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s
stringlengths 2
1.19k
| truth
stringlengths 1
1.93k
| results
stringlengths 1
4.96k
| BLEU
float64 0
1
|
---|---|---|---|
湔水又东绝绵洛,径五城界,至广都北岸,南入于江,谓之五城水口,斯为北江。 | 渝水又往东流到绵络,经五城边界到广都北岸,南流注入江水,汇流处叫五城水口。这就是北江。 | 湔水又向东流过绵洛,直穿五城,流到广都北岸,又流回江里,这就是五城水口,这就是北江。 | 0.325872 |
泰始八年十月辛未朔,日有蚀之。 | 泰始八年十月辛末日,初一,日食。 | 泰始八年十月,有日食。 | 0.383009 |
及主君之後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并二国翟。 | 到主君的后代,将会有革新政治而穿胡人衣服,在翟地吞并二国的事。 | 等到主君之后世,还有改变政策而穿胡服的,还有两个国家都穿胡服。 | 0.063137 |
己亥,中官张谦使西洋还。 | 十五日,中官张谦出使西洋回京。 | 己亥年,中官张谦从西洋回来。 | 0.340948 |
后遂荒淫放恣,与太医令程据等乱彰内外。 | 皇后更加荒淫放纵,与太医令程据等人淫乱不堪而闻名于皇宫内外。 | 后来,他便荒淫无度,和太医令程据等人通奸于内外。 | 0.261467 |
後五岁,赵孝成王卒。 | 五年之后,赵孝成王去世。 | 五年后,赵孝成王去世。 | 0.777246 |
王新悦蔡泽计画,遂以为相国,泽为相数月,免。 | 昭襄王一开始就赞赏蔡泽的计策,便任命他为相国。但蔡泽任相国几个月后,即被免职。 | 王新很满意蔡泽的计画,就任他为相国,蔡泽做相国的时间很短,就免职了。 | 0.163718 |
中宗谓杨再思等曰: 以朕思之,此是守一大错。人臣事主,必在一心,岂有主上少有不安,即请太子知事? | 中宗对杨再思等说 :我想这件事,这是袁守一的大错,人臣忠于主上,必在一心,哪里有主上稍有不安,就请出太子来主管国事的? | 中宗对杨再思等人说: 我考虑这件事,这是守大的错误。臣子事君,一定要忠心,哪有君上稍稍不安,就请太子知道这些事情? | 0.302334 |
三年正月,敌三百余骑饮马黄河,亨追击至官山下,多所斩获。 | 三年正月,三百余名敌军骑兵饮马黄河,石亨追击至官山下,俘斩甚多。 | 三年正月,敌军有三百多骑兵在黄河边上饮马,亨率军追击,追到官山下,俘获很多人。 | 0.257923 |
十一日复顺,迟,日行十二分,九十二日行四十八度而复疾。 | 十一天后转为顺行,慢,每天运行十二分,九十二天运行四十八度,速度变快。 | 十一日又顺行,时间晚,每日行十二分,九十二天后又行四十八度而又急行。 | 0.40716 |
甲申,趣刘光世救楚州。 | 十五日,督促刘光世救援楚州。 | 甲申,急速去求刘光世救楚州。 | 0.265848 |
改侍讲学士,与承旨詹同正释奠先师乐章,编集《大明日历》。 | 改任侍讲学士。与承旨詹同修正解释祭奠先师的乐章,编集成《大明日历》。 | 改任侍讲学士,与承旨詹同正一起研究先师乐章,编撰《大明日历》。 | 0.494501 |
新丰有山因震突出,太后以为美祥,赦其县,更名庆山。荆人俞文俊上言:“人不和,疣赘生;地不和,堆阜山。今陛下以女主处阳位,山变为灾,非庆也。”太后怒,投岭外。 | 新丰县因地震而涌出一座山,太后认为是祥瑞,下令赦免该县的囚犯,改新丰县为庆山县。荆州人俞文俊上书说:“人气不和,身上就会长出肉瘤;地气不和,地上才会生出土山。现在陛下以太后而居于帝位,所以山变化形成灾害,臣以为并不是喜庆之事。”太后发怒,把他流放到岭南。 | 新丰有座山,因地震而突出,太后认为这是吉祥之兆,赦免了该县,改县名称为庆山。荆人俞文俊上奏说:“人不和,疣赘生;地不和,堆阜山。现在陛下把女主放在阳位,山变成灾祸,不是庆山。”太后生气,把俞文俊投到岭外。 | 0.219407 |
