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s
stringlengths
2
1.19k
truth
stringlengths
1
1.93k
results
stringlengths
1
4.96k
BLEU
float64
0
1
是以金石可灭,而风流不泯者,其唯载籍乎。
因而,金石有可能消失,而文章却不会泯灭的原因,就凭借书籍记载啊!
所以,金石可以磨灭,而风雅的精神不会消失,只有靠记录来保存。
0.067664
后复以破吐蕃跳荡功,除右领军大将军。
后又因突袭打败吐蕃军的功劳,任右领军大将军。
后来又因破吐蕃的功绩,升任右领军大将军。
0.407854
六年至九年,连岁无雪。
六年至九年,连年没有降雪。
六年至九年,连年没有下雪。
0.791067
己丑,以右羽林大将军吴希光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充渭北鄜坊丹延都团练观察使。
二十日,以右羽林大将军吴希光任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充任渭北、坊、丹、延都团练观察使。
己丑年,以右羽林大将军吴希光检校散骑常侍、兼御史中丞,充任渭北鄜坊丹延都团练观察使。
0.730105
至七十二将终,见幢盖音乐来迎。
到七十二岁将要死时,看见有伞盖音乐来迎接他。
等到七十二位将官都死光了,看到幢盖上的音乐来迎接。
0.277487
是时晴朗,已午间,忽有二云,大如车轮,凝于寺上。
天刚放亮,他们就来到寺前,先在那里等候着。当时天气晴朗,将近中午时,忽然有两片象车轮大的云彩出现了,静静停留在寺庙的上空。
当时天气晴朗,已过中午,突然出现两朵白云,大小像车轮一样,停在寺上。
0.117013
拜鼎为尚书左丞兼枢密副使,知归德府完颜伯嘉签枢密院事。
授予胥鼎为尚书左丞兼枢密副使,知归德府完颜伯嘉签枢密院事。
拜鼎被任命为尚书左丞兼枢密副使,知归德府完颜伯嘉签枢密院事。
0.832384
思明降,乃得归,求其父尸于东京,得之,遂并袁履谦尸棺敛以归。
史思明归顺朝廷后,颜泉明才得以归来,在东京寻找到他父亲颜杲卿的尸体,就同袁履谦的尸体一起装入棺材,送归长安。
思明投降后,才得以回家,他要求把他的父亲尸骨从东京运回家乡,最后把袁履谦的尸骨和棺材一起运回家乡。
0.134407
是时司马越秉权,终以无礼破灭,内乱之应也。
当时旦墨越专权,终因无礼被灭,此即内乱之应。
当时司马越掌握大权,最终因为不讲礼数而灭亡,这是内部混乱的必然结果。
0.02433
循之抵山下,两崖壁立,一涧中流,透罅而入,逼仄如无所向,曲折上下,俱成窈窕,伊阙双峰,武彝九曲,俱不足以拟之也。
沿大路来到恒山下,两旁崖壁耸立,一条涧水从中流过,穿行在缝隙一样的峡谷中而往里走,狭窄得好象没有地方可通,山涧弯弯曲曲、崖壁高高低低,完全是深远幽雅的景色,伊胭两山相对的风光,武夷山回环旋转九曲的溪水,都不能和这里的景色相比。
循着它往山下走,两边的山崖直立,一条涧流过,从山缝中流过,地方狭窄像没有方向,曲折上下,都成了窈窕,伊阙的双峰,武彝的九曲,都比不上。
0.080233
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始食肉者先食干肉。
开始饮酒时,要先饮甜酒;开始吃肉时,要先吃干肉。
最初喝酒的人先喝醴酒,最初吃肉的人先吃干肉。
