,同戎狄之兵一起討伐鄭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已而黜狄后,狄后怨,而襄王後母曰惠后,有子子帶,欲立之,於是惠后與狄后、子帶為內應,開戎狄,戎狄以故得入,破逐周襄王,而立子帶為天子。
不久,襄王廢黜了狄后,狄后怨恨;襄王的后母叫惠后,有個兒子叫子帶,想立他為王,於是惠后同狄后、子帶為內應,為戎狄打開城門,因此戎狄才能進城,打敗周軍,趕走周襄王,而立子帶為天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