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蜀民及漢用事者多言其不便。
蜀地民眾和漢朝當權者多有反對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邛筰之君長聞南夷與漢通,得賞賜多,多欲原為內臣妾,請吏,比南夷。
這時,邛、筰的君長聽說南夷已與漢朝交往,得到很多賞賜,因而多半都想做漢朝的臣仆,希望比照南夷的待遇,請求漢朝委任他們以官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問相如,相如曰: 邛、筰、厓、駹者近蜀,道亦易通,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
皇上向相如詢問此事,相如說: 邛筰、冉、駹等都離蜀很近,道路容易開通。秦朝時就已設置郡縣,到漢朝建國時才廢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誠復通,為置郡縣,愈於南夷。
如今真要重新開通,設置為郡縣,其價值超過南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以為然,乃拜相如為中郎將,建節往使。
皇上以為相如說得對,就任命相如為中郎將,令持節出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副使王然於、壺充國、呂越人馳四乘之傳,因巴蜀吏幣物以賂西夷。
副使王然於、壺充國、呂越人等,乘坐四匹馬駕馭的傳車向前奔馳,憑借巴、蜀的官吏和財物去攏絡西南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縣令負弩矢先驅,蜀人以為寵。
相如等到達蜀郡,蜀郡太守及其屬官都到郊界上迎接相如,縣令背負着弓箭在前面開路,蜀人都以此為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卓王孫、臨邛諸公皆因門下獻牛酒以交驩。
於是卓王孫、臨邛諸位父老都憑借關系來到相如門下,獻上牛和酒,與相如暢敘歡樂之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卓王孫喟然而嘆,自以得使女尚司馬長卿晚,而厚分與其女財,與男等同。
卓王孫喟然感嘆,自以為把女兒嫁給司馬相如的時間太晚,便把一份丰厚的財物給了文君,使與兒子所分均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司馬長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厓、駹、斯榆之君皆請為內臣。
司馬相如就便平定了西南夷。邛、筰、冉、駹、斯榆的君長都請求成為漢王朝的臣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除邊關,關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為徼,通零關道,橋孫水以通邛都。
於是拆除了舊有的關隘,使邊關擴大,西邊到達沫水和若水,南邊到達牂柯,以此為邊界,開通了靈關道,在孫水上建橋,直通邛、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還報天子,天子大說。
相如還京報告皇上,皇上特別高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相如使時,蜀長老多言通西南夷不為用,唯大臣亦以為然。
相如出使西南夷時,蜀郡的年高長者多半都說開通西南夷沒有用,縱然是朝廷大臣也有人以為是這樣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相如欲諫,業已建之,不敢,乃著書,籍以蜀父老為辭,而己詰難之,以風天子,且因宣其使指,令百姓知天子之意。
相如也想向皇上進諫,但建議業已由自己提出,因而不敢再進諫言了,於是就寫文章,假借蜀郡父老的語氣寫成文詞,而自己來詰難對方,以此諷諫皇上,并且借此宣揚自己出使的本意,讓百姓了解天子的心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辭曰:
那文章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興七十有八載,德茂存乎六世,威武紛紜,湛恩汪濊,群生澍濡,洋溢乎方外。
漢朝建國已七十又八年,美德充盛,存在於六代君王的政事之中,國勢威武盛大,曆久相傳的皇恩深遠廣大,不但國內萬民受惠,就連方外也得到余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乃命使西徵,隨流而攘,風之所被,罔不披靡。
於是皇上才下令使者西徵,阻撓者順應形勢而退讓,德教之風所到之處,無不隨風倒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朝厓從駹,定筰存邛,略斯榆,舉苞滿,結軼還轅,東鄉將報,至於蜀都。
因而使冉夷臣服,駹夷順從,平定了筰,保全了邛,占領了斯榆,攻取了苞滿。然后使絡繹不絕的車馬掉轉車轅,起程東來,將回京稟報天子,到達蜀郡成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耆老大夫荐紳先生之徒二十有七人,儼然造焉。
這時耆老、大夫、荐紳、先生共有二十七人,嚴肅認真地前來拜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辭畢,因進曰: 蓋聞天子之於夷狄也,其義羈縻勿絕而已。
寒喧已畢,趁機進言道: 聽說天子對於夷狄之人的態度,只是牽制他們不使斷絕關系而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罷三郡之士,通夜郎之塗,三年於玆,而功不竟,士卒勞倦,萬民不贍,今又接以西夷,百姓力屈,恐不能卒業,此亦使者之累也,竊為左右患之。
而現在卻使三郡的士卒疲困不堪,去打通夜郎的道路,至今三年,修路之事尚未能最后完成,士卒已勞苦疲倦,萬民已生活不富足。如今又要接着開通西夷,百姓勞力已經耗盡,恐怕不能最終完成此事,這也是使者的負擔啊,我私下為您憂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夫邛、筰、西僰之與中國并也,曆年玆多,不可記已。
況且那邛、筰、西僰與中國并列,已經過許多年了,記都記不清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仁者不以德來,彊者不以力并,意者其殆不可乎!