0.190126
俊不能自安,内史李洪从俊出营外,屯高冢上。
慕容俊当然无法自己安睡,内史李洪跟随他走出营外,在一个高土堆上停了下来。
李俊不能自安,李洪跟从李俊出营外,在的高冢上驻扎。
0.142124
晋大元初,民封驱之家仆,密窃三饼归,发看,有大蛇螫之而死。
东晋太元初年,郡民封驱之家里的仆人,悄悄偷三块银饼子回来,到家揭开一看,有一条大蛇爬出来,当即把他咬死。
晋朝大元初年,民封驱家的仆人,偷了三个饼,带回家去,打开看,有的一条大蛇被咬死。
0.203769
若乃诚感天地,孝通神明,见之于张元矣。
至于诚感天地,孝通神明,观看张元的事迹就可以了。
如果真诚感动天地,孝敬通晓神明,就见到张元的了。
0.218002
本名凌,而广陵郡旧有凌县,晋武帝太康二年,以下邳之凌县非旧土而同名,改为北凌。
但广陵郡旧有浚县,晋武帝太康二年,因下邳的凌县并非旧地却同名,便将下邳的浚县改为北凌县。
本名是凌,而广陵郡以前有凌县,晋武帝太康二年,下面是下邳的凌县不是以前的老地方,而同名,就改成了北凌。
0.321988
次均王友贞,为东都马步都挥指使。
均王朱友贞担任东都马步都指使。
次均王友贞,是东都马步都的挥使。
0.320693
太康初,入为散骑常侍、前将军,领鄴城门校尉,以疾去官。
太康初年,入朝任散骑常侍、前将军,兼邺城门校尉,因病辞官。
太康初年,他任散骑常侍、前将军,领鄴城门校尉,因病辞官。
0.736953
从之。
皇帝允从。
就依从他。
0.063894
当金末,名士流寓失所,悉为治其生理而宾礼之,后多致显达。
金末,名士到处流亡,无处为家。天泽为他们安置生活,以礼待之。这些人后来多成达官贵人。
当金朝末年,名士们流落失所,全部都受到治国的政策照顾,后来大多都显赫发达。
0.035859
三十年矣。一旦有疾。
三十年了,忽然一天又得了病。
已经过去三十年了。有一天,他突然生病了。
0.165861
景泰初,边事棘,班军悉留京,间岁乃放还取衣装。
景泰初年,边疆之事紧急,调来操练的军队都留在京城,隔一年纔放回去取来衣服装备。
景泰初年,边境事态棘手,班军全部留京,每年才放回取衣服。
0.16117
忠贤不识字,例不当入司礼,以客氏故,得之。
魏忠贤不识字,按例不能进司礼监,但因客氏的缘故,他得以破例。
忠良没有识字,按例不应进入司礼,因例例的夫人的关系,得以进入。
0.211533
俗名之羊子城,非也,盖韵近字转耳。
俗称羊子城,其实不是。这是由于字音相近而致误的缘故。
俗名之羊子城,不是真的,只是因为它的名字和音近而叫这个名字。
0.122889
后又免沿边开田官军子粒,减各边屯田子粒有差。
后来又免征沿边开田官军的粮食,减征各边屯田粮食不一。
后来又免除沿边的开垦田地官军子粒,各边的屯田子粒也有不同的减少。
0.132499
帝不允辞,趣令赴职。下其奏于有司,悉格不用。
世宗不允许他的推辞,催派他上任,把他的奏议下发给有关部门讨论,结果全部被废置,没有采用。
皇帝不许辞让,催促他赴任。将他的奏章交給官吏,全部都被拒绝。
0.034463
眷谏曰: 今动大众,以威北敌,去都不远,而便旋驾,虏必疑我有内难。
尉眷规劝说: 现在发动大军,来向北方的敌人显示威力,离他们的都城不远,却倒转车头,敌人必定怀疑我们有内乱。
忠言劝告说: 现在动用大众兵马,用威严的军事实力震慑北方的敌人,离都城不远,而方便地旋驾,敌人必然怀疑我们有内部问题。
0.319203
