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烏維單於立三年,漢已滅南越,遣故太仆賀將萬五千騎出九原二千余里,至浮苴井而還,不見匈奴一人。
烏維單於繼位三年,漢已滅亡南越,就派遣原來的太仆公孫賀率領一萬五千騎兵走出九原二千余里,到達浮苴井才撤回,沒看到一個匈奴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又遣故從驃侯趙破奴萬余騎出令居數千里,至匈河水而還,亦不見匈奴一人。
漢朝又派遣原來的從騎侯趙破奴率領一萬多騎兵走出令居几千里地,到達匈河水才撤回,也沒看到一個匈奴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天子巡邊,至朔方,勒兵十八萬騎以見武節,而使郭吉風告單於。
這時,皇帝巡視邊境,到達朔方郡,統率十八萬騎兵以顯示軍威,又派郭吉委婉地告訴單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郭吉既至匈奴,匈奴主客問所使,郭吉禮卑言好,曰: 吾見單於而口言。
郭吉到了匈奴,匈奴主客詢問他出使的任務,郭吉謙卑施禮,說了些好話,說: 我見到單於再親口對他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於見吉,吉曰: 南越王頭已懸於漢北闕。
單於接見了郭吉,郭吉說: 南越王的人頭已經懸掛在漢朝京城的北闕之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單於即前與漢戰,天子自將兵待邊;單於即不能,即南面而臣於漢。
如今單於若是能夠前去與漢軍交戰,天子將要親自領兵在邊境上等待你;單於要是不能前去,就應當面朝南方向漢朝稱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何徒遠走,亡匿於幕北寒苦無水草之地,毋為也。
何必白白地向遠處逃跑,躲藏在沙漠以北的又冷又艱苦也缺少水草的地方,沒有什么作為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語卒而單於大怒,立斬主客見者,而留郭吉不歸,遷之北海上。
他說完了,單於就大怒起來,立刻殺了允許郭吉進見的那位主客,而且扣留郭吉,不讓他回漢朝,把他遷移到北海那里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單於終不肯為寇於漢邊,休養息士馬,習射獵,數使使於漢,好辭甘言求請和親。
單於也始終不肯到漢朝邊境去侵擾搶奪,只是休養士卒和馬匹,練習射箭打獵的技朮,屢次派使者到漢朝,說了好話,請求和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使王烏等窺匈奴。
漢朝派遣王烏等去窺探匈奴的情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匈奴法,漢使非去節而以墨黥其面者不得入穹廬。
匈奴的法律規定,漢朝使者若不放棄旄節和用墨黥面就不能進入氈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烏,北地人,習胡俗,去其節,黥面,得入穹廬。
王烏是北地人,熟悉匈奴風俗,就放棄旄節,用墨黥面,所以進入氈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於愛之,詳許甘言,為遣其太子入漢為質,以求和親。
單於喜愛他,假裝用好話做出許諾,派遣太子到漢朝做人質,以此要求同漢朝和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使楊信於匈奴。
漢朝派楊信到匈奴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漢東拔穢貉、朝鮮以為郡,而西置酒泉郡以鬲絕胡與羌通之路。
這時,漢朝在東邊攻取了穢貉和朝鮮,并設置了郡,而西邊設置了酒泉郡,用以隔絕匈奴和羌人的通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又西通月氏、大夏,又以公主妻烏孫王,以分匈奴西方之援國。
漢朝又向西溝通了月氏和大夏,又把公主嫁給烏孫王做妻子,以此離間匈奴和西方援國的關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北益廣田至胘雷為塞,而匈奴終不敢以為言。
漢朝又向北擴大田地,直到胘雷,做為邊塞,匈奴始終不敢對此表示不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翕侯信死,漢用事者以匈奴為已弱,可臣從也。
這一年,翕侯趙信死了,漢朝的官員們以為匈奴已經衰弱,可以把他們變為屬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楊信為人剛直屈彊,素非貴臣,單於不親。
楊信為人剛直倔強,一向不是漢朝尊貴的大臣,單於不親近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於欲召入,不肯去節,單於乃坐穹廬外見楊信。
單於想召他到氈帳里,但他不肯放棄旄節,單於就坐在氈帳外面接見楊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楊信既見單於,說曰: 即欲和親,以單於太子為質於漢。
楊信見到單於后,說: 若想和親,就把單於太子當做人質送到漢朝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於曰: 非故約。
單於說: 這不是以前的盟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約,漢常遣翁主,給繒絮食物有品,以和親,而匈奴亦不擾邊。
從前的盟約規定,漢朝常常派遣公主來匈奴,還送來不同數量的綢布、絲棉和食物,以此同匈奴和親,而匈奴也不騷擾漢朝邊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乃欲反古,令吾太子為質,無几矣。
現在竟然違反古時的盟約,讓我的太子去當人質,這樣做,和親是沒有希望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匈奴俗,見漢使非中貴人,其儒先,以為欲說,折其辯;其少年,以為欲刺,折其氣。
