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s
stringlengths 2
1.19k
| truth
stringlengths 1
1.93k
| results
stringlengths 1
4.96k
| BLEU
float64 0
1
|
---|---|---|---|
上从之。 | 太宗听从其意见。 | 上面就依从了。 | 0.034052 |
时朝廷以晋阳为重镇,并州总管必属亲王,其长史、司马亦一时高选。 | 当时朝中以晋阳为重镇,并州的总管一定是亲王,其长史、司马也是一时的高选。 | 当时朝廷把晋阳作为重要的镇所,并州总管必须由亲王担任,其长史、司马也一时选在高官之中。 | 0.283749 |
历官十余年,不出籓府,常以自慨,而诸弟并登显列,意不能平,及是为到府笺曰: 上籓首佐,于兹再忝,河南雌伏,自此重升。 | 历官十多年,没有离开过藩王府,常因此自我感慨,然而诸弟都获得高位,自己,中不能平衡,当这次他到府任职写信说: 上藩的首佐官,羞愧我在这时担任,在河蛮我屈居人下,自此重升。 | 做官十多年,没有到过州府,常常感到自慨,而他的弟弟们却都登上了显赫的官位,他心里不能平衡,等到他到州府上交公笺时说: | 0.1455 |
二十八年卒,子尚立,是为孝王。 | 思王在位二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尚即位,这就是孝王。 | 汉宣帝在位二十八年去世,他的儿子刘尚继位,这就是汉宣帝。 | 0.644282 |
高祖命为太尉行参军,琅邪王司马属,并不就。 | 高祖任命他做太尉行参军、琅笽王司马属,他都没就职。 | 高祖命令他当太尉的行参军,琅邪王司马属,他都不接受。 | 0.331251 |
夏,四月,秦兵至沔北,梁州刺史硃序以秦无舟楫,不以为虞。 | 夏季,四月,前秦的军队抵达沔水以北,梁州刺史朱序认为前秦的军队没有舟船,未作防备。 | 夏季,四月,秦军到达沔北,梁州刺史朱序认为秦军没有船,所以不担心。 | 0.385369 |
有自楚来者,问子列子曰: 先生与南郭子奚敌? | 有一个从楚国来的人,问列子说: 先生与南郭子为什么互相敌视? | 有从楚国而来的人,问子列子说: 先生和南郭子有什么不同? | 0.417144 |
时史思明攻河阳,帝将幸河东,召结诣京师,问所欲言,结自以始见轩陛,拘忌讳,恐言不悉情,乃上《时议》三篇。 | 当时史思明正攻打河阳,皇帝在去河东之前将元结召来京师,问他有何奏议,元结第一次朝见皇帝,颇为拘谨,心有顾忌,又怕几句话说不清楚,便呈上《时议》三篇。 | 当时史思明攻打河阳,皇帝准备前往河东,召见李结到京城,问李结想说什么,李结认为自己第一次见到皇帝,又因皇上的名号有讳,担心说出口的话不合适,于是上交了《时议》三篇。 | 0.249302 |
己丑,诉王造薨。 | 二十四日,忻王李造逝世。 | 己丑,王造去世。 | 0.044799 |
群臣咸谏曰: 统万城坚,非朝夕可拔。 | 朝中随行的文武官员都劝阻他说: 统万城十分坚固,不是一日之内就可以攻克的。 | 群臣都劝谏说: 统万城很坚固,不是短时间内就能攻陷。 | 0.240727 |
陕西猎户移猎商州。 | 陕西的猎户迁移到商州行猎。 | 陕西的猎户移居到商州。 | 0.413682 |
赵将石聪及谯郡太守彭彪,各遣使来降。 | 后赵将领石聪和谯郡太守彭彪,各自派遣使者前来晋请降。 | 赵国将石聪和谯郡太守彭彪,各自派使者来投降。 | 0.539596 |