入大空山房,则何巢阿同其幼子相望于门。 | 进入大空山房,就见何巢阿同他的小儿子在门口相望了。 | 走进大空山房,就看到何巢和他的儿子在门前相望。 | 0.35449 |
今其书才有三事,其一曰贾博喻,一曰全若虚,一曰元撰,详命名之久,盖取诸子虚、亡是公云。 | 现在其书中托名有三个,其一个叫贾博渝,一个叫全若虚,一个叫元撰,详考其命名的意义,大概是从子虚,亡是公变化而来。 | 现在他的书只有三件事,一是贾博喻,一是全若虚,一是元撰,详细命名的时间,大概取诸子虚、亡是公的姓名。 | 0.201372 |
秋七月己巳,地震。 | 秋七月己巳,发生地震。 | 秋天的七月,己巳日,发生地震。 | 0.409809 |
拓跋禄官分其国为三部:一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自统之;一居代郡参合陂之北,使兄沙漠汗之子猗盿统之;一居定襄之盛乐故城,使猗\ue4c5弟猗户统之。 | 拓跋禄官把他的国家分成三部分:一部分在上谷以北,濡源以西,他亲自统领。一部分位于代郡参合陂的北面,派他的哥哥沙漠汗的儿子拓跋猗统领。还有一部分在定襄的盛乐故城,派猗的弟弟拓跋猗卢统领。 | 拓跋禄官把他的国家划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位于上谷的北边、濡源的西边,由他本人统一管理;一部分位于代郡的参合陂的北边,由他的哥哥沙漠汗之子猗盿管理;一部分位于定襄的盛乐故城的北边,由他的弟弟猗户管理。 | 0.380821 |
丁未,汉衡遣判官与吐蕃使者入奏。上为之改敕书、境土,皆如其请。 | 丁未,崔汉衡派遣判官与吐蕃使者入朝上奏,德宗为吐蕃修改了敕书,改订了边境,一切都如吐蕃请求的那样。 | 汉衡派判官和吐蕃使者入京上奏。皇上为他们改了诏令和划定的边界,都按照他们的请求。 | 0.134395 |
叔业畏之,遣于瑶之说子懋曰: 今还都必无过忧,正当作散官,不失富贵也。 | 裴叔业害怕了,派遣于瑶之去说服萧子懋,瑶之对子懋讲: 你现在如果能够主动放弃,回到京城去,一定不会有什么担心之处,正好可以做一个闲散之官,仍然不失富贵荣华呀。 | 叔业害怕他,派他到瑶那里说: 如今回都城一定不会有什么忧虑,正当作散官,不会失掉富贵。 | 0.115852 |
付所司。 | 交主管府衙执行。 | 交給他們。 | 0.035066 |
明年,以疾留京师,乃以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卒,年六十八,谥曰文元。 | 第二年,因病留在京城,就以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的身份判尚书都省,去世,终年六十八岁,谥号叫文元。 | 第二年,因为疾病留在京城,就任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判尚书都省,去世,享年六十八岁,谥号文元。 | 0.69521 |
当至丞相,自有传。 | 平当官至丞相,自己有传。 | 当到丞相,自有传。 | 0.319805 |
十二月甲午,至东京。 | 十二月十八日,皇上到达东京。 | 十二月初一,到了东京。 | 0.128357 |
降复位,坐,兼敛算,实八算于中,委其馀于中西;兴,共而俟。 | 然后下堂返回其位,坐下,兼取八枝算筹盛置于 中 ,把其余的算筹放在 中 西边。起立,拱手等候。 | 降职后复职,坐下来,兼收算数,实收八算于中,其余算数收于东西;兴,共同等待。 | 0.035431 |
速侯等惊走来赴,因执而杀之。 | 速侯等人惊讶赶来奔丧,乘机拘捕而杀了他们。 | 速侯他们惊恐地跑来,因持着刀杀死了他。 | 0.038143 |
