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s
stringlengths 2
1.19k
| truth
stringlengths 1
1.93k
| results
stringlengths 1
4.96k
| BLEU
float64 0
1
|
---|---|---|---|
然无远志,所得不能守。 | 然而他们没有远大志向,所取之地都不能坚守。 | 但是没有远大的志向,所得不能保持。 | 0.25469 |
升噤不敢言,常愤詈至。 | 升不敢言,常愤恨董至。 | 升襟缩胆不敢说话,经常愤慨地骂人。 | 0.039567 |
居三岁,升福建盐运副使,将行,宪府以时方俶扰,留伯颜仍领州事。 | 三年后,又升福建盐运副使。将赴任,省府以当时有动乱,乃留伯颜仍领福宁州事。 | 三年后,升任福建盐运副使,正要出发,宪府因为当时天下大乱,留下伯颜继续主持州事。 | 0.251218 |
素分遣诸将,水陆追捕。乃密令人谓国庆曰: 尔之罪状,计不容诛。 | 杨素派人从水陆两路分头追捕,并且暗中叫人对王国庆说: 你的罪状,累计起来处以死刑还不够。 | 把各路将领都派出去追捕,水路也派兵追捕。于是就秘密派人告诉高国庆:你的罪状,不能杀你。 | 0.135259 |
父静,周沧州刺史。 | 他的父亲史静,是北周沧州刺史。 | 父静,是周朝沧州刺史。 | 0.344908 |
己巳,禁钱出境。 | 二十五日,禁止钱币流通入境外。 | 己巳年,禁止出口铜钱。 | 0.073687 |
至于飨礼,应兼从本俗。 | 至于祭奉佛教的礼仪,应当兼顾我们原来的习俗。 | 至于宴享礼节,应该兼从本地的风俗习惯。 | 0.032699 |
疏陈杜渐保终四事:一、定君心之主宰,以杜蛊惑之渐;二、均两宫之孝养,以杜嫌隙之渐;三、一政令,以杜欺蔽之渐;四、清传奉,以杜假托之渐。 | 他上疏陈述杜渐保终四事:一、定君心的主宰,以杜蛊惑之端;二、平均两宫的孝养,以杜嫌隙之端;三、统一政令,以杜欺蔽之端;四、清理传递的俸禄,以杜假托之端。 | 疏陈杜渐保终四事:一、定君心之主宰,以杜蛊惑之渐;二、均两宫之孝养,以杜嫌隙之渐;三、一政令,以杜欺蔽之渐;四、清传奉,以杜假托之渐。 | 0.563479 |
秋,作明堂于泰山下。 | 秋,在泰山之麓建造明堂。 | 秋,在泰山之下建造了明堂。 | 0.52664 |
将木杆逐寸戛拖而过,其身乃直。 | 将木杆嵌在槽里逐寸刮拉而过,杆身就会变直。 | 把木杆逐寸地戛戛拖过,它的身体就直了。 | 0.038143 |
魏军至,与家属渡江,封南城县侯,邑五百户。 | 魏军至,与家属渡江,封为南城县侯,食邑五百户。 | 魏军到了,他们和家属一起过江,封南城县侯,封地五百户。 | 0.29899 |
粹庶长子怀之,为临川内史,与臧质同逆,伏诛。 | 刘粹的非正嫡的长子刘怀之,当临川内史,和臧质一同造反被杀。 | 王粹的长子王怀之,做临川内史,和臧质一起造反,被杀。 | 0.433809 |
前军长史刘绘议: 《语》云 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未详山川合为阴祀不? | 前军长史刘绘议论说: 《论语》说 牛犊是赤色而且长着整齐的角,即便不想用于祭祀,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不知道山川之神应当是阴祀不? | 前军长史刘绘提出: 《语》说: 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不知山川是否就是阴祀? | 0.160268 |