时司徒、彭城王勰,广陵侯元衍同镇寿春,以九江初附,人情未洽,兼台援不至,深以为忧。 | 当时司徒、彭城王元勰,广陵侯元衍等同镇寿春,因九江刚刚归附,人心不稳,加上援兵不至,形势十分危急。 | 当时司徒、彭城王谢勰和广陵侯元衍一起镇守寿春,因为九江刚归附,人民尚未熟悉,而且台援没有到达,他为此非常担忧。 | 0.323819 |
栖楚捧首而起,更论宦官事,上连挥令出。 | 刘栖楚用手揍头而起,接着,又上奏宦官专权的问题。敬宗很不耐烦,连连挥手令他出去。 | 栖楚捧起首,又论宦官事,连挥令出。 | 0.015013 |
帝复谕当遵皇祖旧制,露祭于坛,分南北郊,以二至日行事。 | 皇帝又谕令应当遵从皇祖的旧制,在祭坛上露天祭祀,分为南北郊,在两个至日举行祭祀礼。 | 皇帝又命令他遵守皇祖旧例,在坛上举行露祭,分南北郊,以二至日行事。 | 0.133596 |
初,襄阳蛮帅向天保等万有余落,恃险作梗。 | 当初,襄阳蛮族首领向天保等人有一万多个部落,他们凭藉险要的地势干扰大军。 | 最初,襄阳蛮帅向天保等有万多家,都依仗险要作梗。 | 0.184001 |
惠子曰: 既谓之人,恶得无情? | 惠子说: 既然已经称作了人,又怎么能够没有情欲? | 惠子说: 已经把人称为人,怎么可以没有感情? | 0.234829 |
王乃止,王谓支期曰: 吾始已诺于应侯矣,今不行者欺之矣。 | 魏王这才没有动身。魏王对支期说: 我当初已经答应秦国的应侯范雎了,如今不去就是欺骗他了。 | 王停止了,王对支期说: 我开始已经跟应侯约好了,现在不去了就是欺骗他。 | 0.283421 |
翼曰: 冀州宜任亲贤,翼请他役效命。 | 邓翼说: 在冀州应该任用亲近贤明的入,我请求在其他事情上效力。 | 翼说: 冀州应当重用贤良的人,翼请求其他役兵来效劳。 | 0.146533 |
泰定元年,改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升应奉翰林文字。 | 泰定元年改任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升应奉翰林文字。 | 泰定元年,改翰林国史院典籍官,升应奉翰林文字。 | 0.841549 |
又西径陕县故城南,又合一水,谓之渎谷水,南出近溪,北流注橐。 | 又往西流经陕县老城南边,又汇合了一条水,叫读谷水,发源于南方的近溪,北流注入秦水。 | 又往西走,经过陕县以前旧城,又合一水,叫做渎谷水,南流到近处的溪流,北流注入橐。 | 0.201951 |
十二月,戊寅,蜀行营都指挥使王宗汾攻岐文州,拔之,守将李继夔走。 | 十二月戊寅,蜀行营都指挥使王宗汾攻打岐文州,夺取州城,守将李继夔逃跑。 | 十二月,戊寅,蜀的行营都指挥使王宗汾攻打岐文州,攻下,守将李继夔逃走。 | 0.679406 |
天历三年,迁淮西江北道廉访使。九月,以疾卒,年六十八。 | 适逢文宗平内难,若愚策划计谋,受到帝赞许,后升为资政大夫。天历三年授淮西江北道廉访使,九月病卒,享年六十八。 | 天历三年,调任淮西江北道廉访使。九月,因病去世,年六十八岁。 | 0.195395 |
坐贪残受纳,为御史中尉王显所弹,会赦免。 | 因贪婪受贿,被御史中尉王显弹劾,遇到赦免。 | 因贪得利而接受,被御史中尉王显弹劾,因而得到赦免。 | 0.535406 |