乃令军中曰: 不反者安坐。 | 他向军营中下达号令: 凡没有参加叛乱者要安稳坐好不要乱动! | 于是就命令军中: 不反叛的人可以安坐。 | 0.018528 |
虎遣使四出,招诱民夷,燕成周内史崔焘、居就令游泓、武原令常霸、东夷校尉封抽、护军宋晃等皆应之,凡得三十六城。 | 石虎派遣使者四处出动,招纳、诱降各族民众,前燕国的成周内史崔焘,居就县令游弘、武原县令常霸、东夷校尉封抽、护军宋晃等都应从他,共获得三十六城。 | 虎派使者四出,招引民夷,燕成周内史崔焘、居就令游泓、武原令常霸、东夷校尉封抽、护军宋晃等响应,共得到三十六城。 | 0.401811 |
蒙恬不肯死,使者以属吏,系诸阳周。更置李斯舍人为护军,还报。 | 蒙恬不肯死,使者便将他交给官吏治罪,囚禁在阳周;改置李斯的舍人担任护军,然后回报李斯、赵高。 | 蒙恬不肯死,使者把蒙恬作为属吏,关在阳周。又让李斯做护军,回去报告。 | 0.21675 |
及桓帝即位,顺烈太后临朝,穆以冀势地亲重,望有以扶持王室,因推灾异,奏记,以劝戒冀曰:穆伏念明年丁亥之岁,刑德合于乾位,《易》经龙战之会,其文曰: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 等到桓帝即位,顺烈太后临朝听政,朱穆认为梁冀有权有势,希望他能扶持王室,于是推断灾异发生的根源,写一篇奏记劝戒梁冀道 :穆想到明年是丁亥之岁,刑德合于乾位,《易经》讲的龙战之会。它的文字说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 桓帝即位后,顺烈太后临朝,穆因自己势力的强大,希望有办法扶持王室,于是上奏记,劝戒穆说:穆伏念明年是丁亥年,刑德合于乾位,这是《易经》中龙战之会,它的卦辞说: 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 0.385456 |
后子复来归秦。 | 后子鍼又回到秦国。 | 后来,子车又回到秦国。 | 0.496168 |
初,宣宗将迁南,欲置糺军于平州,高琪难之。及迁汴,戒彖多厚抚此军,彖多辄杀糺军数人,以至于败。宣宗末年尝曰:“坏天下者,高琪、彖多也。”终身以为恨云。” | 当初,宣宗将要南迁,想把鯥军布置在平州,高琪反对。等到迁都汴京,告诫彖多优厚地安抚这支军队,彖多自作主张杀了鯥军几个人,以至于失败。宣宗末年曾说:“毁坏天下的人,是高琪和彖多。”终身以为遗憾。 | 最初,宣宗要迁都南边,想把宣州军队安置在平州,高琪对此很为难。等到迁都汴京,宣宗就命令高琪要好好安抚这支部队,高琪就常常杀掉宣州军队几个人,直到失败。宣宗末年的时候,他说:“坏天下的人,就是高琪、高大的军。”他终身都为此感到恨。 | 0.31315 |
混填晨起即诣庙,于神树下得弓,便依梦乘舶入海,遂至扶南外邑。 | 于是混填早上起来就到庙上去,在神树下边得到一张弓,便按照所梦乘船入海,就到了扶南国境外。 | 他早晨就到庙里去,在神树下找到弓,就照着梦中的情景乘船入海,最后到了扶南的外城。 | 0.298333 |
治书侍御史梁毗劾奏昉曰: 臣闻处贵则戒之以奢,持满则守之以约。 | 治书侍御史梁毗上奏高祖,弹劾刘昉,说: 我听说显贵的人要儆戒奢侈,满盈的人要注意约束。 | 梁毗在奏章中弹劾刘昉说: 我听说,当一个人地位高时,要提醒他节制自己的奢华,当一个人功名满盈时,要提醒他保持节俭。 | 0.160174 |
臣闻国之大事,莫先郊祀,郊祀之本,实在审位。 | 臣闻国家大事,没有比郊祀更重要的了,郊祀的根本,实质是在审定位置。 | 臣听说,国家的大事,没有比郊祀更重要的了,郊祀的根本,实在是要审明自己的位置。 | 0.595593 |
赧王中二十二年 | 赧王二十二年 | 襄王二十二年。 | 0.614788 |