宝应元年,赠太子少保。 | 宝应元年,追赠太子少保。 | 宝应元年,封为太子少保。 | 0.634047 |
晋乃令董褐复命曰: 寡君未敢观兵身见,使褐复命曰: 曩君之言,周室既卑,诸侯失礼于天子,请贞于阳卜,收文、武之诸侯。 | 晋国于是令董褐去复命说: 敝国国君不敢显示军威,也不敢亲自露面,派我来复命说: 如同刚才贵国国君所言,眼下周室已经衰微,诸侯大夫们对天子失礼,贵国国君准备用龟甲占卜,恢复周文王、周武王时期诸侯们事奉天子的义务。 | 晋国就命令董褐再传达命令: 寡君不敢亲自观看军队,派董褐再传达命令: 以前你的话,周室已经卑微,诸侯对天子不敬,请用阳卜来占卜,收服文、武时期的诸侯。 | 0.121047 |
所谓准者,以此准彼,此之一分,则准彼之几千里之谓也。 | 所谓准数,用这个来衡量那个,这个的一分,就等于衡量那个的几千里的意思。 | 所谓准,就是用这个标准去量那个标准,这个标准之一分,就等于那一个标准的几千里。 | 0.303005 |
孟生而敏悟,七岁能文,倜傥有大志,博学强记,通贯经史,善论古今治乱,开门授徒,远近争从之。 | 孟天资聪敏,七岁就能写文章,胸怀大志,博闻强记,经史皆通,对于古今治乱之事有他自己的见解。 | 孟生而聪明,七岁就学会写文章,有豪放的大志,博学强记,通贯经史,善于评论古今治乱,开馆授徒,远近的人争相而来。 | 0.209141 |
军宜速进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计足军人四十日粮。保坚城,因积谷,先人有夺人之心,此平贼之要也。 | 我军应迅速推进占据南顿县,南顿县有大邸阁,估计有足够军队食用四十日的口粮,保卫坚固的城池,凭借积蓄的粮食,行动在敌人之先而有夺取敌人的决心,这是平定叛贼的关键。 | 军宜速进据南顿,南顿有大邸阁,足够军四十天粮食。保坚城,因积谷,先已有夺人之心,这是平贼的要领。 | 0.142044 |
抑又闻之:玄圭既锡,苍玉无陈,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 | 抑或又听说:玄圭已经赏赐,苍玉没有陈设,是木材加工误期,不是苞茅没有进贡。 | 又听说:玄圭已经授给,苍玉没有陈旧,这是因為玄圭的 imperfect 之罪,不是苞茅不贡的罪。 | 0.318142 |
令萱引提婆入侍齐主,朝夕戏狎,累迁至开府仪同三司、虎卫大将军。 | 陆令萱引荐骆提婆进宫奉侍国主,从早到晚在一起嬉戏亲近,几经升迁到开府仪同三司、武卫大将军。 | 令萱引提婆入侍齐主,早晚都和他一起游戏,后来提升到开府仪同三司、虎卫大将军。 | 0.303392 |
疑《孝经》非郑所注,仆以此书明百行之首,实人伦所先,《七略》、《艺文》并陈之六艺,不与《苍颉》《凡将》之流也。 | 怀疑《孝经》不是郑玄所注,我认为这书阐明了百行之首要的孝的义理,遣实在是人伦的先导。《七略》、《艺文》并陈的六艺,与《苍颉》、《凡将》不属同一类。 | 我怀疑《孝经》不是郑注,我以此书作为百行之首,实际上这是人伦之先,七略、艺文都陈列了六艺,不与《苍颉》《凡将》等流相比。 | 0.292329 |
又有薮曰云连徒洲,金木竹箭之所生也。 | 又有个大泽叫云连徒洲,是金、木、竹、箭出产的地方。 | 又有这样一个地方叫云连徒洲,是金木竹箭的生长的地方。 | 0.403426 |
十八年五月庚戌,犯灵台。闰八月壬辰,犯左执法。 | 十八年五月庚戌日;侵犯灵台星;闰八月壬辰日,侵犯左执法星。 | 十八年五月庚戌,星宿犯灵台。闰八月壬辰,星宿犯左执法。 | 0.465356 |