晋献公灭耿,以封赵夙,后襄子与韩、魏分晋,韩康子居平阳,魏桓子都安邑,号为三晋,此其一也。 | 晋献公灭耿,把这地方封给赵夙,后来赵襄子与韩、魏分割了晋国,韩康子居留在平阳,魏桓子定都于安邑,号称三晋,这就是其中之一。 | 晋献公灭了耿国,把土地封给赵夙,后来襄子与韩、魏分国,韩康子住在平阳,魏桓子住在安邑,号为三晋,这是其中之一。 | 0.53212 |
汤时,西风久下,奇肱人车至于豫州界中。 | 商汤的时候,总是刮西风,所以奇肱的飞车飞到了豫州一带。 | 商汤的时候,西风长期吹下,奇肱人用车辆到了豫州界内。 | 0.31423 |
四法已行,惟屯种则今日兵与军分,而屯仅存其名。 | 四种方法已经施行,只有屯田耕种则因今天兵与军分离,因此屯田仅仅保留其名称。 | 四条法律已经实行,只有屯田制度今天兵与军分,而屯田只存其名。 | 0.300993 |
九世祖知古,仕辽为中书令,徙居柳城,世贵显。 | 九世祖韩知古,做辽国的中书令,韩家从燕京迁住柳城,世代都很显贵。 | 九世祖叫知古,在辽国做中书令,后来迁居柳城,世代显贵。 | 0.302443 |
上善其言,召见,令直中书省,仗内供奉。 | 唐高宗认为他的意见很好,召见了他,并命令他在中书省任事,朝会时得随百官朝见皇帝。 | 皇上喜欢他的话,召见他,让他直中书省,在宫中供奉。 | 0.048158 |
若对临百官,总理万几,履当阳之位,行中宫之服则不可。 | 如果面对百官,全面管理纷繁政务,登上帝王之位,为中官皇后的服丧便不可以。 | 如果面对百官,管理万机,担任阳官之职,穿中宫之服,这是不可的。 | 0.214369 |
元帝即位,地馀侍中,贵幸,至少府。 | 元帝即位,地余任侍中,位高受宠,官至少府。 | 元帝登位,他做侍中,地位崇高,至少府。 | 0.224498 |
又言: 广宁失守,辽人转徙入关者不下百万。 | 又说,广宁失守后辽东人民辗转迁移,入关来的人不下一百万。 | 又说道: 广宁失守,辽人转移进入关内的人不少于百万。 | 0.193483 |
加以驺虞麟趾,众瑞并臻。 | 加上有骄虞善兽、麟趾信物等等,许多瑞兆一起出现。 | 加以驺虞麟趾,众瑞都臻至。 | 0.019283 |
五年七月不雨,至于十月。 | 五年七月不下雨,直到十月。 | 五年七月没有下雨,直到十月。 | 0.699752 |
又其毒雾烟瘴之气,皆能伤人,群蛮既知大军将至,若皆清野远遁,阻其要害,以老我师,或进不得前,旁无所掠,士卒饥馁,疫病死亡,将有不战自困之势,不可不为深虑也。 | 再加上毒雾烟瘴,都可伤人。群蛮知大军将至,如果实行清野,远远逃遁,堵截险要之地,使我军进不得退不得,附近又无粮食可取,士兵饥饿,病疫死亡,将有不战自困之势,不能不令人深为忧虑。 | 又那些毒雾烟瘴的气息,都能伤人。蛮夷得知大軍将至,如果都清野远遁,阻挠大軍前进,使大軍老弱,或者进不了前,旁无可掠,士卒饥饿疾病死亡,将有不战自困之势,不可不为深虑啊。 | 0.284166 |
固问之,不对。 | 昭宗坚持追问,韦贻范不回答。 | 问了问,回答不上来。 | 0.046824 |
是庵名梵虚,僧虽不知禅诵,而接客有礼,得安寝焉。 | 住宿的庙宇叫梵虚,僧人虽然不懂坐禅诵经,但接待客人很有礼貌,我们得以在庙中安睡。 | 这个庵的名字叫梵虚,虽然僧人不知道禅修和念经,但是接待客人很有礼节,能让他们安息休息。 | 0.257392 |
金阴物也,阴盛则阳灭。二名断水,以之划水,开而即不合。 | 金,是阴物,阴盛则阳灭,第二只宝剑叫断水,用它划水,立即将水划开,不能合上。 | 金阴物,阴盛就使阳灭。两个名字叫断水,用它来划水,划开就不再合。 | 0.281299 |