仁德之君不能全仁德招來,勢強力大的國君也不能全武力兼并,想來恐怕這種做法是行不通的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割齊民以附夷狄,弊所恃以事無用,鄙人固陋,不識所謂。
如今割棄良民的財物去增加夷狄的財物,使漢朝依賴的人民遭受疲困,而去事奉無用的夷狄,鄙漏之人見識短淺,不知道所說的是否正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使者曰: 烏謂此邪?
使者說: 怎么說這樣的話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必若所云,則是蜀不變服而巴不化俗也。
一定象你說的那樣,那么蜀郡人的衣著習慣永不改變,巴郡人的風俗也永遠不會變化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余尚惡聞若說。
我常常討厭聽這種說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斯事體大,固非觀者之所覯也。
但是這事情的重大意義,本來不是旁觀者所能看出來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余之行急,其詳不可得聞已,請為大夫粗陳其略。
我行程急促,其詳情不可能細說給你們聽,請為大夫們粗略地陳說一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後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後有非常之功。
大概社會上一定要有超越尋常的人,才會有超常的事情出現;有了超常的事情出現,才會創建異乎尋常的功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非常者,固常之所異也。
異乎尋常,當然是常人感到奇異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曰非常之原,黎民懼焉;及臻厥成,天下晏如也。
所以說超常的事情開始出現時,百姓會驚懼;待到事情成功了,天下之人也就安然太平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者鴻水浡出,氾濫衍溢,民人登降移徙,陭麕而不安。
從前洪水涌出,四處泛溢,百姓上下遷移,崎嶇而不安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后氏戚之,乃堙鴻水,決江疏河,漉沈贍菑,東歸之於海,而天下永寧。
大禹為此憂慮,就阻塞洪水,挖掘河底,疏通河道,分散洪水,穩定災情,使洪水東流大海,讓天下百姓永保安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當斯之勤,豈唯民哉。
承受這樣的勞苦,難道只有百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心煩於慮而身親其勞,躬胝無胈,膚不生毛。
大禹終日思慮而心神煩勞,卻還要親身參加勞作,累得手腳生出老繭,身上瘦得沒有肉,皮膚磨得生不出汗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休烈顯乎無窮,聲稱浹乎於玆。
所以他的美好功業顯赫於無窮的后世,名望傳揚至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夫賢君之踐位也。豈特委瑣握麀,拘文牽俗,循誦習傳,當世取說云爾哉!
況且賢明的君主即位后,難道只是委瑣齷齪,被文法所拘束,為世俗所牽制,因循舊習,取悅當世而已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必將崇論閎議,創業垂統,為萬世規。
應當有崇高宏偉的主張,開創業績,傳留法統,以此成為后世遵行的榜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馳騖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參天貳地。
所以要盡情努力地做到兼容包蓄,要勤勉思考着把自己變成可與天地比德的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詩不云乎: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況且《詩經》里不是說過: 普天之下,沒有哪個地方不是周王的領土;四海之內,沒有哪個人不是周王的臣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以六合之內,八方之外,浸潯衍溢,懷生之物有不浸潤於澤者,賢君恥之。
所以天地之內,八方之外,皆逐漸侵潤漫衍,如果有哪個有生命的東西沒受君恩的滋潤,賢君將視為恥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封疆之內,冠帶之倫,咸獲嘉祉,靡有闕遺矣。
如今疆界以內,文武官員,都獲得了歡樂幸福,沒有缺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夷狄殊俗之國,遼絕異黨之地,舟輿不通,人跡罕至,政教未加,流風猶微。
而夷狄是風俗不相同的國家,是與我們遙遠隔絕,族類不同的地域,那里車船不通,人跡罕至,因而政治教化還未達到那里,社會風氣還很低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內之則犯義侵禮於邊境,外之則邪行橫作,放弒其上。君臣易位,尊卑失序,父兄不辜,幼孤為奴,系累號泣,內鄉而怨,曰 蓋聞中國有至仁焉,德洋而恩普,物靡不得其所,今獨曷為遺己 。
如果接納他們,他們將在邊境做些違犯禮儀的事情;把他們排斥於外,他們就會在自己國內為非作歹,逐殺其君,顛倒君臣關系,改變尊卑次序,父兄無罪被殺,幼兒與孤兒被當做奴隸,被捆綁者哭喊着,一心向往漢朝,抱怨說: 聽說中國有最仁愛的國君,美德盛大,恩澤普及,萬物皆得其所,現在為什么只是遺棄了我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舉踵思慕,若枯旱之望雨。
抬起腳跟,思慕不已,就象大旱之時,人們盼望雨水一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盭夫為之垂涕,況乎上聖,又惡能已?