自四州沦没,民恋本朝,国祚惟新,歌奉威德,提戈荷甲,人自为斗,深垒结防,想望南旗。 | 自从四州沦陷,民众思念本朝,国运革新,歌颂声威恩德,拿起兵器穿上销甲,人自为战,筑深垒加固守卫,盼望南方的旌旗。 | 自从四州沦陷,人民热爱本朝,国运新近,歌颂威德,持戈荷甲,人们自行相互争斗,深挖堡垒,期待南方的旗帜。 | 0.254129 |
琬专候之。午前有驿使,而封牒到不是,琬以为谬也。 | 房琬第二天专门等候,午前有一个驿使到,而那个公文不是。房琬认为金师说的不对。 | 张琬专门等待。午前有驿站使者,而封碟到不是,张琬认为这是错误的。 | 0.072472 |
东西皆贼薮。朝蓝昔本周安属,今北抵周安亦俱为诸蘁wù逆贼,造反者所踞,并周安亦岌岌矣。由朝蓝随涧东岸又北五里,转而东逾土山,北下一里,复行坞中。 | 朝蓝本来是周安镇的属地,如今往北到达周安也全被众叛贼所盘踞,连周安也岌岌可危了。由朝蓝沿山涧东岸又向北走五里,转向东越过土山,往北下山一里,又行走在坞中。 | 东西都是贼寇的聚集地。朝蓝以前是周安的属地,现在北面到周安也是贼寇聚集的地方,造反的人所占据的地方,周安也岌岌可危。由朝蓝沿涧东岸又向北五里,转而向东越过土山,又向北下一里,再行进到坞中。 | 0.324573 |
师旦既贬,侂胄尚力庇之,嘱方信孺妄言已死,近推究其事,师旦已行斩首。 | 师旦已被贬斥,胄还尽力庇护他,嘱托方信孺谎报他已死,最近追究这事,师旦已执行斩首。 | 师旦被贬后,侂胄还保护他,命令方信孺说已经死了,近查究他的事情,师旦已经行了斩首。 | 0.162145 |
惠王曰: 善而不可行,何故? | 惠王说: 好却不可以实行,为什么? | 惠王说: 它很好,但是不能实行,为什么? | 0.490305 |
孛来遣使随升来贡,请改大同旧贡道,而由陕西兰县入,许之。 | 孛来派使者随詹升一起到朝廷献贡,并请求。后献贡不从大同这条旧路走,而要从陕西兰县进来,英宗皇帝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 孛来派使者来上贡,请求改动大同旧有的进贡道路,让从陕西兰县进入,朝廷允许了。 | 0.181336 |
乃请帝引咎颁赦,勤朝讲,发章奏,躬郊庙,建皇储,录废弃,容狂直,寡细过,补缺官,减织造,停矿使,彻税监,释系囚。 | 于是奏请皇帝引咎颁发赦令,勤于上朝和出席讲筵,下发奏章,亲自到郊庙祭祀,建立皇储,录用废弃的人,包容狂妄的与耿直的人,宽恕小的过失,补充空缺的官职,减少织造,停止矿使,撤除税监,释放囚犯。 | 于是请求皇帝罪己宽免,勤于朝政,上奏章疏,亲自到庙堂上祭拜,建立皇储,记录已废弃的,包容狂妄直率的人,不计较细小得失,补缺官职,减少织造,停止矿使,免除税收监,释放关押的囚犯。 | 0.36189 |
上叹曰: 吾后升天,群臣亦当葬吾衣冠于东陵乎? | 汉武帝叹道: 我将来升天后,群臣也会把我的衣冠葬在东陵吗? | 皇上叹息说: 我死后升天,群臣也会把我的衣冠埋葬在东陵吗? | 0.546458 |
穰侯曰: 事急乎? | 魏冉冷笑道: 事情危急了吧? | 穰侯说: 事情紧急吗? | 0.197674 |
《诗》曰: 靖共尔位,好是正直。 | 《诗》说: 忠诚谨慎地对待你的职位,喜爱这正直的人。 | 《诗经》说: 你的位置安好,保持你的正直。 | 0.145749 |
秦要楚欲得黔中地,欲以武关外易之。 | 秦国要挟楚国,想得到黔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 | 秦朝想要得到楚国的黔中地,想用武关以外的地方来换取。 | 0.238828 |