新野宰登城言曰: 得司徒刘公一信,愿先下。 及伯升军至,即开城门降。 | 新野县宰登上城楼说 :只要得到司徒刘公一个凭证,愿意先下。 等到伯升军到,新野宰即开门投降。 | 新野宰上城说: 得到司徒刘公一封信,就先降下。 等伯升的军队到了,就打开城门投降。 | 0.294457 |
昱久闻其高道,有神术,礼谒甚谨。 | 高昱很久就听说这老人道行高深,有神奇的法术,对老人很尊重。 | 我久闻他高深的道德,有神奇的法术,礼节拜谒十分谨慎。 | 0.272091 |
其人曰: 赋便赋了,终是有些贼形。 | 富翁说: 即便是赋,到底是有些贼的形状。 | 那人说: 赋已经写好了,总归还是有些贼相。 | 0.179765 |
恪省书而去。未出路门,逢太常滕胤,恪曰: 卒腹痛,不任人。 | 诸葛恪看了字条后省悟抽身离去,还未出宫殿大门,遇到太常滕胤,诸葛恪说: 我突然腹痛,不便入宫。 | 李恪就省略了书信,然后离开。还没有出城门,就碰到了太常滕胤,李恪说: 刚生下孩子,身体疼痛,不能胜任人的工作。 | 0.154633 |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 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瘟疫,死了万数人,钟离意亲自隐恤,经常供给医药,所属各部多受了他的救济。 | 建武十四年,会稽郡发生大疫,死人数以万计,他独自隐藏起来,给自己的亲属提供医药,他管理的部队多得到救援。 | 0.220502 |
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 | 后来被邻国攻破,其族被灭绝。 | 后来被邻国攻破,全族都死去了。 | 0.503175 |
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 | 弄清楚礼乐与天地的关系,然后才能制礼作乐。 | 明白天地的情况,才能兴起礼乐。 | 0.072569 |
政令犹汗,往而不反。 | 政令好比出汗,出来就不能收回。 | 政令就像汗水,出去而不回来。 | 0.050012 |
时歙州刺史陶雅闻而异之,因辟为从事。 | 当时,歙州刺史陶雅听说了这件事十分惊异,便任命徐善为从事。 | 当时,歙州刺史陶雅听说了后,很不一样地对待他,因而聘请他为从事。 | 0.426513 |
明年正月,葬安巴坚于木叶山,伪谥曰 大圣皇帝 。 | 第二年正月,葬阿保机在木叶山,伪谥为 大圣皇帝 。 | 第二年正月,安巴坚被安葬在木叶山,被谥号为 大圣皇帝 。 | 0.546024 |
又曰: 大臣忧。 | 又说: 大臣有忧患。 | 再说: 大臣们担忧。 | 0.427287 |
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 死后,家人打开他的书柜一看,是《论语》二十篇。 | 他死了,家人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就是《论语》二十篇。 | 0.526945 |
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 | 席是南北方向铺设的,以西方为尊位;东西方向铺设的,以南方为尊位。 | 席:南乡北乡,以西方为上;东乡西乡,以南方为上。 | 0.248208 |
硃玫遣其将王行瑜将邠宁、河西兵五万追乘舆,感义节度使杨晟战数却,弃散关走,行瑜进屯凤州。 | 朱玫派遣手下将领王行瑜带领宁、河西军队五万人追赶唐僖宗,感义节度使杨晟交战后再三退却,最后放弃散关逃走,王行瑜开进凤驻扎。 | 朱玫派他的将领王行瑜率领邠宁、河西的军队五万人追击朱感义,朱感义节度使杨晟多次战败,放弃散关逃走,王行瑜进兵驻扎在凤州。 | 0.450685 |
六月,立皇子润为鄂王。 | 六月,唐宣宗立皇子李润为鄂王。 | 六月,立皇子刘润为鄂王。 | 0.406296 |
