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使人偽得罪而西,事大將軍、丞相;一日發兵,使人即刺殺大將軍青,而說丞相下之,如發蒙耳。
淮南王還派人假裝獲罪后逃出淮南國而西入長安,給大將軍和丞相供事,意欲一旦發兵起事,就讓他們立即刺殺大將軍衛青,然后再說服丞相屈從臣服,便如同揭去一塊蓋布那么輕而易舉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欲發國中兵,恐其相、二千石不聽。
淮南王想要發動國中的軍隊,又擔心自己的國相和大臣們不聽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乃與伍被謀,先殺相、二千石;偽失火宮中,相、二千石救火,至即殺之。
他就和伍被密謀先殺死國相與二千石大臣,為此假裝宮中失火,國相、二千石大臣必來救火,人一到就殺死他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計未決,又欲令人衣求盜衣,持羽檄,從東方來,呼曰 南越兵入界 ,欲因以發兵。
謀議未定,又計划派人身穿抓捕盜賊的兵卒的衣服,手持羽檄,從南方馳來,大呼 南越兵入界了 ,以借機發兵進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使人至廬江、會稽為求盜,未發。
於是他們派人到廬江郡、會稽郡實施冒充追捕盜賊的計策,沒有立即發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問伍被曰: 吾舉兵西鄉,諸侯必有應我者;即無應,柰何?
淮南王問伍被說: 我率兵向西挺進,諸侯一定該有響應的人;要是沒人響應怎么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被曰: 南收衡山以擊廬江,有尋陽之船,守下雉之城,結九江之浦,絕豫章之口,彊弩臨江而守,以禁南郡之下,東收江都、會稽,南通勁越,屈彊江淮間,猶可得延歲月之壽。
伍被回答說: 可向南奪取衡山國來攻打廬江郡,占有尋陽的戰船,守住下雉的城池,扼住九江江口,阻斷豫章河水北入長江的彭蠡湖口這條通道,以強弓勁弩臨江設防,來禁止南郡軍隊沿江而下;再東進攻占江都國、會稽郡,和南方強有力的越國結交,這樣在長江淮水之間屈伸自如,猶可拖延一些時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曰: 善,無以易此。
淮南王說: 很好,沒有更好的計策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急則走越耳。
要是事態危急就奔往越國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廷尉以王孫建辭連淮南王太子遷聞。
於是廷尉把淮南王孫劉建供詞中牽連出淮南王太子劉遷的事呈報了皇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遣廷尉監因拜淮南中尉,逮捕太子。
皇上派廷尉臨趁前去拜見淮南國中尉的機會,逮捕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淮南,淮南王聞,與太子謀召相、二千石,欲殺而發兵。
廷尉臨來到淮南國,淮南王得知,和太子謀划,打算召國相和二千石大臣前來,殺死他們就發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召相,相至;內史以出為解。
召國相入宮,國相來了;內史因外出得以脫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中尉曰: 臣受詔使,不得見王。
中尉則說: 臣在迎接皇上派來的使臣,不能前來見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念獨殺相而內史中尉不來,無益也,即罷相。
淮南王心想只殺死國相一人而內史、中尉不肯前來,沒有什么益處,就罷手放走了國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猶豫,計未決。
他再三猶豫,定不下行動的計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子念所坐者謀刺漢中尉,所與謀者已死,以為口絕,乃謂王曰: 群臣可用者皆前系,今無足與舉事者。
太子想到自己所犯的是陰謀刺殺朝廷中尉的罪,而參與密謀的人已死,便以為活口都堵住斷絕,就對父王說: 群臣中可依靠的先前都拘捕了,現今已沒有可以倚重舉事的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以非時發,恐無功,臣原會逮。
您在時機不成熟時發兵,恐怕不會成功,臣甘願前往廷尉處受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亦偷欲休,即許太子。
淮南王心中也暗想罷手,就答應了太子的請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子即自剄,不殊。
於是太子刎頸自殺,卻未能喪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伍被自詣吏,因告與淮南王謀反,反蹤跡具如此。
伍被獨自往見執法官吏,告發了自己參與淮南王謀反的事情,將謀反的詳情全槃供了出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吏因捕太子、王后,圍王宮,盡求捕王所與謀反賓客在國中者,索得反具以聞。
法吏因而逮捕了太子、王后,包圍了王宮,將國中參與謀反的淮南王的賓客全部搜查抓捕起來,還搜出了謀反的器具,然后書奏向上呈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下公卿治,所連引與淮南王謀反列侯二千石豪杰數千人,皆以罪輕重受誅。
皇上將此案交給公卿大臣審理,案中牽連出與淮南王一同謀反的列侯、二千石、地方豪強有几千人,一律按罪刑輕重處以死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山王賜,淮南王弟也,當坐收,有司請逮捕衡山王。