丁未,占城国遣使来贡。 | 十六日,占城国派遣使臣来进贡。 | 丁未年,占城国派使者来进贡。 | 0.425711 |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郃、牛盖等讨兰。成伪降禁,禁还。 | 陈兰、梅成凭借六安县的氐族人反叛,太祖派于禁、臧霸等人讨伐梅成,让张辽督领张郃、牛盖等人征讨陈兰、梅成假装向于禁投降,于禁就率军返回。 | 陈兰、梅成以氐六县叛,太祖遣于禁、臧霸等讨成,辽督张棱、牛盖等讨兰。成伪降禁,禁还。 | 0.200684 |
孝文时,吏居官者或长子孙,以官为氏,仓氏、库氏则仓库吏之后也。 | 孝文帝的时候,官吏处于官位的有的延长到子孙,就以官名做了姓氏,仓氏、库氏就是仓库官的后代。 | 孝文时代,官吏中有的官吏有子孙,他们以官职为姓,仓氏、库氏就是仓库吏的后代。 | 0.345752 |
其秋,羌若零、离留、且种、皃库共斩先零大豪犹非、杨玉首,及诸豪弟泽、阳雕、良皃、靡忘皆帅煎巩、黄羝之属四千余人降汉。 | 那年秋天,羌人若零、离留、且种、儿库一同杀了先零首领犹非、杨玉,同其他首领弟泽、阳雕、良儿、靡忘一起率领煎巩、黄羝部落的四千多人投降了汉朝。 | 秋季,羌人若零、离留、且种、皃库一起斩杀先零部的大豪犹非、杨玉首,以及他们的弟弟泽、阳雕、良皃、靡忘,都率领煎巩、黄羝等四千多人投降汉朝。 | 0.499486 |
亦愿体一人好生之心,毋驱除异己,构朝士以大狱,结国家朋党之祸;毋宠利居成功,导人主以富强,酿天下土崩之势。 | 我也希望他们体察陛下的好生之心,不要驱除异己,给朝臣制造大案,酿成国家朋党作奸的祸害;不要贪图宠利自以为成功,引导人主一味追求富国强兵,酿成国家土崩瓦解的危局。 | 希望你的行为能够体现一个人仁爱之心,不要驱除异己,制造朝士的大狱,结党营私,制造国家大乱;不要宠信利益,引导国君走向富强,制造天下大乱的形势。 | 0.185575 |
云南诸土官,知诗书好礼守义,以丽江木氏为首云。 | 有人说云南各土官中,既懂诗书又好守礼义的,以丽江木氏为第一位。 | 云南各土官中,知晓诗书礼义,遵守道义,以丽江木氏为首。 | 0.414095 |
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 | 事物本来无不有长处,无不有短处。 | 任何东西都有长处,也都有短处。 | 0.307818 |
遣司徒王谧授相国印绶,光禄大夫武陵王司马遵授楚王玺策。 | 派司徒王谧授予他相国的印绶,光禄大夫武陵王司马遵授予他楚王的玺策。 | 派司徒王谧授给相国印绶,派光禄大夫武陵王司马遵授给楚王玺策。 | 0.555683 |
余以水平中,蒙除鲁阳太守,会上台下,列山川图,以方志参差,遂令寻其源流。 | 我在永平年间受命出任鲁阳太守,上任时正逢上级长官下来,要求展示各地《山川图》,因地方志说法各不相同,就命我们探寻诸水的源流。 | 我因为水平中,被任命为鲁阳太守,上奏给朝廷,呈上山川地图,用地方志来参考,于是就寻找它的源流。 | 0.156651 |
洛阳为王城,而有杨拒、泉皋、蛮氏、陆军、伊雒之戎。 | 洛阳是王城,而王城周围有杨拒、泉皋、蛮氏、陆军、伊雒等戎族。 | 洛阳是王城,而且还有杨拒、泉皋、蛮氏、陆军、伊雒之戎。 | 0.677301 |
同州裨将门鐸杀其将杨汉宾。 | 同州裨将门铎杀其将杨汉宾。 | 同州裨将门铎杀掉他的将杨汉宾。 | 0.647545 |
江淮豪家多行贿权贵,为府县卒史,容庇门户,遇有差赋,惟及贫民,诏江淮行省严禁之。 | 江淮的豪门大多向权贵行贿,担任府县衙门的兵卒佐吏,宽容包庇自己的门庭,遇有差役赋税,只推到贫苦百姓身上,皇上下诏,令江淮行省严禁。 | 江淮的豪族多行贿,做府县卒史,保护门户,遇到差赋,只对贫民收,诏令江淮行省严禁。 | 0.175085 |
西北三里,复稍上,始知此峡亦中洼而无下泄之道者也。 | 向西北走了三里,又逐渐往上,才知道这条峡谷也是中洼,而没有往下流的水道。 | 西北三里,又稍上一里,才知这条峡谷也是中洼没有排出口的。 | 0.322324 |