后弥不平,颇遣人伺察,求勇过恶。 | 独孤皇后更加不高兴,经常派人来窥伺探查,找杨勇的过失和罪过。 | 后来弥平很生气,便派人去监视他,想方设法探知他的坏事。 | 0.019239 |
汉既诛大宛,威震外国,天子意欲遂困胡,乃下诏曰: 高皇帝遗朕平城之忧,高后时单于书绝悖逆。 | 汉朝消灭了大宛国,威震外国,汉武帝想进而击败匈奴,便颁布诏书说: 高皇帝留给我王城被围困的忧患,高后时单于来信十分悖逆。 | 汉朝已经诛灭大宛,震慑了外族,天子想继续困住匈奴,于是下诏说: 高皇帝留下我平定平城之难,高后时代单于写的书,态度非常狂妄。 | 0.194194 |
七年二月进礼部右侍郎兼学士,入内阁。 | 量泰七年二月,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任学士,进入内阁。 | 七年二月,他升任礼部右侍郎兼学士,进入内阁。 | 0.616229 |
善易,临终,书板授其妻曰: 吾亡后,当大荒。 | 他临死时写了一块板,交给他妻子,说: 我死后,会有严重的灾荒。 | 善易在临死前,把书板交给他妻子说: 我死了以后,这里会大荒。 | 0.289515 |
如言却到,又谓恝曰: 吾更启白耆宿,当与君俱往,数日复来。 | 果然,孟先生像他说的那样,到时候就回来了。又对段恝说: 我还要去向老师宿儒说明情况,然后带你一块去。 | 如言却到,又對恝說: 我再向老而无德的人請教,與你一起前往,几天后还会回来。 | 0.035091 |
寅既得原礼之学,复讨究《内经》以下诸方书,医大有名。 | 寅得到原礼的医书,再研究《内经》以下诸药方,其医术大有名气。 | 他既然已经学到了原礼的医学,又研究了《内经》以下的各地方书,医学很有名气。 | 0.29147 |
己卯,以王淮参知政事。 | 十一日,任命王淮为参知政事。 | 己卯年,任命王淮为参知政事。 | 0.75774 |
其一,日度岁差,前法所略,臣据经史辨正此数,而法兴设难,征引《诗》《书》,三事皆谬。 | 一,曰度岁差,前面历法中已有其大要,我根据经典史籍得到正确的数据,戴法玺对此责难,并引证了《诗经》、《尚书》的记述,谈到的三件事都是错的。 | 第一,日度岁差,前法所略,臣据经史辨正此数,而法兴设难,征引《诗》《书》,三事皆谬。 | 0.082395 |
蟠时年十五,为诸生,进谏曰: 玉之节义,足以感无耻之孙,激忍辱之子。 | 申屠蟠当时只十五岁,正在学习,向外黄令梁配进谏道: 缑玉的节义,足够感动无耻之孙,激励忍辱之子。 | 周蟠十五岁的时候,作为学生,向老师进谏说: 玉的节义,足以感召那些无耻的孙子,激励那些忍受耻辱的儿子。 | 0.188424 |
既克中山,听入八议,拜衮奋武将军、幽州刺史,赐爵临渭侯。 | 太祖攻克中山后,准许张衮进入八议范围,任命张衮为奋武将军、幽州刺史,赐爵临渭侯。 | 既攻下中山,接受八条建议,拜李衮为奋武将军、幽州刺史,封为临渭侯。 | 0.366514 |
若封须句是崇皞、济而修祀纾祸也。 | 如果封了须句国的爵位,这是尊崇太皞、济水神而修明祭祀和缓解祸患啊。 | 如果封号是须句,那么就应当崇敬、治理而修祀,以缓解祸患。 | 0.137327 |