就是凶暴之人也要為之感動流淚,更何況當今皇上賢明,又怎么可以就此作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北出師以討彊胡,南馳使以誚勁越。
所以出師北方,討伐強大的匈奴,派使者急馳南方,責備強勁的越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四面風德,二方之君鱗集仰流,原得受號者以億計。
四方鄰國都受仁德的教化,南夷與西夷的君長象游魚聚集,仰面迎向水流,願意得到漢朝封號的以億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乃關沬、若,徼牂柯,鏤零山,梁孫原。
所以才以沫水和若水為關塞,以牂柯為邊界,鑿通靈山道,在孫水源頭架起橋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創道德之塗,垂仁義之統。
開創了通向道德的坦途,傳留下熱愛仁義的傳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將博恩廣施,遠撫長駕,使疏逖不閉,阻深闇昧得耀乎光明,以偃甲兵於此,而息誅伐於彼。
將要廣施恩德,安撫和控制邊遠地區的人民,使疏遠者不被隔閉,使居住偏僻不開化地區的人民得到光明,在這里消除戰爭,在那里消除殺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遐邇一體,中外提福,不亦康乎?
使遠近一體,內外安寧幸福,不是康樂之事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拯民於沈溺,奉至尊之休德,反衰世之陵遲,繼周氏之絕業,斯乃天子之急務也。
把人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尊奉皇上的美德,挽救衰敗的社會,繼承周代已經斷絕的業績,這是天子的當務之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百姓雖勞,又惡可以已哉?
百姓縱然有些勞苦,又怎么可以停止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夫王事固未有不始於憂勤,而終於佚樂者也。
況且帝王之事本來沒有不從憂勞開始,而以逸樂結束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則受命之符,合在於此矣。
這樣說來,那么承受天命的祥瑞,正在通西夷這件事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方將增泰山之封,加梁父之事,鳴和鸞,揚樂頌,上咸五,下登三。
如今皇上將要封禪泰山,祭祀粱父山,使車上的鸞鈴鳴響,音樂和頌歌之聲高揚,漢君之德上同五帝,下越三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觀者未睹指,聽者未聞音,猶鷦明已翔乎寥廓,而羅者猶視乎藪澤。悲夫!
旁觀者沒看到事情的主旨,如同鷦明已在空廓的天空飛翔,而捕鳥者還眼盯着藪澤,真是可悲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諸大夫芒然喪其所懷來而失厥所以進,喟然并稱曰: 允哉漢德,此鄙人之所原聞也。
於是諸位大夫心情茫然,忘卻了來意,也忘記了他們原來要想進諫的話,深有感慨地一同說道: 令人信服啊,漢朝的美德!這是鄙陋之人願意聽到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百姓雖怠,請以身先之。
百姓雖然有些怠惰,請允許我們給他們做個表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敞罔靡徙,因遷延而辭避。
大夫們惆悵不已,自動后退,拖延一會兒,辭別而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人有上書言相如使時受金,失官。
從那以后,有人上書告相如出使時接受了別人的賄賂,因而,他失掉了官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居歲余,復召為郎。
他在家呆了一年多,又被召到朝廷當了郎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相如口吃而善著書。
相如口吃,但卻善於寫文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常有消渴疾。
他經常患糖尿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與卓氏婚,饒於財。
他同卓文君結婚后,很有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進仕宦,未嘗肯與公卿國家之事,稱病間居,不慕官爵。
他擔任官職,不曾願意同公卿們一起商討國家大事,而借病在家閑呆着,不追慕官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常從上至長楊獵,是時天子方好自擊熊彘,馳逐野獸,相如上疏諫之。其辭曰:臣聞物有同類而殊能者,故力稱烏獲,捷言慶忌,勇期賁、育。
他曾經跟隨皇上到長楊宮去打獵。這時,天子正喜歡親自擊殺熊和豬,馳馬追逐野獸,相如上疏加以勸諫,疏上寫道:臣子聽說,萬物中有的雖是同類而能力卻不同,所以說到力大就稱贊烏獲,談到輕捷善射就推崇慶忌,說到勇猛必稱孟齎和夏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之愚,竊以為人誠有之,獸亦宜然。
我愚昧,私下以為人有這種情況,獸也應該有這種情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陛下好陵阻險,射猛獸,卒然遇軼材之獸,駭不存之地,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人不暇施巧,雖有烏獲、逢蒙之伎,力不得用,枯木朽株盡為害矣。
現在陛下喜歡登上險阻的地方,射擊猛獸,突然遇到輕捷超群的野獸,在你毫無戒備之時,它狂暴進犯,向着你的車駕和隨從沖來,車駕來不及旋轉車轅,人們也沒機會施展技巧,縱然有烏獲和逢蒙的技巧,才力發揮不出來,枯萎的樹木和腐朽的樹樁全都可以變成禍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胡越起於轂下,而羌夷接軫也,豈不殆哉!