乙亥,以泾原节度使刘沔为振武麟胜节度使。 | 十三日,调原泾原节度使刘沔任振武麟胜节度使。 | 乙亥年,任命泾原节度使刘沔为振武麟胜节度使。 | 0.594156 |
昔先帝问罪,所以不得志者,虏未有邅也。 | 过去先帝发兵问罪,所以不能如意的原因是高丽无衅可乘。 | 从前先帝问罪,所以不得志的人,是因为没有得到机会。 | 0.221912 |
礼弟智,初为开府,以受宣帝旨,告齐王宪反,遂封齐国公。 | 于礼的弟弟于智,开始时任开府,因为接受宣帝的旨意,诬告齐王宇文宪谋反,于是被封为齐国公。 | 礼弟智,最初任开府,因为接受宣帝的旨意,报告齐王宪反叛,于是封为齐国公。 | 0.481913 |
财用已竭,而外患未见底宁;民困已极,而内变又虞将作。 | 财用已尽,而外患未见有平息停止;民困已极,而又忧虑内变将要发生。 | 财力已经耗尽,而外患尚未平定;人民生活困苦,而内部变乱又将要发生。 | 0.263744 |
如径求次年者,加六千零八十二分零四秒,经闰加二万九千二百六十五分七十三秒,十三交差内去交终。 | 如果直接求下一年的,加六千零八十二分零四秒,十二交差碱去交终。经闰加二万九千二百六十五分七十三秒,十三交差减去交终。 | 如果直接要求下一年,加六千零八十二分零四秒,经闰加二万九千二百六十五分七十三秒,十三交差内去交终。 | 0.685225 |
契丹入汴,温叟惧,随契丹北迁,与承旨张允共上表求解职。 | 契丹军队攻入汴京,温叟畏惧,跟随契丹兵迁到北边,与承旨张允共同上表请求解除职务。 | 契丹人入汴,温叟害怕,跟随契丹人向北迁移,和承旨张允一起上表求解职。 | 0.225695 |
余侧身攀踞其上,而浔阳踞大顶相对,各夸胜绝。 | 我侧身攀登到巨石上坐着,得阳叔翁则坐在光明大顶上与我相对,各自夸耀景致的极为优美。 | 我侧身攀踞在上面,而浔阳站在大顶上,各自夸耀自己的胜概。 | 0.174462 |
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岂揜於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 | 所以,一个贤明的君主,对外要能预料敌国的强弱,对内要能估计士兵们素质的优劣,这样用不着等到双方军队接触,胜败存亡的关键所在早就了然于胸了。怎么会被众人的议论所蒙蔽,而昏昧不清地决断国家大事呢? | 所以,英明的君主,在外面观察敌人的强弱,在内衡量士卒的贤良和否,不等到两军交战而胜负存亡的机密已经存在于心中了,难道会因为众人的话而决定事情吗? | 0.108756 |
三月,癸卯朔,日有食之。 | 三月,癸卯朔,出现日食。 | 三月,癸卯朔,有日食。 | 0.640712 |
迁殿中尚书,赐帛三千匹。 | 升任殿中尚书,被赏赐帛三千匹。 | 调任殿中尚书,赐给三千匹帛。 | 0.445564 |
真君十一年卒。 | 真君十一年去世。 | 真君在十一年的时候死了。 | 0.110947 |
肃宗即位,玄宗遣镐赴行在所。 | 肃宗即位,玄宗派镐赶赴肃宗所在地。 | 肃宗即位,玄宗派镐到行在所。 | 0.516602 |
自夏至之后,日去极稍远,故景稍长。日昼行地上度稍少,故日稍短;夜行地下度稍多,故夜稍长。 | 从夏至以后,太阳距离极点逐渐变远,所以日影逐渐变长,太阳于白昼时在地上运行的度数逐渐减少,所以白天时间逐渐变短;夜间在地下运行机制的度数逐渐增多,所以夜间时间变长。 | 从夏至以后,太阳离开地球越来越远,所以白天的时间就越来越长;太阳在白天行进在地球表面上的角度减少,所以白天的时间就短一些;而晚上,太阳在地球下面的角度增加,所以晚上的时间就长一些。 | 0.232761 |