诏问御史大夫萧望之,对曰: 《春秋》,晋士逾帅师侵齐,闻齐侯卒,引师而还,君子大其不伐丧,以为恩足以服孝子,谊足以动诸侯。 | 汉宣帝下诏向御史大夫萧望之询问,萧望之回答说: 《春秋》上记载,晋国士率兵征伐齐国,听说齐侯去世的消息,便率兵撤回。君子重视的是,不乘敌国丧乱的机会去进攻,认为恩足以使孝子心服,义足以使诸侯感动。 | 诏问御史大夫萧望之,萧望之回答说: 《春秋》,晋国大夫赵逾领兵攻打齐国,听说齐侯去世,就率军回师,君子认为这样做不伐丧,是因为恩德足以使孝子感动,道义足以使诸侯感动。 | 0.413667 |
谢公云: 长史语甚不多,可谓有令音。 | 谢安说: 长史的话很少,可以说是言辞优美。 | 谢公说: 长史的话很少,可以说是有音调。 | 0.663084 |
魏景元中,蜀平,省东广汉郡。 | 魏景元年间,平定蜀国,取消束广汉郡。 | 魏景元年间,蜀国平定,省去东广汉郡。 | 0.470536 |
寻知邓州。 | 不久任邓州知州。 | 后来他做了邓州的知州。 | 0.117312 |
东粤请举国徙中国,乃悉与众处江、淮之间。 | 束瓯请求举国迁往内地,得到允许,于是束瓯尽迁其众,住在江淮之间。 | 东粤请求把整个国家迁移到中国,于是全部與大家住在江淮之间。 | 0.247592 |
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其中多馨石、青碧。 | 泾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东流入渭水,水中有很多磬石、青碧。 | 泾水由此发源,向东流入渭河,水中多馨石、青碧。 | 0.338312 |
己丑,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武陵侯王暠卒。 | 初九,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武陵侯王訥死。 | 己丑,都督荆梁二州诸军事、平南将军、荆州刺史、武陵侯王暠去世。 | 0.804126 |
江浙贼高智慧自号东扬州刺史,吴州总管五原公元契镇会稽,以其兵盛而降之。 | 江浙贼人高智慧自号为东扬州刺史,吴州总管、五原公元契镇守会稽,因为惧怕高智慧的兵力强盛而向他投降。 | 江浙贼首领高智慧,自号东扬州刺史,吴州总管五原公元契镇守会稽,因他兵势强盛而向他投降。 | 0.580817 |
六品以下及无官者,尚书省约量迁除。 | 六品以下以及没有官职的,由尚书省衡量予以迁升委任。 | 六品以下的官员和没有官职的人,尚书省按照一定的标准调动。 | 0.260647 |
在州逢旱,课人掘井溉田,为考司所贬。 | 在湖州时逢大旱,抽人头税用来挖井浇田,遭到考司的贬斥。 | 州里遇到旱灾,命令百姓挖井灌溉田地,被考官降职。 | 0.022084 |
会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入朝,极言廷隐无罪,乃得免。 | 正赶上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入朝,全力辩解赵廷隐没有罪,才免罪。 | 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珪入朝,大力证明李廷隐无罪,于是得以免罪。 | 0.389384 |
然则君子不能无小恶,恶不积无害于正;小人时有小善,善不积不足以忠。 | 所以君子不能没有小恶,但恶不积多不妨碍其正直;小人不时也有小善,但善不积多不能使其忠诚。 | 那么,君子不能没有一些小恶行,这些小恶行不积累不会对正道造成危害;小人有时会做些善事,但这些善事不积累就不足以忠诚。 | 0.163373 |