立十志:《律历》、《礼乐》、《天文》、《五行》、《郊祀》、《刑法》、《艺文》依班固,《朝会》、《舆服》依蔡邕、司马彪,《州郡》依徐爰。
立十志,其中《律历》、《礼乐》、《天文》、《五行》、《郊祀》、《刑法》、《艺文》等志依照班固的体例,《朝会》、《舆服》两志依照蔡邕、司马彪,《州郡志》依照徐爰。
立十志:律历、礼乐、天文、五行、郊祀、刑法、艺文,依班固;朝会、舆服,依蔡邕、司马彪;州郡,依徐爰。
0.129091
乐奏八音。
乐奏有八音。
奏八种音。
0.110627
且魏有破国之志,韩见亡,必东面而诉于齐矣。
况且魏国已有攻破韩国的打算,韩国就要亡国,必定要到东边来向齐国告求救兵。
而且魏国已有破国的决心,一旦韩国被攻破,韩国必然会向齐国求援。
0.200145
辛巳,史馆修撰曾巩乞收采名臣高士事迹遗文,诏从之。
二十八日,史馆修撰请求收集采编名臣高士事迹遗文,神宗下诏批准了这个请求。
辛巳年,曾巩向朝廷乞求收集高士的遗文。朝廷同意了。
0.038802
重荣诒克用书,且言: 奉密诏,须公到,使我图公。
王重荣送信给李克用,并说: 奉密诏,等您到来后,让我设法对付您。
奉上密诏,请公到,让我画公。
0.036374
有诏赠右散骑常侍。
皇帝下诏赠官右散骑常侍。
下诏赠给右散骑常侍。
0.538755
每朝廷会议,阜常侃然以天下为己任。
每次朝廷议会时,杨阜经常侃侃而谈,以天下为己任。
每次朝廷会议,阜都态度从容,把天下事当做自己的责任。
0.140546
乡使上世之士处乎今,策非甲科,行非孝廉,举非方正,独可抗疏,时道是非,高得待诏,下触闻罢,又安得青紫?
若使先代的士人处在今天,对策不是甲科,行为不是孝廉,举止不是方正,衹能上疏,时常评论是非,好的等待韶书,差的报闻被免职,又怎能披挂青紫?
乡里间派来上世之士,放在今天,策略不是甲科,行为不是孝廉,举荐不是方正,只有能抗疏,时代是非,高得等待诏命,下得触犯,又怎么能够得到青紫?
0.350474
可从淇口以东为石堤,多张水门。
可从淇口开始,往东修筑石堤,多设水门。
可以在淇口以东修筑石堤,多设置水门。
0.480771
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像这样的人,错过了时机不后悔,赶上了机遇不得意。
如果这样,那么就不再感到后悔,而能自得其道。
0.057181
夫人赠以玉壶一枚,高尺余。
夫人把一把玉壶赠给他们。壶高一尺多。
夫人送给他一个玉壶,高约一尺多。
0.211462
非史子\ue324,毋敢學學室,犯令者有罪。
不是史的儿子,不准在学室学习,违反这一法令的有罪。
不是史子,不要敢进入学室,违反命令的人要受罪。
0.107708
太宗尝谓侍臣曰: 朕因暇日,与虞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之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若此,朕用嘉焉。
太宗曾对侍臣说 :朕借闲暇的时间与世南商讨古今政事,有一个字的差错,未尝不惆怅恼恨,他恳切诚挚到这种程度,朕用他用得好啊。
太宗曾对侍臣说: 我闲暇时,和虞世南商议古今,如有任何一句话失言,我都会感到怅恨,他的诚恳真诚,我十分欣赏。
0.16907
因游衡湘,维舟江岸。见一老人,负书携琴。
有一次他游湖南衡阳,把船靠在江岸,见一个老翁背着书抱着琴。