衡山王劉賜,是淮南王的弟弟,被判同罪應予收捕,負責辦案的官員請求逮捕衡山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曰: 諸侯各以其國為本,不當相坐。
天子說: 侯王各以自己的封國為立身之本,不應彼此牽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與諸侯王列侯會肄丞相諸侯議。
你們與諸侯王、列侯一道去跟丞相會集商議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趙王彭祖、列侯臣讓等四十三人議,皆曰: 淮南王安甚大逆無道,謀反明白,當伏誅。
趙王彭祖、列侯曹襄等四十三人商議后,都說: 淮南王劉安極其大逆無道,謀反之罪明白無疑,應當誅殺不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膠西王臣端議曰: 淮南王安廢法行邪,懷詐偽心,以亂天下,熒惑百姓,倍畔宗廟,妄作妖言。
膠西王劉端發表意見說: 淮南王劉安無視王法肆行邪惡之事,心懷欺詐,擾亂天下,迷惑百姓,背叛祖宗,妄生邪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春秋曰 臣無將,將而誅 。
《春秋》曾說 臣子不可率眾作亂,率眾作亂就應誅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安罪重於將,謀反形已定。
劉安的罪行比率眾作亂更嚴重,其謀反態勢已成定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端所見其書節印圖及他逆無道事驗明白,甚大逆無道,當伏其法。
臣所見他偽造的文書、符節、印墨、地圖以及其它大逆無道的事實都有明白的證據,其罪極其大逆無道,理應依法處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論國吏二百石以上及比者,宗室近幸臣不在法中者,不能相教,當皆免官削爵為士伍,毋得宦為吏。
至於淮南國中官秩二百石以上和比二百石少的官吏,宗室的寵幸之臣中未觸犯法律的人,他們不能盡責匡正阻止淮南王的謀反,也都應當免官削奪爵位貶為士兵,今后不許再當官為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非吏,他贖死金二斤八兩。
那些并非官吏的其它罪犯,可用二斤八兩黃金抵償死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章臣安之罪,使天下明知臣子之道,毋敢復有邪僻倍畔之意。
朝廷應公開揭露劉安的罪惡,好讓天下人都清楚地懂得為臣之道,不敢再有邪惡的背叛皇上的野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丞相弘、廷尉湯等以聞,天子使宗正以符節治王。
丞相公孫弘、廷尉張湯等把大家的議論上奏,天子便派宗正手持符節去審判淮南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未至,淮南王安自剄殺。
宗正還未行至淮南國,淮南王劉安已提前自刎而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后荼、太子遷諸所與謀反者皆族。
王后荼、太子劉遷和所有共同謀反的人都被滿門殺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子以伍被雅辭多引漢之美,欲勿誅。
天子因為伍被勸阻淮南王劉安謀反時言詞雅正,說了很多稱美朝政的話,想不殺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廷尉湯曰: 被首為王畫反謀,被罪無赦。
廷尉張湯說: 伍被最先為淮南王策划反叛的計謀,他的罪不可赦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誅被。
於是殺了伍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國除為九江郡。
淮南國被廢為九江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山王賜,王后乘舒生子三人,長男爽為太子,次男孝,次女無釆。
衡山王名劉賜,王后乘舒生了三個孩子,長男劉爽立為太子,二兒劉孝,三女劉無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姬徐來生子男女四人,美人厥姬生子二人。
又有姬妾徐來生兒女四人,妃嬪厥姬生兒女二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山王、淮南王兄弟相責望禮節,間不相能。
衡山王和淮南王兩兄弟在禮節上相互責怪抱怨,關系疏遠,不相和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山王聞淮南王作為畔逆反具,亦心結賓客以應之,恐為所并。
衡山王聞知淮南王制造用於叛逆謀反的器具,也傾心結交賓客來防范他,深恐被他吞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元光六年,衡山王入朝,其謁者衛慶有方朮,欲上書事天子,王怒,故劾慶死罪,彊榜服之。
元光六年,衡山王入京朝見,他的謁者衛慶懂方朮,想上書請朮事奉天子。衡山王很惱怒,故意告發衛慶犯下死罪,用嚴刑拷打逼他認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山內史以為非是,卻其獄。
衡山國內史認為不對,不肯審理此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使人上書告內史,內史治,言王不直。
衡山王便指使人上書控告內史,內史被迫辦案,但直言衡山王理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又數侵奪人田,壞人冢以為田。
衡山王又多次侵奪他人田產,毀壞他人墳墓辟為田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有司請逮治衡山王。天子不許,為置吏二百石以上。