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无或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无举大事,以摇荡於气。 | 这个月,树木生长正茂盛,于是命令掌管山林的官吏到山里去巡视树木,不许人们砍伐。这个月,不可以兴工建筑,不可以会合诸侯,不可以兴师动众,不要有大的举动来摇动土气。 | 这个月,树木正当茂盛,于是命令虞人去山上伐木,不要砍伐任何树木;不能兴土功,不能合纵诸侯,不能起兵动众,不能做大事,以动摇人心。 | 0.239604 |
袒右,称大楚。 | 戍卒们都裸露右臂,号称大楚。 | 敞开右臂,称为大楚。 | 0.122383 |
西界有山一支,西南自平彝卫屏列而北,迤逦为云南坡,而东下结为州治。 | 西境内有一列山,从西南方自平彝卫似屏风样排列向北,通道巡巡形成云南坡,并往东下延纽结成州城所在之山。 | 西边有一座山,从平彝卫向西南方延伸,一直延伸到云南坡,然后向东方会合,形成一个州。 | 0.122571 |
玉皇即天皇也。 | 玉帝就是天皇。 | 玉皇就是天皇。 | 0.643459 |
管子对曰: 三倍,不远千里。 | 管仲回答说: 出三倍的工钱,他们就不远千里而来。 | 管子回答说: 这三倍,距离不远。 | 0.191273 |
武皇谓之曰: 吾闻先朝有明崇俨,善于符箓,常取罗浮柑子,以资御果,万里往来,止于旬日。 | 唐武宗对他们说: 我听说前朝有个明崇俨,善于使用符箓,常取罗浮山的柑子,来贡奉皇帝吃的水果。万里路程,一去一回,仅仅用了十来天。 | 武皇对他说: 我听说先朝有明崇俨,善于占卜,常常取罗浮柑子,作为进献皇上的果品,从千里之外而来,只用了十几天。 | 0.253717 |
其身正,不令而行,故便是易。 | 自身端正,不施号令而实行,所以就是容易。 | 他的身正,不令而行,所以这是容易的。 | 0.250081 |
备不豫具,难以应卒 。 | 不在平时作好准备,难以应付突然事故。 | 没有预先准备,难以应对突然发生的事。 | 0.314666 |
将班师,颎与盛谋,须文武干略者镇遏之。 | 班师回京前,高赹和越王宇文盛谋划,要文武双全的主将镇守。 | 班师,颎和盛谋一起,需要有文武才干和略微了解战事的人镇守要塞。 | 0.029345 |
祝取肝擩盐,振祭,哜之,加于俎,卒爵,拜。 | 祝取肝蘸盐,祭、尝之后,放回俎上,饮尽酒爵中酒,拜谢丧主。 | 祝取肝擩盐,振祭,享祭,加于俎,卒爵,拜。 | 0.052995 |
又北二里,直低北山下,有峡自东而西,中有一水沿北山而西注。 | 又往北二里,直达北山下,有峡谷自东延向西,峡中有一条溪水沿着北山往西流注。 | 又往北二里,直往北山下,有峡谷从东往西,中间有一条水沿北山往西流淌。 | 0.47582 |
太后鲠涕,群臣含悲,莫敢言。 | 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含悲,都不敢吭气。 | 太后激动得流下眼泪,群臣都含着悲伤,没有人敢说话。 | 0.058681 |
略综书记,微有词藻,常慕立功名,不拘小节。 | 他略通书记,会写点文章,常思慕立功扬名,不拘小节。 | 总括书信,稍有文采,常常渴望建立功名,不拘泥于小节。 | 0.16919 |