皇子胡仁薨,追封乐陵王。 | 皇子胡仁逝世,追封为乐陵王。 | 皇子胡仁去世,追封为乐陵王。 | 0.782542 |
斑怒,鞭荦ò。 | 斑大怒,鞭打荦。 | 斑怒,鞭磕。 | 0.164498 |
十二月,明帝以阿那瑰国无定主,思还绥集,占请切至,诏议之。 | 十二月,明帝因阿那瞔国无定主,思念返回安抚聚集余人,启奏请求极为迫切,就下诏议论此事。 | 十二月,明帝因为阿那瑰国没有定主,想要还师安抚,占請切至,下诏议定。 | 0.221529 |
亟案前日与议定策告庙人名,依故事应加爵位者,促施行之。 戊戌,诏曰: 大将军掌中外诸军事,事统烦多,其加卫将军御史大夫恩侍中,与大将军分省诸事。 壬子,诏曰: 诸吏家有五人三人兼重为役,父兄在都,子弟给郡县吏,既出限米,军出又从,至於家事无经护者,朕甚愍之。 | 及时按照之前和大将军商议定下的参加告庙仪式的人员名单,依照旧例应该加进爵位者,都要尽快办理。 七日,又下诏说: 大将军执掌朝廷内外各项军事,事务繁杂,现加官卫将军御史大夫孙恩为侍中,与大将军分担主管各种事务。 二十一日,又下诏说: 各低级政府官员家庭中有五人的,其中三人在为国家作事,父兄在都城,子弟在郡县任职,既交纳了规定的粮食,大军出征也要跟随,以至于家中没有人管理家事,我非常同情。 | 昨天與商定策略,並告祭告庙的人名。按故事應加爵位的,促令施行。 戊戌,下诏说: 大将军掌管中外诸军事,事權烦杂多,应加卫将军御史大夫恩侍中,与大将军分省诸事。 壬子,下诏说: 诸吏家中一人五人三者,兼有重役,父兄在都,子弟给郡县吏,既出限米,军出又从,直至家中事无经护。 | 0.184458 |
绍母即献明皇后妹也,美而艳。 | 绍的母亲是献明皇后的妹妹,长得十分美丽妖艳。 | 绍母就是献明皇后的妹妹,美丽而艳丽。 | 0.422088 |
由是出为始兴太守。 | 因此萧介出京任始兴太守。 | 因此,他升任始兴太守。 | 0.47418 |
恐其鬼魅。 | 恐怕是她的鬼魅。 | 怕这些鬼魅。 | 0.155572 |
征和四年,遣重合侯马通将四万骑击匈奴,道过车师北,复遣开陵侯将楼兰、尉犁、危须凡六国兵别击车师,勿令得遮重合侯。 | 征和四年,汉派重合侯马通率四万骑兵经车师北进击匈奴;又派开陵侯率楼兰、尉犁、危须等六国之兵攻击车师,以阻止车师截击重合侯军。 | 征和四年,汉朝派重合侯马通率领四万骑兵攻击匈奴,道路经过车师北面,又派开陵侯马楼兰、尉犁、危须六国军队分别攻击车师,不要让他们能够阻挡重合侯马通。 | 0.424613 |
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 朝廷晋封他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 升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 | 0.703198 |
德遇何在?曰:在库中。 | 又问陈德遇在哪儿,陈妻说在仓库里。 | 德遇在哪儿?说:在库房里。 | 0.267314 |
所谓劳于求贤,逸于任使。 | 这就是所谓的辛辛苦苦求取贤人,安安逸逸让他们干事。 | 所谓费力去寻找人才,而又有空闲时间去使用他们。 | 0.026117 |
明年正月庚寅朔,凤阳地震。 | 第二年正月庚寅初一,凤阳发生地震。 | 第二年正月,凤阳发生地震。 | 0.625764 |
无何,忽以非过怒谦,至朔旦伏谒,顿不能见。 | 可过了不久没有什么事,舒元舆忽然没有什么缘由地怪罪起元谦来。直到大年初一拜见长辈的时候,仍然拒不相见。 | 不久,他突然因为不满意而生气,到了早晨就伏在朝堂上等待朝见,结果不能见到他。 | 0.011212 |