有關部門長官請求逮捕并追究衡山王的罪責,天子不同意,只收回他原先可以自行委任本國官秩二百石以上的官吏的權力,改為由天子任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山王以此恚,與奚慈、張廣昌謀,求能為兵法候星氣者,日夜從容王密謀反事。
衡山王因此心懷憤恨,和奚慈、張廣昌謀划,四處訪求諳熟兵法和會觀測星象以占卜吉凶的人,他們日夜鼓動衡山王密謀反叛之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后乘舒死,立徐來為王后。
王后乘舒死了,衡山王立徐來為王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厥姬俱幸。
厥姬也同時得到寵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兩人相妒,厥姬乃惡王后徐來於太子曰: 徐來使婢蠱道殺太子母。
兩人互相嫉妒,厥姬就向太子說王后徐來的壞話。她說: 徐來指使婢女用誣蠱邪朮殺害了太子的母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子心怨徐來。
從此太子心中怨恨徐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徐來兄至衡山,太子與飲,以刃刺傷王后兄。
徐來的哥哥來到衡山國,太子與他飲酒,席間用刀刺傷了王后的哥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后怨怒,數毀惡太子於王。
王后怨恨惱怒,屢次向衡山王詆毀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子女弟無釆,嫁棄歸,與奴奸,又與客奸。
太子的妹妹劉無釆出嫁后被休歸娘家,就和奴仆通奸,又和賓客通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子數讓無釆,無釆怒,不與太子通。
太子屢次責備劉無釆,無釆很惱火,不再和太子來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后聞之,即善遇無釆。
王后得知此事,就殷勤關懷無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無釆及中兄孝少失母,附王后,王后以計愛之,與共毀太子,王以故數擊笞太子。
無釆和二哥劉孝因年少便失去母親,不免依附王后徐來,她就巧施心計愛護他們,讓他們一起毀謗太子,因此衡山王多次毒打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元朔四年中,人有賊傷王后假母者,王疑太子使人傷之,笞太子。
元朔四年中,有人殺傷王后的繼母,衡山王懷疑是太子指使人所為,就用竹板毒打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王病,太子時稱病不侍。
后來衡山王病了,太子經常聲稱有病不去服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王后、無釆惡太子: 太子實不病,自言病,有喜色。
劉孝、王后、劉無釆都說他的壞話: 太子其實沒病,而自稱有病,臉上還帶有喜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大怒,欲廢太子,立其弟孝。
衡山王大怒,想廢掉他的太子名份,改立其弟劉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后知王決廢太子,又欲并廢孝。
王后知道衡山王已決意廢除太子,就又想一并也廢除劉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后有侍者,善舞,王幸之,王后欲令侍者與孝亂以汙之,欲并廢兄弟而立其子廣代太子。
王后有一個女婢善於跳舞,衡山王寵愛她,王后打算讓女仆和劉孝私通來沾污陷害他,好一起廢掉太子兄弟而把自己的兒子劉廣立為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子爽知之,念后數惡己無已時,欲與亂以止其口。
太子劉爽知道了王后的詭計,心想王后屢次誹謗自己不肯罷休,就算計與她發生奸情來堵她的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后飲,太子前為壽,因據王后股,求與王后臥。
一次王后飲酒,太子上前敬酒祝壽,趁勢坐在了王后的大腿上,要求與她同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后怒,以告王。
王后很生氣,把此事告訴了衡山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乃召,欲縛而笞之。
於是衡山王召太子來,打算把他捆起來毒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子知王常欲廢己立其弟孝,乃謂王曰: 孝與王御者奸,無釆與奴奸,王彊食,請上書。
太子知道父王常想廢掉自己而立弟弟劉孝,就對他說: 劉孝和父王寵幸的女婢通奸,無釆和奴仆通奸,父王努力加餐吧,我請求給朝廷上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即倍王去。
說罷背向衡山王離去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使人止之,莫能禁,乃自駕追捕太子。
衡山王派人去阻止他,不能奏效,就親自駕車去追捕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子妄惡言,王械系太子宮中。
太子亂說話,衡山王便用鐐銬把他囚禁在宮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日益親幸。
劉孝越來越受到衡山王的親近和寵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奇孝材能,乃佩之王印,號曰將軍,令居外宅,多給金錢,招致賓客。