且泸之得失,关国家利害,吾有死而已! | 而且泸之得失,关系到国家利害,我只能以死报国。 | 而且泸的得失,关国家利害,我只有死而已! | 0.420112 |
献忠遂僣号大西国王,改元大顺,冬十一月庚寅,即伪位,以蜀王府为宫,名成都曰西京。 | 献忠遂僭号大西国王,改元大顺。冬十一月,献忠登上伪位,以蜀王府为王宫,改成都为西京。 | 李献忠便改称大西国王,改年号为大顺,冬十一月庚寅,即位,以蜀王府为宫,把成都称为西京。 | 0.403644 |
昭洁非为,为穷非涓,涓洁于利,思义丑贪。 | 倡导清洁丽不造作,造作则不干净;干净清洁于财利,思慕合宜憎恶贪心。 | 昭洁不是为了穷困而求取,求取不是为了求取利,求取的是为了求取清洁,思虑则是贪图利益。 | 0.019133 |
西海之内,流沙之中,有国名曰壑市。 | 在西海以内,流沙的中央,有一个国家,名叫壑市国。 | 西海以内,流沙之中,有一个叫壑市的国。 | 0.424318 |
晋安帝元兴元年十月丙申朔,黄雾昏浊,不雨。 | 晋安帝元兴元年十月丙申曰,初一,黄雾充塞,四处昏浊,却不下雨。 | 晋安帝元兴元年十月丙申朔,黄雾昏浊,不雨。 | 0.406701 |
有员俶者,九岁升坐,词辩注射,坐人皆屈。 | 有个名叫员亻叔的,九岁登上讲坛,辩论出言流畅尖锐,在座的人全都折服。 | 有一个人叫员俶,九岁就升座,口才敏捷,词义精当,在座的人都很服气。 | 0.168609 |
取士、任子、磨勘、迁补之法坏,命将养兵,皆非旧律。 | 科举、任子、考核转正、升迁补叙等法则都被破坏了,任命将领、操练战士,都不是原先的规则。 | 选拔官员、任命官子、考察、调动补缺等方法都出了问题,命人养兵,都违背了旧例。 | 0.040415 |
天策元年,与从兄祎俱徙建安。 | 天策元年,陆式与堂兄陆祎都被流徙建安。 | 天策元年,和我哥哥刘祎一起迁居建安。 | 0.261975 |
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 | 既没有既成不变之势,也没有固定不变之形,所以能够推究万物的实情。 | 没有一定的势头,没有一定的形态,所以能探究万物的真情。 | 0.195706 |
振山东、南畿州县饥。 | 赈济山东、南畿州县饥荒。 | 山东、南畿的州县发生饥荒。 | 0.425028 |
谓程灵虬曰: 卿与显宗,复有差降,可居下上。 | 对程灵箈说: 你与显宗,也有差别,可居于下等中的上乘。 | 对程灵虬说: 你和显宗,地位有高低,可以居下上。 | 0.189656 |
乃均土地,以稽其人民,而周知其数。 | 协助大司徒合理调配土地,核查人民,而遍知人民的数目。 | 于是均分土地,以查核人口,从而普遍了解人口数量。 | 0.050958 |
己未,徙封卫国公楃为郓国公。 | 三十日,徙封卫国公赵憧为邪国公。 | 己未年,把封号从卫国公改封为郓国公。 | 0.099506 |
军中惕息,莫敢犯令,故所向必克。 | 军队中人人小心谨慎,不敢违犯军令,所以所向无敌、攻无不克。 | 军中人人恐惧,不敢违反军令,所以所向必胜。 | 0.321461 |
是月,川、湖兵戍宁远者,以缺饷四月大噪,余十三营起应之,缚系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于谯楼上。 | 这个月,川、湖军队戍守宁远的,因为军饷缺发达四个月之久,起来喧闹,其余的十三个营起来响应他们,把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绑了去,囚禁在城墙上的碉楼里。 | 这个月,川、湖驻守宁远的地方军队,因为缺粮四个月大噪,其余十三营响应,把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通判张世荣、推官苏涵淳等人物绑起来,放在谯楼上。 | 0.456655 |