中夜山月如画,而游客皆醉,思温独携琴临水闲泛。 | 这时游客们都醉了,唯独思温带着琴在水边弹琴。 | 半夜山上的月亮像画一样,所有的游客都醉了,只有思温一个人带着琴,在水边闲逛。 | 0.132132 |
秋七月丙申朔,云南省参政怯剌言: 建都地多产金,可置冶,令旁近民炼之以输官。 | 秋季,七月初一,云南行省参政怯剌上奏说 :建都地方大多出产金子,可以设置冶炼场,命附近的百姓冶炼黄金交纳给官府。 | 秋七月,云南省参政怯剌上奏说: 建都的地方多产金,可以设置冶炼厂,让附近的人民炼金然后上交官府。 | 0.335993 |
景遂敛容谢之,待易益厚。 | 而李景遂收起笑容向张易道歉,从此对张易更加重视了。 | 景遂向人道歉,态度更加恭敬。 | 0.050429 |
经十二日,有道士史玄真曰: 此怪邪也。 | 经过十二天之后,有一个叫史玄真的道士说,这是一种怪邪现象。 | 十二天,有道士史玄真说: 这就是妖怪。 | 0.069678 |
单于下骑,传战大内。 | 单于下楼骑上马,转战到单于的内室。 | 单于下马,传令给大内。 | 0.073958 |
是月,孙恩在临海,人众饿死散亡,恩亦投水死。 | 同月,孙恩在临海,部众饿死散亡,彊墨也投水而死。 | 这个月,孙恩在临海,人们饿死,散散逃走,孙恩也投水自杀。 | 0.326729 |
周公居东二年,则罪人斯得。 | 周公留在东方两年,罪人就捕获了。 | 周公在东面居住了两年,罪人才能得到宽免。 | 0.241573 |
绝食七日,乃杀之。 | 腾蛟绝食七天,大清兵只好杀了他。 | 绝食七天后,才杀掉他。 | 0.190308 |
河水又东南径朔方县故城东北,《诗》所谓城彼朔方也。 | 河水又往东南流经朔方县旧城东北。《诗》说:在那朔方筑城,说的就是这地方。 | 河水又向东南流经朔方县故城东北,这是《诗经》中所谓 的城彼朔方 的意思。 | 0.274819 |
吴诸葛恪征淮南,归,将朝会之夜,精爽扰动,通夕不寐。 | 吴国诸葛恪出征淮南回来,将要朝见君主的那天晚上,心烦意乱,整个晚上都没睡着。 | 吴国诸葛恪征伐淮南,回来后,在朝会 nights 晚上,精神往来,通宵不能入睡。 | 0.15591 |
乃还宿于肆。 | 于是返回到旅店中住下。 | 于是回到旅店。 | 0.286952 |
及汉氏女孙中山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更以为任。 | 以及汉朝的孙女中山国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改称为任爵。 | 汉氏的女儿孙中山继承了承礼君、遵德君、修义君的职务。 | 0.429618 |
中大通元年,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入洛阳,僧祐又得还国,除南天水、天门二郡太守,有善政。 | 中大通元年,陈庆之送魏北海王元颢去洛阳,胡僧枯又得以回归京城,被授为南天水、天门二郡太守,在为官的地方都留下了好的政绩。 | 中大通元年,陈庆之把魏北海王元颢送回洛阳,僧祐又回到国内,被任命为南天水的郡太守和天门的郡太守,他治理地方有成绩。 | 0.3502 |
校订书籍,亦何容易,自扬雄、刘向,方称此职耳。 | 校勘写订书籍,也很不容易,只有当年的扬雄、刘向才算得上是称职的。 | 校订书籍,不容易,自扬雄、刘向,才称这个官职。 | 0.265348 |
五岳称东岳泰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中岳嵩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 | 五岳称东越泰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中岳嵩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 | 五岳都称其神是东岳泰山之神,南岳衡山之神,中岳嵩山之神,西岳华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 | 0.806325 |