兴夜闻声,望平力战突免;平闻外鼓,望兴攻围引接。 | 姚兴在晚上听到城内突围之声,希望姚平能够奋力作战突出重围;姚平听到城外鼓噪之声,希望姚兴能够攻破包围接应救援。 | 晚上听到声音,就力量不足地战,逃免;平听到外边的鼓声,就力量不足地进攻,接住对方。 | 0.077408 |
癸亥,赐宿、泗州都大提举使李成军绢二万匹,成寻复叛。 | 十八日,赐给宿州、泅州都大提举使李成军二万匹绢,李成不久又叛乱。 | 癸亥年,赐给宿州、泗州都大提举使李成军队二十万匹绢,李成又叛变。 | 0.566555 |
庚戌,诏王全斌等廪蜀亡命兵士家。 | 十三日,太祖诏令王全斌等人发粮食给后蜀逃亡士兵家庭。 | 庚戌年,下诏让王全斌等人提供粮食给流散的蜀地亡命兵士的家人。 | 0.184855 |
居士谓吏曰: 此人衣冠,且又无过,不宜去其巾带。 | 居士对差役说: 这个人外表庄重,而且又没有罪过,不应该拿去他的头巾衣带。 | 居士对吏说:这个人衣冠整齐,又没有其他过犯,不应去掉他的巾带。 | 0.091567 |
会刘继元降,其弟继文据代州,依辽人之援以拒命,遣守文讨平之。 | 刘继元投降后,他的弟弟刘继文占据代州,依恃辽人的援助抗拒朝廷命令,朝廷派遣守文讨平他。 | 当刘继元投降时,他的弟弟刘继文占据代州,依靠辽国的援助来拒绝接受命令,派刘守文去平定他。 | 0.476343 |
初,度支盐铁使王播,广事进奉以希宠,度亦掇拾羡余以效播,士君子少之。 | 起先,度支盐铁使王播,大肆向朝廷进献财物,希求得到皇帝的宠信。裴度也效法王播,收取无名杂税进献,遭到有节操的士大夫轻视。 | 最初,度支盐铁使王播,广事进奉以希宠,度也掇拾羡余以效播,士君子少之。 | 0.139977 |
宾北面坐取俎西之觯,阼阶上北面酬主人。 | 宾面朝北坐下,拿起放置于俎西边的觯,在阼阶上方面朝北酬主人。 | 客人面向北面坐,取了盘子西面上的酒杯,在台阶上面向北面向主人回敬。 | 0.026018 |
又遣其将窦泰趣潼关,高昂围洛州。 | 又派将军窦泰往潼关,高昂围洛州。 | 又派窦泰去潼关,高昂围攻洛州。 | 0.45007 |
边韶字孝先,陈留浚仪人也。 | ◆边韶传,边韶字孝先,陈留郡浚仪县人。 | 边韶字孝先,是陈留浚仪人。 | 0.320841 |
甲辰,李晟为京畿、渭北、商华兵马副元帅。 | 初四,李晟任京畿、渭北、商华兵马副元帅。 | 甲辰年,李晟任京师、渭北、商华兵马副元帅。 | 0.709823 |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下多玉,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 | 《山海经》说:北次二经头一座山,在大河东边,头靠汾水,叫管滓之山,山上没有树木,山下多玉,汾水就发源在这里,西流注入大河。 | 《山海经》说:《北次二经》的最前面,在河的东边,它的首枕汾水,叫管涔山,山上没有树木,山下多玉石,汾水从那里流出,向西流入河。 | 0.445483 |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 大小肠痹的症状是频频饮水而小便困难,腹中肠鸣,时而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 | 肠痹的人,常常多次喝水而不得,中气喘息,有时发生大小便失禁。 | 0.052321 |
诏侍从、两省、台谏,各举可任湖广及四川总领者一人。 | 诏令侍从、两省、台谏官员,分别举荐可以担任湖广和四川总领者一人。 | 下诏令侍从、两省、台谏,各自推荐一个可任湖广和四川总领的人。 | 0.531532 |
