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懷王怒,大興師伐秦。
楚懷王惱怒,大肆興兵攻打秦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於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
秦國出兵迎擊楚軍,在丹水、淅水一帶把楚軍打得大敗,斬殺八萬楚兵,俘虜了楚軍將領屈,乘勢奪取了楚國漢中一帶地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
楚懷王就出動全國兵力,來深入攻擊秦國,在藍田交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聞之,襲楚至鄧。
魏國聽到這個訊息,發兵襲擊楚國,一直深入到鄧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楚兵懼,自秦歸。
楚國軍隊恐懼,就從秦國撤軍回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而齊國終因惱怒而不肯援救楚國,楚國大為困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 不原得地,原得張儀而甘心焉。
第二年,秦國提出割讓漢中一帶土地和楚國講和,但楚懷王說: 我不希望得到土地,只想得到張儀就甘心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張儀聞,乃曰: 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張儀聽到這話,就說: 用我一個張儀來抵漢中之地,請大王答應我去楚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
張儀到楚國之后,又給楚國掌權的大臣靳尚送上厚禮,并用花言巧語欺騙懷王的寵姬鄭袖,懷王竟然聽信了鄭袖的話,把張儀又給放跑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 何不殺張儀?
這時屈原已被疏遠,不再擔任重要官職,剛被派到齊國出使,回來之后,向懷王進諫說: 大王您為什么不殺了張儀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懷王感到很后悔,派人去追趕,但已經來不及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眛。
在此之后,各諸侯國聯合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死了楚國大將唐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 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
當時秦昭王和楚國結為姻親,想和楚懷王見見面,楚懷王想要前往,屈原勸諫說: 秦國是虎狼一般貪暴的國家,是不能信任的,還是不去為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 柰何絕秦歡!
可是懷王的小兒子子蘭勸懷王前去,他說: 為什么要斷絕了秦王的好意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懷王卒行。
懷王最終還是去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
但他剛一進武關,秦朝的伏兵就斬斷了他的歸路,把懷王扣留,為的是讓他答應割讓土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懷王怒,不聽。
懷王大怒,不肯應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亡走趙,趙不內。
逃到趙國,但趙國拒絕接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然后又來到秦國,最終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
懷王的大兒子頃襄王繼位,任命他的弟弟子蘭為令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
因子蘭勸懷王入秦而最終死在秦國,楚國人都把此事的責任歸罪於子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睠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屈原對子蘭的所作所為,也非常痛恨。雖然身遭放逐,卻依然眷戀楚國,懷念懷王,時刻惦記着能重返朝廷,總是希望國王能突然覺悟,不良習俗也為之改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他總是不忘懷念君王,復興國家,扭轉局勢,所以在一篇作品中多次流露此種心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終無可柰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然而終究無可奈何,所以也不可能再返朝廷,於此也可見懷王最終也沒有醒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作為國君,不管他聰明還是愚蠢,有才還是無才,都希望找到忠臣和賢士來輔佐自己治理國家,然而亡國破家之事卻不斷發生,而聖明之君、太平之國卻好多世代都未曾一見,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其所謂忠臣并不忠,其所謂賢士并不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
懷王因不知曉忠臣之職分,所以在內被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疏遠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
結果使軍隊慘敗,國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槃,自己還流落他鄉,客死秦國,被天下人所恥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此不知人之禍也。
這是由於不知人所造成的災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易曰: 井泄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
《易經》上說: 井已經疏浚干淨,卻沒人來喝水,這是令人難過的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明,并受其福。
國君若是聖明,大家都可以得到幸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之不明,豈足福哉!
而懷王是如此不明,那里配得到幸福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
令尹子蘭聽到以上情況勃然大怒,最終還是讓上官大夫去向頃襄王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一生氣,就把屈原放逐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
屈原來到江邊,披頭散發在荒野草澤上一邊走,一邊悲憤長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臉色憔悴,形體干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漁父見而問之曰: 子非三閭大夫歟?
一位漁翁看到他,就問道: 您不就是三閭大夫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何故而至此?