臣忝有肺肝,岂并寻常宰相? | 臣枉有一副心肝,哪能同寻常宰相相比并? | 我作为宰相,难道比一般的宰相都差吗? | 0.029557 |
始皇采用其说,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从所不胜,为水德。 | 始皇采纳了这套学说,认为周朝是火德,秦取代周,从火不能胜水来推算,秦应是水德。 | 秦始皇采用了他的意见,认为周朝得到火德,秦朝代替周朝,从火德来看,是水德。 | 0.282881 |
仲尼曰: 生无所息。 | 孔子说: 人生是没有休息的。 | 孔子说: 生命没有休息的时候。 | 0.514973 |
明年,除徽猷阁待制。 | 次年,朝廷任命刘子羽为徽猷阁待制。 | 第二年,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 | 0.419908 |
及其将见也,大臣亦先入请,言铉博学有材辩,宜有以待之。 | 到他快要进见时,大臣们也先入朝请求,说徐铉博学多才善于辩论,应当对他有所准备。 | 等到他见到皇帝时,大臣们先进入朝见,说杨铉博学多才,应当有等待他的办法。 | 0.260602 |
土人未晚即不敢行,何幸而昏夜过之! 师宗在两山峡间,东北与西南俱有山环夹。 | 烧水煮杨君赠送的粉糕吃,像怡糖般地甘甜。洗脚后垫着草就睡了,半夜又听到雨声。师宗州位于两山之间的峡谷里,东北和西南都有山夹绕。 | 土著人直到天黑了才不敢出来,真幸运的是我们晚上才经过!师宗在两山峡中间,东北和西南都有山环绕。 | 0.155235 |
庚辰,赵安仁献五色金玉丹、紫芝八千七百余本。 | 二十三日,赵安仁进献五色金玉丹、紫芝八千七百多本。 | 庚辰年,赵安仁献上五种金、五种玉、五种丹、八千七百零一夜的紫芝。 | 0.18843 |
梁大同中,子坚遣使献鸣盐枕、蒲桃、良马、氍獀等物。 | 梁大同年间,子坚派人来献鸣盐枕、葡萄、良马、毛毯等物品。 | 梁朝大同年间,梁子坚派使者献给朝廷鸣盐枕、蒲桃、良马、氍獀等物品。 | 0.360026 |
夜郎旁小邑皆贪汉缯帛,以为汉道险,终不能有也,乃且听蒙约。 | 夜郎旁边小城镇的人们都贪图汉朝的丝绸布帛,心中认为汉朝到夜郎的道路险阻,终究不能占有自己,就暂且接受了唐蒙的盟约。 | 夜郎旁的小城都贪图汉朝的丝帛,认为汉朝道路险阻,最终不能得到,于是听任蒙约。 | 0.244547 |
犹求圣哲之上,明察之官,忠信之长,慈惠之师,民于是乎可任使也,而不生祸乱。 | 还要访求聪明贤能的卿相、明白事理的官员、忠诚守信的乡长、慈祥和蔼的老师,百姓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使用,而不致于发生祸乱。 | 还要求圣明智慧的人,明察是非的人,忠信的人,慈爱的人,这样民就可用,而不生祸乱。 | 0.100094 |
守光又遣告于梁,请授己河北兵马都统,以讨镇、定、河东。 | 刘守光又派人告诉梁,请求任命自己为河北兵马都统,以便讨伐镇州、定州、河东。 | 守光又派使者去梁国,请求梁国授他河北兵马都统,以讨伐镇定、河东。 | 0.381829 |
时,大将军光薨,子禹复为大司马,兄子山领尚书,亲属皆宿卫内侍。 | 这时大将军霍光去世,他的儿子霍禹又担任大司马,他的侄子霍山任尚书,亲属都在皇宫裹当警卫侍从。 | 当时,大将军司马光去世,他的儿子司马禹又为大司马,他的兄弟司马山担任尚书,他的亲属都宿卫在宫中。 | 0.372555 |