是夜礼竟,行修昏然而寐。梦己之再娶,其妇即王氏之幼妹。 | 当夜婚礼举行完毕,李行修疲劳地睡着了,他梦见自己又结婚了,新娶的妻子就是王氏的小妹妹。 | 这一晚,礼节结束,他行礼后便回去休息,然后入睡。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他再娶了一个妻子,这个妻子就是王氏的妹妹。 | 0.158182 |
当事恶其直,将假他事逐之,乃引疾去。 | 当权的大官讨厌他说话太直,打算借别的事把他赶走,杨鹤于是自己称病离开了。 | 当时的人厌恶他直率,便借别的事驱逐他,他便装病离开。 | 0.109472 |
甲寅,上谓宰臣曰: 朕已行之事,卿等以为成命不可复更,但承顺而已,一无执奏。 | 十三日,皇上对宰相大臣说: 朕已下令实行的事,卿等认为是成命不可再更改,只是承顺而已,一概没有拿出意见禀奏。 | 甲寅年,皇上对宰臣说: 我已经做的那些事情,你们认为已经完成,就只承顺而已,不要再提出异议。 | 0.201557 |
部议用其中策焉。 | 部里讨论后用他的中策。 | 部议决定采用其中方案。 | 0.026658 |
七年,晋大臣潘父弑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 | 昭侯七年,晋国大臣潘父杀死国君昭侯,要去迎接曲沃桓叔。 | 七年,晋国大臣潘父杀死他的国君昭侯,迎接曲沃桓叔。 | 0.715344 |
八月戊寅,阿里骨入贡。 | 八月初五,阿里骨来进贡。 | 八月戊寅,阿里骨入贡。 | 0.289474 |
公于争之于王,王听公子,公子不封;不听公子,太子必败;败,公子必立;立,必为王也。 | 公子到大王那里去争执,大王听从公子建议,公予一定会受封赏;不听从公子,太子就会战败;战败了,公子一定会被立为太子,立为太子。 | 公于争之于王,王听公子,公子不封;不听公子,太子必败;败,公子必立;立,必为王也。 | 0.12317 |
靖闻之,请行;上大悦。 | 李靖听说后,请求出征,太宗大为高兴。 | 张靖听后,请求出发,皇上非常高兴。 | 0.303845 |
荣州鬻盐凡十八井,岁久澹竭,有司责课如初,民破产籍没者三百余家。 | 荣州出产盐的井共十八口,年久枯竭,但官府仍如当初一样催收课赋,盐民破产被没收户籍的有三百多家。 | 荣州有十八口盐井,年久盐池干涸,官府要求百姓交纳盐税如初,结果有三百多家百姓破产籍没。 | 0.162143 |
海岛之中,有隐者姓张氏,名玄阳,以明《易经》,为州将所重。 | 在海岛之中,有一个隐士姓张,名叫玄阳,因为他明白《易经》,为州将所重用,被召聘安排到阁内。 | 海岛中间,有个人姓张名玄阳,他通晓《易经》,被州将看重。 | 0.138043 |
循北山东行二里,望见峡内乱峰参差,扼流跃颖,亟趋之。 | 沿北山往东行二里,望见峡内杂乱的山峰参差不一,扼住水流,如锥尖腾跃,急忙向它赶过去。 | 沿北山东行二里,看到山峡内乱峰错落,水流湍急,急速前进。 | 0.139321 |
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 | 这时关东出现严重蝗灾,蝗虫飞到西边的敦煌。 | 关东地区蝗虫大起,飞到敦煌。 | 0.072851 |
巡抚邓璋等朝崇王于汝宁,宴饮连日。 | 巡抚邓璋等在汝宁朝见崇王,连日设宴饮酒。 | 巡抚邓璋等人到汝宁去朝见崇王,宴饮连续几天。 | 0.384571 |
三河,祖宗肇基之地,毋为他人所有。 | 三河是祖宗发祥的地方,不能被别人所占。 | 三河是祖先开创基业的地方,不能让他人所有。 | 0.373921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