四年,解州,以太师还晋阳。 | 四年,罢刺史职,以太师身份回到晋阳。 | 四年,解州,以太师还晋阳。 | 0.24329 |
十二月,辛未,温拜表辄行,帅众四五万顺流而下,军于武昌,朝廷大惧。 | 十二月,辛未,桓温上奏章后就立即行动,率领四五万人顺江而下,驻扎在武昌。朝廷十分恐惧。 | 十二月,辛未,温拜表辄行,帅众四五万顺流而下,军于武昌,朝廷大惧。 | 0.224422 |
固辞以老疾,上表陈情。 | 以年老有病为由坚决推辞,上表陈述病情。 | 坚决辞让,报告情况。 | 0.023882 |
山多美石不用,必集洧水自然之石以为冢藏,贵不劳工巧,而此石不入世用也。 | 山上多有好看的石料而不用,一定要采集洧水自然之石来砌坟墓,用意是不耗费人工,而这些石料世间没有用处。 | 山里有很多美石,但是美石没有用处,就必然收集自然形成的石头作为坟墓的藏放,贵不工巧,这些石头不会被世所用。 | 0.098887 |
丁亥,罢群神从祀明堂。 | 二十六日,罢除群神从祀明堂。 | 丁亥年,停止群神祭祀明堂。 | 0.221315 |
未拜,入朝,仍授使持节、都督湘、巴等四州诸军事、湘州刺史,常侍、将军如故。 | 尚未就任,调入朝廷,于是任命为使持节、都督湘巴等四州诸军事、湘州刺史,散骑常侍、平南将军的职务依旧担任。 | 没有拜受官职,就入朝,仍授给使持节、都督湘、巴等四州诸军事、湘州刺史,常侍、将军的职务不变。 | 0.45058 |
宗元为邵州刺史。在道,再贬永州司马。 | 柳宗元被贬为邵州刺史,赴任途中,再贬为永州司马。 | 宗元做邵州刺史,在任上,又降职为永州司马。 | 0.379035 |
至于东都羽仪,西京簪带,崔孝伯、程虞虬久在著作,李元和、郭季祐上于中书,李思冲饰虏清官,游明根泛居显职。 | 至于东都羽仪一带的文入学士,崔孝伯、程虞虬长期任著作郎,李元和、郭季祐高达中书之位,李思冲、游明根都位居清显之职。 | 至于东都的羽仪,西京的簪带,崔孝伯、程虞虬长期在著书,李元和、郭季祐在中书,李思冲装饰敌人,游明根长期担任显职。 | 0.417365 |
雍曰: 峡延广六百余里,安能使困? | 韩雍说: 峡延绵六百余里,怎能围困? | 雍说: 峡延广六百多里,能使人困吗? | 0.349199 |
自后每夜中,光彩辉烛一室。 | 从此以后,每天夜里,玉龙子都把屋里照得通亮。 | 每天晚上,光彩照进一间房。 | 0.020675 |
秋,八月,戊申,上以海东累岁用兵,百姓困于征调,士卒战溺死者甚众,诏罢三十六州所造船,遣司元太常伯窦德玄等分诣十道,问人疾苦,黜陟官吏。 | 秋季八月,戊申,唐高宗因辽东地区连年用兵,百姓为赋税力役所困扰,士卒战死溺死的很多,下诏令免除三十六州的造船任务,派遣司元太常伯窦德玄等分别到十道,询问百姓疾苦,考核升降地方官吏。 | 秋季,八月,戊申,皇上因为海东多年用兵,百姓受征调之苦,士卒战死溺死者很多,诏令罢免三十六州所造的战船,派遣司元太常伯窦德玄等人分赴十道,询问百姓的疾苦,罢免官吏。 | 0.437168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