為什么到這里來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屈原曰: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屈原說: 全社會的人都污濁而只有我是干淨的,大家都昏沉大醉而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我才被放逐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漁父曰: 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漁翁說: 一個道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對事物的看法并非一成不變,而是能隨着世俗風氣而轉移,全社會的人都污濁,你為什么不在其中隨波逐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大家都昏沉大醉,你為什么不在其中吃點殘羹剩酒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般的品德,而使自己討了個被流放的下場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屈原曰: 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屈原回答說: 我聽說過,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洗過身軀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塵土抖干淨,人們又有誰願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蠖乎!
我寧願跳入江水長流之內,葬身魚腹之中,也不讓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作懷沙之賦。
於是,屈原寫下了作品《懷沙》,其中這樣寫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辭曰:陶陶孟夏兮,草木莽莽。
陽光強烈的初夏呀,草木茂盛地生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傷懷永哀兮,汩徂南土。
悲傷總是充滿胸膛啊,我急匆匆來到南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眴兮窈窈,孔靜幽墨。
眼前是一片茫茫啊,沉寂得毫無聲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冤結紆軫兮,離愍之長鞠;撫情效志兮,俯詘以自抑。
我的心情沉郁悲慨啊,這令人傷心日子又實在太長。撫心反省而無過錯啊,蒙冤自抑而無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刓方以為圜兮,常度未替;易初本由兮,君子所鄙。
想把方木削成圓木啊,但正常法度不可改易。拋開正路而走斜徑啊,那將為君子所鄙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章畫職墨兮,前度未改;內直質重兮,大人所盛。
明確規范,牢記法度啊,往日的初衷決不反悔。品性忠厚,心地端正,為君子所贊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巧匠不斫兮,孰察其揆正?
巧匠不揮動斧頭砍削啊,誰能看出是否合乎標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玄文幽處兮,矇謂之不章;離婁微睇兮,瞽以為無明。
黑色的花紋放在幽暗之處啊,盲人會說花紋不鮮明;離婁稍微一瞥就看得非常清楚啊,盲人反說他是失明無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變白而為黑兮,倒上以為下。
事情竟是如此的黑白混淆啊,上下顛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鳳皇在笯兮,雞雉翔舞。
鳳凰被關進籠子里啊,雞和野雉卻在那里飛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美玉和粗石被摻雜在一起啊,竟有人認為二者也差不了多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黨人之鄙妒兮,羌不知吾所臧。
那些幫派小人卑鄙嫉妒啊,全然不了解我的高尚情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懷瑾握瑜兮,窮不得余所示。
任重道遠負載太多啊,沉陷阻滯不能向前。身懷美玉品德高啊,處境困窘向誰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誹駿疑桀兮,固庸態也。
城中群狗胡亂叫啊,以為少見為怪就叫喚。誹謗英俊疑豪杰啊,這本來就是小人的丑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文質疏內兮,眾不知吾之異釆;材朴委積兮,莫知余之所有。
外表粗疏內心朴實啊,眾人不知我的異彩。未雕飾的材料被丟棄啊,沒人知道我所具有的知慧和品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重仁襲義兮,謹厚以為丰;重華不可牾兮,孰知余之從容!
我注重仁與義的修養啊,并把恭謹忠厚來加強。虞舜已不可再遇啊,又有誰知道我從容堅持自己的志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古固有不并兮,豈知其故也?
古代的聖賢也難得同世而生啊,又有誰能了解其中緣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湯禹久遠兮,邈不可慕也。
商湯夏禹距今是何其久遠啊,渺茫無際難以追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懲違改忿兮,抑心而自彊;離湣而不遷兮,原志之有象。
強壓住悲憤不平啊,抑制內心而使自己更加堅強。遭受憂患而不改變初衷啊,只希望我的志向成為后人效法的榜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進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將暮;含憂虞哀兮,限之以大故。
我又順路北行啊,迎着昏暗將盡的陽光。含憂郁而強作歡顏啊,死亡就在前面不遠的地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亂曰:浩浩沅湘兮,分流汩兮。
尾聲:浩蕩的沅江、湘江水啊,不停地流淌翻涌着波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脩路幽拂兮,道遠忽兮。
道路漫長而又昏暗啊,前程又是何等的恍忽渺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曾唫恆悲兮,永嘆慨兮。
我懷着長久的悲傷歌吟不止啊,慨然嘆息終此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謂兮。
世上沒人了解我啊,誰能聽我訴衷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懷情抱質兮,獨無匹兮。
情操高尚品質美啊,芬芳潔白世無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伯樂既歿兮,驥將焉程兮?