且汉故事,供给南单于,费直岁一亿九十馀万,西域岁七千四百八十万;今北庭弥远,其费过倍,是乃空尽天下而非建策之要地。 | 况且依照汉朝旧制,供给南匈奴单于的费用,每年达一亿九十余万;供给西域的费用,每年七千四百八十万;如今北匈奴距离更远,费用超过一倍,这将耗尽国家的财富,不是制定政策的正确原则。 | 而且汉朝的旧例,每年给南单于的供给,费用是一亿九百九十万,西域每年是七千四百八十万;现在北庭离汉朝更远,它的费用超过以前,这是空耗天下资源,而不是建立策略要地的原因。 | 0.224734 |
穆子曰: 非事君之礼也。 | 穆子回答说: 这不是事奉君主的礼节。 | 穆子说: 不是侍奉君主的礼节。 | 0.463329 |
河北罢兵,准之力也。 | 河北消除兵祸,是寇准出的力呵。 | 河北停止战争,是准的力度所造成的。 | 0.045275 |
秋八月,太原郡旱,民庶流冗。 | 秋八月,太原郡干旱,平民百姓流亡散失。 | 秋八月,太原郡发生旱灾,百姓流离失所。 | 0.412295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 | 燕、赵、韩、魏国都听说了,都到齐国去朝见齐王。 | 0.444984 |
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弈,以御隋六合兵,后主知猛妻子在隋军,惧其有异志,欲使任忠代之,又重伤其意,乃止。 | 其时樊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率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在白下游弋,以防御隋军六合兵,后主知道樊猛妻子在隋军,怕他有异志,想命任忠代替他,又恐伤他的心,便停止了。 | 当时,李猛和左卫将军蒋元逊率领八十艘船作为水军,在白河上游棋,以抵御隋朝的六十万军队。后主知道李猛的妻子在隋军中,担心她有异心,想让任忠代替她,又伤了李猛的心,于是就停止了。 | 0.327487 |
三年,淮、徐大饥,死者相枕藉。 | 三年,淮、徐遭受严重饥荒,死去的人纵横遍地。 | 三年,淮、徐发生大饥荒,死人堆叠在一起。 | 0.339481 |
此阶前则万里也,卿知之乎? | 万里之遥就象在这台阶之前一样,你知道吗? | 此阶前是万里的,卿知道吗? | 0.148543 |
先是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 轮台东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可遣屯田卒,置校尉三人分护,益种五谷;张掖、酒泉遣骑假司马为斥候;募民壮健敢徙者诣田所,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 | 在此之前,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道: 轮台东部有能够灌溉的农田五千顷以上,可派屯田卒前去屯田,设置校尉三人分别掌管,多种五谷;由张掖、酒泉派骑兵下级小吏担任警戒;招募民间强壮有力、敢于远赴边塞的人前往该地,垦荒灌溉;逐渐修筑亭燧,城墙向西延伸,用以威镇西域各国,辅助乌孙。 | 首先是搜粟都尉桑弘羊和丞相、御史上奏说: 轮台东边有五千顷以上的灌溉田地,可以派屯田卒去驻守,设置校尉三人分护,增加五种谷物的种植;张掖、酒泉遣派骑假司马当斥候;招募壮健的民夫移居那里,增加灌溉田地,逐渐建造列亭,连城向西,以震慑西国,辅佐乌孙。 | 0.268491 |
兼言宋后数改官禄,又云: 大愧使君,不知何以报答, 宋见府君,具叙所记。府君令问,己更何官。 | 又说到宋以后几年的执政官禄。又说: 实在对不起使君,不知道用什么来报答他。 宋见府君,把她所说的都告诉了府君,府君让问,自己能换什么官职。 | 兼言宋后数改官禄,又云: 大愧使君,不知何以报答, 宋见府君,具叙所记。府君令问,己更何官。 | 0.151363 |
