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周昌泣曰: 臣初起從陛下,陛下獨柰何中道而棄之於諸侯乎? | 於是高祖就召見了周昌,對他說: 我想一定得麻煩您,您無論如何也要為我去輔佐趙王,您去擔任他的相國。 周昌哭着回答: 我從一開始就跟隨陛下,您為什么單單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給了諸侯王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高祖曰: 吾極知其左遷,然吾私憂趙王,念非公無可者。公不得已彊行! | 高祖說: 我深知這是降職,但是我私下里又實在為趙王擔心,再三考慮,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誰也不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徙御史大夫周昌為趙相。 | 真是迫不得已,您就為我勉強走一遭吧! 於是御史大夫周昌就被調任趙國相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既行久之,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 誰可以為御史大夫者? | 周昌走了以后,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高祖手拿着御史大夫的官印,輕輕地撫弄着說: 誰才是御史大夫最合適的人選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孰視趙堯,曰: 無以易堯。 | 然后仔細地看了看趙堯,說道: 沒有人比趙堯更合適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遂拜趙堯為御史大夫。 | 這樣,就任命趙堯為御史大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堯亦前有軍功食邑,及以御史大夫從擊陳豨有功,封為江邑侯。 | 趙堯在以前也有軍功和食邑,等到他以御史大夫之職跟隨攻打陳豨立了功,被封為江邑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高祖崩,呂太后使使召趙王,其相周昌令王稱疾不行。 | 高祖去世之后,呂太后派使臣召趙王入朝,相國周昌讓趙王推說身體不好,不能前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使者三反,周昌固為不遣趙王。 | 使者往返去了三次,周昌都一直堅持不送趙王進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 於是呂后很是憂慮,就派使者召周昌進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周昌至,謁高后,高后怒而罵周昌曰: 爾不知我之怨戚氏乎? | 周昌進京之后,拜見呂后,呂后非常生氣地罵他: 難道你還不知道我非常恨戚夫人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而不遣趙王,何? | 而你卻不讓趙王進京,為什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昌既徵,高后使使召趙王,趙王果來。 | 周昌被召進京城之后,呂后又派使者召趙王,不久,趙王果然來到了京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至長安月余,飲藥而死。 | 他到長安一個多月,就被迫喝下毒藥死去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周昌因謝病不朝見,三歲而死。 | 周昌因此也就稱病引退,不再上朝拜見太后。三年之后,他也去世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五歲,高后聞御史大夫江邑侯趙堯高祖時定趙王如意之畫,乃抵堯罪,以廣阿侯任敖為御史大夫。 | 五年之后,高后聽說御史大夫江邑侯趙堯在高祖時定下了保全趙王如意的計策,於是就除去他江邑侯爵位以抵其罪,并讓廣阿侯任敖擔任了御史大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任敖者,故沛獄吏。 | 任敖這個人,原來是沛縣的一名獄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高祖嘗辟吏,吏系呂后,遇之不謹。 | 高祖還是一名普通百姓時,曾躲避官司,獄吏找不到高祖本人,便抓走了呂后,并對她不尊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任敖素善高祖,怒,擊傷主呂后吏。 | 而任敖一直和高祖很要好,見此情景非常生氣,就打傷了拘管呂后的那位獄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高祖初起,敖以客從為御史,守丰二歲,高祖立為漢王,東擊項籍,敖遷為上黨守。 | 等到高祖開始起兵的時候,任敖就以賓客的身份跟隨,后來擔任御史,駐守丰邑兩年。高祖立為漢王,向東進擊項羽,任敖升為上黨郡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陳豨反時,敖堅守,封為廣阿侯,食千八百戶。 | 在陳豨造反的時候,任敖堅守城池,未被叛軍攻陷,因功被封為廣阿侯,食邑一千八百戶。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高后時為御史大夫。 | 高后時,擔任御史大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三歲免,以平陽侯曹窋為御史大夫。 | 三年后被免職,任命平陽侯曹窋為御史大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高后崩,與大臣共誅呂祿等。免,以淮南相張蒼為御史大夫。 | 高后去世之后,曹窋和大臣們共同誅殺呂祿等人,后被免去官職,又任用淮南王的相國張蒼擔任御史大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蒼與絳侯等尊立代王為孝文皇帝。 | 張蒼和絳侯周勃等人共同尊立代王為孝文皇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四年,丞相灌嬰卒,張蒼為丞相。 | 文帝四年,丞相灌嬰去世,張蒼繼任為丞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自漢興至孝文二十余年,會天下初定,將相公卿皆軍吏。張蒼為計相時,緒正律曆。 | 從漢朝建立到孝文帝已有二十多年時間,當時正處在天下剛剛平定的時候,朝廷中的文武百官都是軍人出身,而唯獨張蒼從擔任計相時起,就致力於探討、訂正音律和曆法的工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高祖十月始至霸上,因故秦時本以十月為歲首,弗革。 | 因為高祖是在十月里入關,滅秦到達霸上的,所以原來秦代以十月為一年開端的舊曆法依然沿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推五德之運,以為漢當水德之時,尚黑如故。 | 他又推求金、木、水、火、土五德運轉的情形,認為漢朝正值水德旺盛的時期,所以仍然像秦朝那樣崇尚黑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吹律調樂,入之音聲,及以比定律令。 | 張蒼還吹奏律管,調整樂調,使其合於五聲八音,以此推類其它,來制定律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若百工,天下作程品。 | 并且由此制定出各種器物的度量標准,以作為天下百工的規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至於為丞相,卒就之,故漢家言律曆者,本之張蒼。 | 在他擔任丞相一職時期,終於把這一切都完成了。所以整個漢代研究音律曆法的學者,都師承張蒼。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蒼本好書,無所不觀,無所不通,而尤善律曆。 | 而張蒼這個人又本來就喜歡圖書,再加上他什么書都讀,什么學問都精通,而尤其擅長音律和曆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張蒼德王陵。 | 張蒼對於曾經救過自己性命的王陵感恩戴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王陵者,安國侯也。 | 王陵就是安國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蒼貴,常父事王陵。 | 等到張蒼顯貴之后,經常把王陵當作父親一般侍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陵死後,蒼為丞相,洗沐,常先朝陵夫人上食,然后敢歸家。 | 王陵死后,張蒼當了丞相,但是每逢五天一休假的時候,總是先拜見王陵夫人,獻上美食之后,然后才回家。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蒼為丞相十余年,魯人公孫臣上書言漢土德時,其符有黃龍當見。 | 張蒼擔任丞相十几年之后,魯國有個人叫公孫臣,他上書給皇帝,說漢朝屬於土德旺盛時期,其徵兆是不久將要有黃龍出現。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詔下其議張蒼,張蒼以為非是,罷之。 | 皇帝下詔把此議交給張蒼審鑒,張蒼認為并非這樣,把這件事扔在了一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後黃龍見成紀,於是文帝召公孫臣以為博士,草土德之曆制度,更元年。 | 但是后來黃龍果然出現在天水郡的成紀縣於是文帝就把公孫臣召到了朝廷,并任命他為博士,讓他負責草擬順應土德的曆法制度。同時,改定元年。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張丞相由此自絀,謝病稱老。 | 丞相張蒼也就因此自行引退,推說年過多病,不再上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蒼任人為中候,大為奸利,上以讓蒼,蒼遂病免。 | 張蒼曾保舉某人作中侯官,但這個人利用職權大干貪贓枉法之事,皇帝以此責備張蒼,張蒼就告病退職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蒼為丞相十五歲而免。 | 前后算起來,張蒼總共做了十五年的丞相才去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孝景前五年,蒼卒,謚為文侯。子康侯代,八年卒。 | 張蒼在孝景帝前元五年時去世,謚號為文侯,兒子康侯繼承侯位,八年之后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子類代為侯,八年,坐臨諸侯喪後就位不敬,國除。 | 康侯的兒子張類繼承侯位,又過了八年,因為犯下了參加諸侯的喪禮后就位不敬的罪名,爵位封邑都被撤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初,張蒼父長不滿五尺,及生蒼,蒼長八尺余,為侯、丞相。 | 從前,張蒼的父親身高不足五尺,等到生下張蒼,張蒼卻身高八尺,被封為侯,又做了丞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蒼子復長。及孫類,長六尺余,坐法失侯。 | 張蒼的兒子也很高大,到了孫子張類卻又身高六尺多一點,因為犯法而失去爵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蒼之免相後,老,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 | 張蒼在免去丞相職務以后,年歲已經很大了,嘴里沒有牙齒,只能靠吸食乳汁度日,用青年婦女當他的乳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妻妾以百數,嘗孕者不復幸。 | 他的妻妾眾多,達百人左右,凡是曾經懷孕生育過的就不再被寵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蒼年百有余歲而卒。 | 張蒼最后活到一百零几歲時才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張從高帝擊項籍,遷為隊率。 | 丞相申屠嘉是梁地人。他以一個能拉強弓硬弩的武士的身份,跟隨高帝,攻打項羽,因軍功升任一個叫做隊率的小官。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從擊黥布軍,為都尉。 | 跟隨高帝攻打黥布叛軍時,升任都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孝惠時,為淮陽守。 | 在孝惠帝時,升任淮陽郡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孝文帝元年,舉故吏士二千石從高皇帝者,悉以為關內侯,食邑二十四人,而申屠嘉食邑五百戶。 | 孝文帝元年,選拔那些曾經跟隨高帝南徵北戰,現年俸在二千石的官員,一律都封為關內侯的爵位,得封此爵的共二十四人,而申屠嘉得到五百戶的食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張蒼已為丞相,嘉遷為御史大夫。 | 張蒼任丞相之后,申屠嘉升任為御史大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張蒼免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竇廣國為丞相,曰: 恐天下以吾私廣國。 | 張蒼免去丞相之后,孝文皇帝想任命皇后的弟弟竇廣國為丞相,但是又說: 我很害怕這樣做會使天下人認為我偏愛廣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廣國賢有行,故欲相之,念久之不可,而高帝時大臣又皆多死,余見無可者,乃以御史大夫嘉為丞相,因故邑封為故安侯。 | 竇廣國這個人很有才能,而且品德也好,因此皇上才想任命他為丞相。但是孝文帝經過長時間考慮之后,還是認為他不合適。而高帝時候的大臣又多已死去,活着的人當中看來也沒有合適的人選,所以就任命申屠嘉為丞相,就以原來的食邑封他為故安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嘉為人廉直,門不受私謁。 | 申屠嘉為人廉潔正直,在家里不接受私事拜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時太中大夫鄧通方隆愛幸,賞賜累巨萬。 | 當時太中大夫鄧通正是最受寵幸的時候,皇帝賞賜給他的錢財已達萬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文帝嘗燕飲通家,其寵如是。 | 漢文帝曾經到他家飲酒作樂,由此可見皇帝對他寵愛的程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時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禮。 | 當時丞相申屠嘉入朝拜見皇帝,而鄧通站在皇帝的身邊,禮數上有所怠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丞相奏事畢,因言曰: 陛下愛幸臣,則富貴之;至於朝廷之禮,不可以不肅! | 申屠嘉奏事完畢,接着說道: 皇上您喜愛您的寵臣,可以讓他富貴,至於朝廷上的禮節,卻是不能不嚴肅對待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曰: 君勿言,吾私之。 | 皇帝說道: 請您不要再說了,我對鄧通就是偏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罷朝坐府中,嘉為檄召鄧通詣丞相府,不來,且斬通。 | 申屠嘉上朝回來坐在相府中,下了一道手令,讓鄧通到相府來,如果不來,就要把鄧通斬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通恐,入言文帝。 | 鄧通非常害怕,進宮告訴了文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文帝曰: 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 | 文帝說: 你盡管前去無妨,我立刻就派人召你進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頓首謝。 | 鄧通來到了丞相府,摘下帽子,脫下鞋子,給申屠嘉叩頭請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嘉坐自如,故不為禮,責曰: 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 | 申屠嘉很隨便地坐在那里,故意不以禮節對待他,同時還斥責他說: 朝廷嘛,是高祖皇帝的朝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通小臣,戲殿上,大不敬,當斬。 | 你鄧通只不過是一個小臣,卻膽敢在大殿之上嬉戲,犯有大不敬之罪,應該殺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吏今行斬之! | 來人哪,現在就執行,把他斬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通頓首,首盡出血,不解。 | 鄧通磕頭,頭上碰得鮮血直流,但申屠嘉仍然沒有說饒了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節召通,而謝丞相曰: 此吾弄臣,君釋之。 | 文帝估計丞相已經讓鄧通吃盡了苦頭,就派使者拿着皇帝的節旄召鄧通進宮,并且向丞相表示歉意說: 這是我親狎的臣子,您就饒了他吧!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鄧通既至,為文帝泣曰: 丞相几殺臣。 | 鄧通回到宮中之后,哭着對文帝說: 丞相差點殺了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嘉為丞相五歲,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 | 申屠嘉擔任丞相五年之后,孝文帝去世了,孝景帝即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二年,晁錯為內史,貴幸用事,諸法令多所請變更,議以謫罰侵削諸侯。 | 景帝二年,晁錯擔任內史,因為受皇帝寵愛,地位很高,權利很大,許多法令制度他都奏請皇帝變更。同時還討論如何用貶謫處罰的方式來削弱諸侯的權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而丞相嘉自絀所言不用,疾錯。 | 而丞相申屠嘉也有感於自己所說的話不被釆用,因此忌恨晁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錯為內史,門東出,不便,更穿一門南出。 | 晁錯擔任內史,內史府個大門本來是由東邊通出宮外的,使他進出多有不便,他就自作主張改鑿一道牆門向南通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南出者,太上皇廟堧垣。嘉聞之,欲因此以法錯擅穿宗廟垣為門,奏請誅錯。 | 而向南出的門所鑿開的牆,正是太上皇宗廟的外牆,申屠嘉聽說之后,就想借晁錯擅自鑿開宗廟圍牆為門這一理由,把他治罪法辦,奏請皇上殺掉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錯客有語錯,錯恐,夜入宮上謁,自歸景帝。 | 但是晁錯門客當中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他。晁錯非常害怕,連夜跑到宮中,拜見皇上,向景帝自首,說明情況。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至朝,丞相奏請誅內史錯。 | 到了第二天早朝的時候,丞相申屠嘉奏請誅殺內史晁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景帝曰: 錯所穿非真廟垣,乃外堧垣,故他官居其中,且又我使為之,錯無罪。 | 景帝說道: 晁錯所鑿的牆并不是真正的宗廟牆,而是宗廟的外圍短牆,所以才有其他官員住在里面,況且這又是我讓他這樣做的,晁錯并沒有什么罪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罷朝,嘉謂長史曰: 吾悔不先斬錯,乃先請之,為錯所賣。 | 退朝之后,申屠嘉對長史說: 我非常后悔沒有先殺了晁錯,卻先報告皇帝,結果反被晁錯給欺騙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至舍,因歐血而死。謚為節侯。 | 回到相府之后,因氣憤吐血而死,謚號為節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子共侯蔑代,三年卒。 | 兒子共侯申屠蔑繼承侯位,三年之后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子侯去病代,三十一年卒。 | 共侯之子申屠去病繼承侯位,三十一年之后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子侯臾代,六歲,坐為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國除。 | 申屠去病的兒子申屠臾繼承侯位,六年之后,由於身為九江太守接受原任官員送禮而犯了罪,封國被撤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自申屠嘉死之後,景帝時開封侯陶青、桃侯劉舍為丞相。 | 自從申屠嘉死去之后,景帝時開封侯陶青,桃侯劉舍先后擔任丞相之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今上時,柏至侯許昌、平棘侯薛澤、武彊侯莊青翟、高陵侯趙周等為丞相。 | 到當今皇室時,柏至侯許昌,平棘侯薛澤,武強侯莊青翟、高陵侯趙周等人相繼為丞相,他們都是世襲的列侯,平庸無能,謹小慎微,當丞相只不過是濫竽充數而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皆以列侯繼嗣,娖娖廉謹,為丞相備員而已,無所能發明功名有著於當世者。太史公曰: 張蒼文學律曆,為漢名相,而絀賈生、公孫臣等言正朔服色事而不遵,明用秦之顓頊曆,何哉? | 沒有一個人是以貢獻杰出、功名顯赫而著稱於世的。太史公說:張蒼的文章學問、音樂曆法都很精通,是漢朝的一代名相。但是他卻把賈生、公孫臣等人提出的釆用正朔、改變服色的主張拋在了一邊,而不加以實行,卻偏偏釆用秦朝所實行的顓頊曆,這是為什么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周昌,木彊人也。 | 周昌這個人質朴、剛強、正直,是個像木石一般倔強的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任敖以舊德用。 | 而任敖則是靠舊日他對呂后有恩德才被重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申屠嘉可謂剛毅守節矣,然無朮學,殆與蕭、曹、陳平異矣。 | 申屠嘉可以說是剛正堅毅、品德高尚的人,但是他卻既不懂權朮又沒有學問,和蕭何、曹參、陳平這些前輩丞相相比,恐怕就要遜色一些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孝武時丞相多甚,不記,莫錄其行起居狀略,且紀徵和以來。 | 漢武帝時丞相很多,就不一一記名了,也不記錄他們的出身、籍貫、生卒年以及品行、事跡等等,暫且記下武帝徵和年間以來的丞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有車丞相,長陵人也。卒而有韋丞相代。 | 車千秋丞相是長陵人,他去世之后由韋丞相接替。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韋丞相賢者,魯人也。 | 韋丞相名賢,是魯國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讀書朮為吏,至大鴻臚。 | 他因為諳於讀書而擔任小吏,然后逐漸升官到大鴻臚之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有相工相之,當至丞相。 | 曾經有相面的人給他相面,說他可以官至丞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有男四人,使相工相之,至第二子,其名玄成。相工曰: 此子貴,當封。 | 他有四個兒子,也讓相面的人給他們相面,相到第二個名叫韋玄成的兒子時,相面的人說: 這個孩子有貴相,日后可以封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韋丞相言曰: 我即為丞相,有長子,是安從得之? | 韋丞相說道: 即使我當了丞相,被封為侯,繼承侯位的是大兒子,這二兒子怎么會封侯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竟為丞相,病死,而長子有罪論,不得嗣,而立玄成。 | 后來,韋玄果然當了丞相,因病逝失,而他的大兒子因為犯罪,按照當時的法律,是不能繼承侯位的,因此立韋玄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