伯樂早已死去啊,千里馬誰能識別它是駿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人生稟命兮,各有所錯兮。
人生一世秉承命運啊,各有各的不同安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
內心堅定心胸廣啊,別的還有什么值得畏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曾傷爰哀,永嘆喟兮。
重重憂傷長感慨啊,永世長嘆無盡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謂兮。
世道混濁知音少啊,人心叵測內難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知死不可讓兮,原勿愛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將以為類兮。
人生在世終須死啊,對自己的生命就不要太珍愛。明白告知世君子啊,我將永為人模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懷石遂自汨羅以死。
於是,屈原就懷抱石頭,投入汨羅江自殺而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屈原死后,楚國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他們都愛好文學而以擅長辭賦著名。但他們都只學習了屈原辭令委婉含蓄的一面,而最終沒人敢像屈原那樣直言勸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此后楚國一天比一天弱小,几十年之后終於被秦國消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屈原沈汨羅後百有余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弔屈原。
自從屈原沉江而死一百多年之后,漢朝有個賈生,在擔任長沙王太傅時,經過湘水,寫一篇辭賦投入江中,以此祭弔屈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賈生名誼,雒陽人也。
賈生名叫賈誼,是洛陽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年十八,以能誦詩屬書聞於郡中。
在十八歲時就因誦讀詩書會寫文章而聞名當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吳廷尉為河南守,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甚幸愛。
吳廷尉擔任河南郡守時,聽說賈誼才學優異,就把他召到衙門任職,并非常器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文皇帝初立,聞河南守吳公治平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常學事焉,乃徵為廷尉。
漢文帝剛即位時,聽說河南郡守吳公政績卓著,為全國第一,而且和李斯同鄉,又曾向李斯學習過,於是就徵召他擔任廷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廷尉乃言賈生年少,頗通諸子百家之書。
吳廷尉就推荐賈誼年輕有才,能精通諸子百家的學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文帝召以為博士。
這樣,漢文帝就徵召賈誼,讓他擔任博士之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賈生年二十余,最為少。
當時賈誼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為年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每詔令議下,諸老先生不能言,賈生盡為之對,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每次文帝下令讓博士們討論一些問題,那些年長的老先生們都無話可說,而賈誼卻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覺得說出了自己想說的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生於是乃以為能,不及也。
博士們都認為賈生才能杰出,無與倫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文帝說之,超遷,一歲中至太中大夫。
漢文帝也非常喜歡他,對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內就升任太中大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
賈誼認為從西漢建立到漢文帝時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應該改正曆法、變易服色、訂立制度、決定官名、振興禮樂的時候,於是他草擬了各種儀法,崇尚黃色,遵用五行之說,創設官名,完全改變了秦朝的舊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
漢文帝剛剛即位,謙虛退讓而來不及實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發之。
但此后各項法令的更改,以及諸侯必須到封地去上任等事,這都是賈誼的主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
於是漢文帝就和大臣們商議,想提拔賈誼擔任公卿之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乃短賈生曰: 雒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
而絳侯周勃、灌嬰、東陽侯、馮敬這些人都嫉妒他,就誹謗賈誼說: 這個洛陽人,年紀輕而學識淺,只想獨攬大權,把政事弄得一團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天子後亦疏之,不用其議,乃以賈生為長沙王太傅。
此后,漢文帝於是就疏遠了賈誼,不再釆納他的意見,任命他為長沙王太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賈生既辭往行,聞長沙卑溼,自以壽不得長,又以適去,意不自得。
賈誼向文帝告辭之后,前往長沙赴任,他聽說長沙地勢低窪,氣侯潮溼,自認為壽命不會很長,又是因為被貶至此,內心非常不愉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渡湘水,為賦以弔屈原。其辭曰:共承嘉惠兮,俟罪長沙。
在渡湘水的時候,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弔屈原,賦文這樣說:我恭奉天子詔命,帶罪來到長沙任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側聞屈原兮,自沈汨羅。
曾聽說過屈原啊,是自沉汨羅江而長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造託湘流兮,敬弔先生。
今天我來到湘江邊上,托江水來敬弔先生的英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遭世罔極兮,乃隕厥身。
遭遇紛亂無常的社會,才逼得您自殺失去生命。啊呀,太令人悲傷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嗚呼哀哉,逢時不祥!
正趕上那不幸的年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