這就象胡人、越人出現在車輪下,羌人和夷人緊跟在車后,豈不是很危險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雖萬全無患,然本非天子之所宜近也。
雖然是絕對安全而無一點害處,但這本不是天子應該接近的地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夫清道而後行,中路而後馳,猶時有銜橛之變,而況涉乎蓬蒿,馳乎丘墳,前有利獸之樂而內無存變之意,其為禍也不亦難矣!
況且清除道路然后行走,選擇道路中央驅馬奔馳,有時還會出現馬口中的銜鐵斷裂、車軸鈎心脫落的事故,更何況在蓬蒿中跋涉,在荒丘廢墟上奔馳,前面有獵獲野獸的快樂,而內心里卻沒有應付突然事故的准備,大概出現禍患是很容易的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輕萬乘之重不以為安,而樂出於萬有一危之塗以為娛,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至於看輕君王的高貴地位,不以此為安樂,卻樂意出現在雖有萬全准備而仍有一絲危險的地方,我私自以為陛下不應該這樣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蓋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無形,禍固多藏於隱微而發於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諺曰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大概明察之人能遠在事情發生之前,就予見到它的出現,智慧之人能在禍害還未形成之前就避開它。禍患本來多半都隱藏在暗蔽之處,發生在人們疏忽之時。所以諺語說: 家中積累千金,不坐在堂屋檐底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此言雖小,可以喻大。
這句話雖然說的是小事,但卻可以用來說明大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原陛下之留意幸察。
我希望陛下留意明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善之。
皇上認為司馬相如說得很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還過宜春宮,相如奏賦以哀二世行失也。
回來路過宜春宮時,相如向皇上獻賦,哀悼秦二世行事的過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辭曰:
賦的言辭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登陂阤之長阪兮,坌入曾宮之嵯峨。
登上傾斜不平的漫長山坡,一同走進高峻的層層宮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臨曲江之隑州兮,望南山之參差。
俯視曲江池彎曲的岸邊和小洲,望着高低不齊的南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岩岩深山之谾々兮,通谷魌兮谽。
山岩高聳而空深,通暢的溪谷豁然開朗而空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汩淢噏習以永逝兮,注平皋之廣衍。
溪水急速地遠遠流去,注入寬廣低平的水邊高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觀眾樹之塕兮,覽之榛榛。
欣賞各種樹木繁茂蔭蔽的美景,瀏覽茂密的竹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東馳土山兮,北揭石瀨。
向東邊的土山奔馳,提衣走過沙石上的急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彌節容與兮,曆弔二世。
緩步徘徊,路過二世墳墓,把他憑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持身不謹兮,亡國失埶。
他自身行事不謹慎,使國家滅亡,權勢喪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信讒不寤兮,宗廟滅絕。
他聽信讒言,不肯醒悟,使得宗廟被滅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嗚呼哀哉!
嗚呼哀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操行之不得兮,墳墓蕪穢而不脩兮,魂無歸而不食。夐邈絕而不齊兮,彌久遠而愈鬐。
他的操守品行不端正,墳墓荒蕪而無人修整,魂魄無處可歸,也無人向他祭祀;飄逝到極遠無邊的地方,逾是久遠逾暗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精罔閬而飛揚兮,拾九天而永逝。
象魍魎似的精魄升空飛揚,經曆廣大的九天遠遠逝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嗚呼哀哉!
嗚呼哀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相如拜為孝文園令。
相如被授官為漢文帝的陵園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既美子虛之事,相如見上好仙道,因曰: 上林之事未足美也,尚有靡者。
武帝既贊美子虛之事,相如又看出皇上喜愛仙道,趁機說: 上林之事算不得最美好,還有更美麗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嘗為大人賦,未就,請具而奏之。
臣曾經寫過《大人賦》,未完稿,請允許我寫完后獻給皇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辭曰:世有大人兮,在於中州。宅彌萬里兮,曾不足以少留。
相如認為傳說中的眾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澤間,形體容貌特別清瘦,這不是帝王心意中的仙人,於是就寫成《大人賦》,賦中寫道:世上有位大人啊,居住在中國。住宅滿布萬里啊,竟不足以使他稍微停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悲世俗之迫隘兮,朅輕舉而遠游。
哀傷世俗的脅迫困厄,便離世輕飛,向着遠方漫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垂絳幡之素蜺兮,載云氣而上浮。
乘着赤幡為飾的副虹,載着云氣而上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