匈奴風俗,看到漢朝使者不是皇宮中受寵的宦官,而是儒生,就認為他是來游說的,便想法駁倒他的說辭;如果是少年,就認為他是來指責匈奴,便設法挫敗他的氣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每漢使入匈奴,匈奴輒報償。
每次漢朝使者來到匈奴,匈奴總要給予報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留匈奴使,匈奴亦留漢使,必得當乃肯止。
如果漢朝扣留匈奴使者,匈奴也扣留漢朝使者,一定要使雙方扣留的人數相等才肯停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楊信既歸,漢使王烏,而單於復以甘言,欲多得漢財物,紿謂王烏曰: 吾欲入漢見天子,面相約為兄弟。
楊信回到漢朝后,漢朝又派王烏出使匈奴,而單於又用好話諂媚他,想多得到些漢朝的財物,便欺騙王烏說: 我想到漢朝拜見天子,相互締約,結為兄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烏歸報漢,漢為單於筑邸於長安。
王烏歸來向漢朝作了匯報,漢朝就為單於在長安修筑了官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匈奴曰: 非得漢貴人使,吾不與誠語。
匈奴說: 不見到漢朝尊貴之人充當的使者,我不同他說實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匈奴使其貴人至漢,病,漢予藥,欲愈之,不幸而死。
匈奴派他的尊貴之人出使漢朝,得了病,漢朝給他藥吃,想治好他的病,可是他不幸死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漢使路充國佩二千石印綬往使,因送其喪,厚葬直數千金,曰 此漢貴人也 。
漢朝使者路充國佩帶二千石的印信出使匈奴,順便護送他的喪儀隊伍,丰厚葬禮的費用價值數千金,說: 這是漢朝的貴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於以為漢殺吾貴使者,乃留路充國不歸。
單於認為漢朝殺死了我的尊貴使者,就扣留了路充國,不讓他返回漢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所言者,單於特空紿王烏,殊無意入漢及遣太子來質。
單於所說的那些話,只是白白地欺騙王烏,根本無意到漢朝拜見天子,也無意派太子到漢朝做人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匈奴數使奇兵侵犯邊。
於是匈奴屢次派突擊隊侵犯漢朝邊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乃拜郭昌為拔胡將軍,及浞野侯屯朔方以東,備胡。
漢朝就任命郭昌做拔胡將軍,同浞野侯駐防朔方以東,防御匈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路充國留匈奴三歲,單於死。
路充國被扣留在匈奴三年時,單於死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烏維單於立十歲而死,子烏師廬立為單於。
烏維單於繼位十年就死去了,他兒子烏師廬繼位當了單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年少,號為兒單於。
因為烏師廬年齡小,稱為兒單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元封六年也。
這年是漢武帝元封六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此之後,單於益西北,左方兵直云中,右方直酒泉、燉煌郡。
從此以后,單於越發向西北遷移,左邊的軍隊直到云中郡,右方軍隊直達酒泉和惇煌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兒單於立,漢使兩使者,一弔單於,一弔右賢王,欲以乖其國。
兒單於繼位后,漢朝派遣兩位使者,一位弔唁單於,一位弔唁右賢王,想以此離間他們的君臣關系,使國家混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使者入匈奴,匈奴悉將致單於。
使者進入匈奴,匈奴人把他們全部送到單於那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於怒而盡留漢使。
單於發了怒,把漢朝使者全部扣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使留匈奴者前後十余輩,而匈奴使來,漢亦輒留相當。
漢朝使者被扣留在匈奴的前后共有十多批,匈奴使者來到漢朝,漢朝也扣留相等數量的匈奴使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漢使貳師將軍廣利西伐大宛,而令因杅將軍敖筑受降城。
這一年,漢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到西邊去討伐大宛,而命令因杅將軍公孫敖建造受降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冬,匈奴大雨雪,畜多飢寒死。
這年冬天,匈奴下了大雪,牲畜多半因飢餓寒冷而死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兒單於年少,好殺伐,國人多不安。
兒單於年少,喜歡殺人和打仗,國人多半不安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左大都尉欲殺單於,使人間告漢曰: 我欲殺單於降漢,漢遠,即兵來迎我,我即發。
左大都尉想殺單於,派人私下報告漢朝說: 我想殺死單於投降漢朝,漢朝遙遠,如果漢朝派兵來迎我,我就立刻殺單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漢聞此言,故筑受降城,猶以為遠。