衡山王很驚異劉孝的才能,就給他佩上王印,號稱將軍,讓他住在宮外的府第中,給他很多錢財,用以招攬賓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賓客來者,微知淮南、衡山有逆計,日夜從容勸之。
登門投靠的賓客,暗中知道淮南王、衡山王都有背叛朝廷的謀划,就日夜奉迎鼓勵衡山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乃使孝客江都人救赫、陳喜作輣車鏃矢,刻天子璽,將相軍吏印。
於是衡山王指派劉孝的賓客江都人救赫、陳喜制造戰車和箭支,刻天子印璽和將相軍吏的官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日夜求壯士如周丘等,數稱引吳楚反時計畫,以約束。
衡山王日夜訪求像周丘一樣的壯士,多次稱贊和例舉吳楚反叛時的謀略,用它規范自己的謀反計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山王非敢效淮南王求即天子位,畏淮南起并其國,以為淮南已西,發兵定江淮之間而有之,望如是。
衡山王不敢仿效淮南王希冀篡奪天子之位,他害怕淮南王起事吞并自己的國家,認為等待淮南王西進之后,自己可乘虛發兵平定并占有長江和淮水之間的領地,他期望能夠如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元朔五年秋,衡山王當朝,過淮南,淮南王乃昆弟語,除前卻,約束反具。
元朔五年秋,衡山王將入京朝見天子。經過淮南國時,淮南王竟說了些兄弟情誼的話,消除了從前的嫌隙,彼此約定共同制造謀反的器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山王即上書謝病,上賜書不朝。
衡山王便上書推說身體有病,皇上賜書准許他不入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元朔六年中,衡山王使人上書請廢太子爽,立孝為太子。
元朔六年中,衡山王指使人上書皇上請求廢掉太子劉爽,改立劉孝為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爽聞,即使所善白嬴之長安上書,言孝作輣車鏃矢,與王御者奸,欲以敗孝。
劉爽聞訊,就派和自己很要好的白嬴前往長安上書,控告劉孝私造戰車箭支,還和淮南王的女侍通奸,意欲以此挫敗劉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白嬴至長安,未及上書,吏捕嬴,以淮南事系。
白嬴來到長安,還沒來得及上書,官吏就逮捕了他,因他與淮南王謀反事有牽連予以囚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聞爽使白嬴上書,恐言國陰事,即上書反告太子爽所為不道棄市罪事。事下沛郡治。
衡山王聽說劉爽派白嬴去上書,害怕他講出國中不可告人的隱秘,就上書反告太子劉爽干了大逆不道的事應處死罪,朝廷將此事下交沛郡審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元年冬,有司公卿下沛郡求捕所與淮南謀反者未得,得陳喜於衡山王子孝家。
元狩元年冬,負責辦案的公卿大臣下至沛郡搜捕與淮南王共同謀反的罪犯,沒有捕到,卻在衡山王兒子劉孝家抓住了陳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吏劾孝首匿喜。
官吏控告劉孝帶頭藏匿陳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以為陳喜雅數與王計謀反,恐其發之,聞律先自告除其罪,又疑太子使白嬴上書發其事,即先自告,告所與謀反者救赫、陳喜等。
劉孝以為陳喜平素屢次和衡山王計議謀反,很害怕他會供出此事。他聽說律令規定事先自首者可免除其罪責,又懷疑太子指使白嬴上書將告發謀反之事,就搶先自首,控告救赫、陳喜等人參與謀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廷尉治驗,公卿請逮捕衡山王治之。天子曰: 勿捕。
廷尉審訊驗證屬實,公卿大臣便請求逮捕審訊衡山王。天子說: 不要逮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遣中尉安、大行息即問王,王具以情實對。
他派遣中尉司馬安、大行令李息赴衡山國就地查問衡山王,衡山王一一據實做了回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吏皆圍王宮而守之。
官吏把王宮都包圍起來嚴加看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中尉大行還,以聞,公卿請遣宗正、大行與沛郡雜治王。
中尉、大行還朝,將情況上奏,公卿大臣請求派宗正、大行和沛郡府聯合審判衡山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聞,即自剄殺。
衡山王聞訊便刎頸自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先自告反,除其罪;坐與王御婢奸,棄市。
劉孝因主動自首謀反之事,被免罪;但他犯下與衡山王女侍通奸之罪,仍處死棄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后徐來亦坐蠱殺前王后乘舒,及太子爽坐王告不孝,皆棄市。
王后徐來也犯有以誣蠱謀殺前王后乘舒罪,連同太子劉爽犯了被衡山王控告不孝的罪,都被處死棄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與衡山王謀反者皆族。
所有參與衡山王謀反事的罪犯一概滿門殺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國除為衡山郡。
衡山國廢為衡山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史公曰:詩之所謂 戎狄是膺,荊舒是懲 ,信哉是言也。
太史公說:《詩經》上說 抗擊戎狄,懲治楚人 ,此話不假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