自延平以来,浸益贵盛,假貂珰之饰,处常伯之任,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故放滥骄溢,莫能禁御。 | 从延平以来,渐渐更加贵盛,假貂之服饰,处侍中之重任,天朝政事,一经他们之手,权倾海内,宠贵没有极限,子弟亲戚,都担负重任,所以放滥骄溢,没有人能制止。 | 自从延平以来,越来越显赫,借戴貂裘,担任常伯之职,天朝政事,他一个人掌握,权势压倒海内,宠爱之深,无以复加,他的子弟和亲戚,都担任重要职务,因此放纵骄奢,无法限制。 | 0.222162 |
太祖前后遣李远、于谨、侯莫陈崇、李弼等相继讨平之。 | 太祖前后派遣李远、于谨、侯莫陈崇、李弼等将领相继征讨平定。 | 太祖前后派李远、于谨、侯莫陈崇、李弼等人依次讨平了。 | 0.606888 |
帝令公卿百官诣石头见敦,敦谓戴渊曰: 前日之战,有馀力乎? | 元帝命令百官公卿到石头拜见王敦。王敦对戴渊说: 前日的交战,还有剩余的力量吗? | 皇帝命令朝臣百官到石头去见王敦,王敦问戴渊说: 前天打 battles 的余力还有吗? | 0.231488 |
其妻明鉴人也,泣而谏之。 | 他的妻子是个明白人,曾含着眼泪苦苦地规劝他。 | 他的妻子明鉴人,哭泣着劝谏他。 | 0.150953 |
吴道士曰: 子既慕神仙,当且居山林,无为汲汲于尘俗间。 | 吴道士说: 您既然敬慕神仙,应当在山林里居住,不要在尘俗之中做伪诈之事。 | 吴道士说: 你既然向往神仙,应当暂且住在山野,不要在尘世中忙碌。 | 0.36094 |
母曰: 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 | 母亲说: 你今天得以和李膺、杜密齐名,死有何恨! | 母亲说: 你如今和李白、杜甫齐名,死后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 0.30186 |
丁母忧,服除,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 | 服母丧期满后,主管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 | 丁母去世,服丧结束,担任永兴军耀州三白渠公事。 | 0.474795 |
殿下力未能去,数面折之,使彼惧而为备,何所不至! | 殿下全力也未能除去他们,多次面争廷折,使他们害怕并作好防范,什么事干不出来! | 殿下力量不能去除,多次折服他,使他害怕而防备,有什么不做的呢? | 0.063025 |
壬戌,发开封府民夫五万修大梁城,旬日而罢。 | 壬戌,后周征发开封府五万民夫修筑大梁城墙,十天完成。 | 壬戌年,发开封府的民夫五万人修大梁城,十几天就修好了。 | 0.186813 |
重厚自尊,谓之 长者 。 | 为人持重而妄自尊大,却被称为长者。 | 重厚自尊,称为 长者 。 | 0.045518 |
制皇长男温可封郓王,二男泾可封雅王,第三男滋可封蕲王,第四男沂可封庆王。 | 皇上下令,长子温可封郓王,二子泾可封雅王,三子滋可封蕲王,四子沂可封庆王。 | 把皇上的长子封为郓王,次子封为雅王,第三子封为蕲王,第四子封为庆王。 | 0.093293 |
讷性持重,学问该博。 | 宋讷性格持重,学问渊博。 | 李讷性格谨慎,学识渊博。 | 0.16109 |
八月发京师。 | 八月从京师出发。 | 八月从京城出发。 | 0.5 |
Subsets and Splits
No saved queries yet
Save your SQL queries to embed, download, and access them later. Queries will appear here once sa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