起初,漢朝聽到這話,所以修了受降城,天子還認為城離匈奴遙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明年春,漢使浞野侯破奴將二萬余騎出朔方西北二千余里,期至浚稽山而還。
第二年春天,漢派浞野侯趙破奴率領兩萬多騎兵走出朔方郡西北二千余里,約定到達浚稽山才回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浞野侯既至期而還,左大都尉欲發而覺,單於誅之,發左方兵擊浞野。
浞野侯按時到達約定的地點才回來,左大都尉想殺單於而被發覺,單於殺了他,派出左方的軍隊攻擊浞野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浞野侯行捕首虜得數千人。
浞野侯邊走邊捕殺匈奴數千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還,未至受降城四百里,匈奴兵八萬騎圍之。
浞野侯回到離受降城四百里的地方,匈奴八萬騎兵圍攻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浞野侯夜自出求水,匈奴間捕,生得浞野侯,因急擊其軍。
浞野侯在夜晚獨自出去找水,匈奴偷偷地搜捕,活捉了浞野侯,趁機急攻他的軍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軍中郭縱為護,維王為渠,相與謀曰: 及諸校尉畏亡將軍而誅之,莫相勸歸。
漢軍中的郭縱擔任護軍,維王擔任匈奴降兵的頭領,兩人商量道: 趁諸位校尉害怕失掉將軍會遭漢君誅殺,不要相互勸說回歸漢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軍遂沒於匈奴。
漢軍於是就陷沒在匈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匈奴兒單於大喜,遂遣奇兵攻受降城。
匈奴兒單於大喜,就派遣突擊隊進攻受降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不能下,乃寇入邊而去。
受降城沒攻下來,就入侵邊塞而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明年,單於欲自攻受降城,未至,病死。
第二年,單於想親自攻打受降城,但未到受降城,就病死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兒單於立三歲而死。
兒單於繼位三年就死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年少,匈奴乃立其季父烏維單於弟右賢王呴犁湖為單於。
他兒子年少,匈奴就立他叔父烏維單於的弟弟右賢王呴犁湖當單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太初三年也。
這一年是漢武帝太初三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呴犁湖單於立,漢使光祿徐自為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余里,筑城鄣列亭至廬朐,而使游擊將軍韓說、長平侯衛伉屯其旁,使彊弩都尉路博德筑居延澤上。
呴犁湖單於繼位后,漢朝派光祿徐自為走出五原塞數百里,遠的一千余里,修筑小的城堡和哨所,直到廬朐,而派游擊將軍韓說、長平侯衛伉在這地方駐軍,又派強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澤修建城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秋,匈奴大入定襄、云中,殺略數千人,敗數二千石而去,行破壞光祿所筑城列亭鄣。
這年秋天,匈奴大舉入侵定襄、云中,殺死和搶掠數千人,打敗几位俸祿二千石的高官才離開。行軍途中破壞了光祿徐自為所修的城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使右賢王入酒泉、張掖,略數千人。
又派右賢王侵入九泉、張掖,搶掠數千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任文擊救,盡復失所得而去。
正遇上漢朝將軍任文截擊相救,匈奴又全部失掉了搶來的漢人而離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貳師將軍破大宛,斬其王而還。
這一年,貳師將軍李廣利攻破大宛,殺了大宛王才歸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匈奴欲遮之,不能至。
匈奴想阻截李廣利,卻未能趕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冬,欲攻受降城,會單於病死。
這年冬天,匈奴想攻打受降城,恰巧單於病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呴犁湖單於立一歲死。匈奴乃立其弟左大都尉且鞮侯為單於。
呴犁湖單於繼位一年就死去,匈奴便立他的弟弟左大都尉且鞮侯當了單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既誅大宛,威震外國。
漢朝誅殺大宛國王后,威震國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意欲遂困胡,乃下詔曰: 高皇帝遺朕平城之憂,高后時單於書絕悖逆。
天子想乘機圍困匈奴,就頒布詔命說: 高皇帝留給我平城的憂慮,高后時,單於來信所言極為背理叛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從前齊襄公報了九世之前的怨仇,《春秋》大加贊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太初四年也。
這一年是漢武帝太初四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鞮侯單於既立,盡歸漢使之不降者。路充國等得歸。
且鞮侯單於繼位后,把漢朝被扣留的又不肯投降的使者送歸漢朝,路充國等人才回到漢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於初立,恐漢襲之,乃自謂 我兒子,安敢望漢天子!
單於剛剛繼位,害怕漢朝襲擊他,就自己說: 我是兒子輩分,哪敢同漢天子相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
漢天子是我的長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遣中郎將蘇武厚幣賂遺單於。
漢朝派遣中郎將蘇武給單於送去了丰厚的禮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於益驕,禮甚倨,非漢所望也。
單於越發驕傲,禮節非常不恭敬,漢朝大失所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明年,浞野侯破奴得亡歸漢。
第二年,浞野侯趙破奴逃離匈奴,回到漢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明年,漢使貳師將軍廣利以三萬騎出酒泉,擊右賢王於天山,得胡首虜萬余級而還。匈奴大圍貳師將軍,几不脫。漢兵物故什六七。
第二年,漢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率三萬騎兵走出酒泉,在天山攻擊右賢王,殺死和俘虜匈奴一萬多人,在回來的時候,匈奴人包圍了貳師將軍,几乎沒有逃脫,漢朝軍隊死去十分之六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復使因杅將軍敖出西河,與彊弩都尉會涿塗山,毋所得。
漢朝又派因杅將軍公孫敖走出西河地區,同強弩都尉在涿塗山會合,什么也沒有得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使騎都尉李陵將步騎五千人,出居延北千余里,與單於會,合戰,陵所殺傷萬余人,兵及食盡,欲解歸,匈奴圍陵,陵降匈奴,其兵遂沒,得還者四百人。
又派騎都尉李陵率步兵五千人,走出居延以北一千余里,同單於相遇,雙方交戰,李陵的軍隊殺死殺傷匈奴一萬余人,最后武器和糧食用完了,李陵想擺脫困境而回,可是匈奴卻包圍了李陵,李陵投降了匈奴,他的軍隊就覆沒了,能回到漢朝的只有四百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於乃貴陵,以其女妻之。
單於於是尊寵李陵,把他的女兒嫁給李陵做妻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二歲,復使貳師將軍將六萬騎,步兵十萬,出朔方。
這之后第二年,漢朝又派貳師將軍率六萬騎兵、十萬步兵,走出朔方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彊弩都尉路博德將萬余人,與貳師會。
強弩都尉路博德率領一萬余人,同貳師將軍會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游擊將軍說將步騎三萬人,出五原。
游擊將軍韓說率領步兵和騎兵三萬人,走出五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杅將軍敖將萬騎步兵三萬人,出雁門。
因杅將軍公孫敖率領一萬騎兵、三萬步兵,走出雁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匈奴聞,悉遠其累重於余吾水北,而單於以十萬騎待水南,與貳師將軍接戰。
匈奴聽到這消息,就把他們的許多貴重的東西轉運到遠遠的余吾水以北,而單於率領十萬騎兵在余吾水以南等侯漢軍,同貳師將軍交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貳師乃解而引歸,與單於連戰十余日。
貳師將軍就離開原地,領兵往回來,同單於連戰十多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貳師聞其家以巫蠱族滅,因并眾降匈奴,得來還千人一兩人耳。
貳師將軍聽說他的家屬因為巫蠱之罪而被滅族,因而就與他的軍隊一并投降了匈奴。他的軍隊能夠回到漢朝的在一千人中只有一兩人罷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游擊說無所得。
游擊將軍韓說一無所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杅敖與左賢王戰,不利,引歸。
因杅將軍公孫敖同左賢王交戰,形勢不利,就領兵回到漢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漢兵之出擊匈奴者不得言功多少,功不得御。
這年漢朝軍隊走出邊塞同匈奴交戰的,都不能談功勞的多少,因為他們的功勞都不能和損失相抵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有詔捕太醫令隨但,言貳師將軍家室族滅,使廣利得降匈奴。
皇帝下令逮捕太醫令隨但,因為是他說出了貳師將軍家被滅族的消息,致使李廣利投降了匈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史公曰:孔氏著春秋,隱桓之間則章,至定哀之際則微,為其切當世之文而罔襃,忌諱之辭也。
太史公說:孔子著《春秋》,對於魯隱公、魯桓公時期的事情寫得顯著明白,到了魯定公和魯衰公時期,則記述得隱晦含蓄,因為這是切近當代政治而又沒有什么可褒揚的文字,是忌諱的文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世俗之言匈奴者,患其徼一時之權,而務納其說,以便偏指,不參彼己;將率席中國廣大,氣奮,人主因以決策,是以建功不深。
世俗人中那些談論匈奴問題的人,錯誤就在於他們想僥幸獲得一時的權勢,因而致力於進獻諂言,使其偏面的觀點有利,而不考慮匈奴和漢朝的實際情況。將帥們對付匈奴只是依仗着中國土地的廣大,士氣的雄壯,天子就根據這些來制定對策,所以建立的功業不深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堯雖賢,興事業不成,得禹而九州寧。
堯雖然賢明,卻未能自己的力量完成大業,在得到大禹以后,全中國才得以安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欲興聖統,唯在擇任將相哉!
要想發揚光大聖王的傳統,只在於選擇任用將相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