因为游历衡湘二地,正巧在江岸上停船。看见一个老人,背著书,携著琴。
0.130861
窃意军中必有愤激思奋之人,莫若乘势就淮阴一军拔其尤者以护其师,然后明指杀青者之姓名,俾之诛戮,加赠恤之典于青,则其势自分,而吾得籍此以制之,则可折其奸心而存吾之大体。
我的意思是军队中间一定有对此愤慨、思量奋起有为的人,不如趁这种状况在淮阴一军中选拔优秀的人才以掌握好军队,然后明确地指出杀害时青的人的姓名,判处他死刑,对时青追加封赏,那么,军队中的势力就会自然分解,而我们就可以凭借这一点以驾驭它们,那么我们就可以减损奸恶之心而保存我们的主体。
我认为军中必然有愤怒想奋起的人,不如乘机在淮阴军中选取一个最强的军士,以保护他们的军队,然后明确指出那些叛国的人的姓名,让他们受到诛杀,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恩典,这样他们的势头自然就自行削弱,而我能利用这一点来控制他们,那么就可以削弱他们的奸心,保存我大体的利益。
0.198235
陈楚驰入定州,镇遏乱者,敛军中衣以归镐,以兵卫送还朝。
陈楚策马奔入定州,压住了变乱的人众,收回军中将士抢去的衣服,交还给浑镐,派出兵员护送他返回朝廷。
陈楚快速进入定州,镇服乱民,收集军中衣物归镐,用军队保护送回朝中。
0.087828
辛巳,锜从父弟宋州刺史銛等皆贬官流放。
辛巳,李的叔伯弟弟宋州刺史李等人都被贬官流放。
这一年,锜的從父宋州刺史 Sau 和其他從父弟弟都被贬官流放。
0.288755
会绍威遘疾革,遣使上章乞骸骨,太祖抚案动容,顾使者曰: 亟行语而主,为我强饭,如有不可讳,当世世贵尔子孙以相报也。
然而逢罗绍威染上重病,派使者呈上奏章请求退休归家,太祖抚摸着桌子为之动容,回头对使者说: 赶快回去告诉你的主人,请为我勉力吃些饭食保养身体,如有不测,我当让他的子孙显贵以报答他。
恰逢绍威因病去世,派使者上奏章请求允许他回家,太祖Handle了奏章,看到使者,说: 快去告诉你的主人,为我多吃点饭,如果有什么不能说的,就世代显贵你的子孙,来报答你的效忠。
0.237358
如牛羸人罢,任车退却,还堕坑谷,有破覆之败矣。
如果牛瘦弱,人精疲力竭,装着重物的车子后退,反而会落进坑谷中,有翻车摔碎的恶果。
像牛一样瘦弱,人又疲倦了,任车退却,又跌进坑里,有破覆的失败了。
0.090876
先是,雍州相传樊城有王气,至是谣言更甚。
以前,雍州相传樊城有王气,到现在谣言更厉害。
首先是,雍州从前就传说樊城有王气,现在谣言更加盛。
0.396187
贺拔公奄及于难,物情危骇。
贺拔公突然遇难,人心惶恐惊骇。
贺拔公突然遭遇灾难,人们感到惊恐。
0.31689
宝鼎二年七月,使守大匠薛珝营立寝堂,号曰清庙。
宝鼎二年七月,孙皓令守将大臣薛珝修建寝堂,号为 清庙 。
宝鼎二年七月,派大匠薛珝建造寝堂,称为清庙。
0.301523
二十七日召见群臣,先帝自言不用药已二十余日。
二十七日先帝召见群臣,先帝自己说不用药已经有二十多天了。
二十七日,汉昭帝召见群臣,他告诉群臣,自己已经不用药已经二十多天了。
0.456741
蒙逊还攻西平,征虏将军出连辅政等将骑二千救之。
沮渠蒙逊率军回攻西平,西秦征虏将军出连辅政等率领骑兵二千人赶赴救援。
蒙逊返回西平,征虏将军出连辅政等将骑二千去救他。
0.303922
二月己巳,幸黎阳。
二月二日,到黎阳。
二月己巳,皇帝到黎阳。
0.289978
云南邓川州言: 本州民田与大理卫屯田接壤湖畔,每岁雨水沙土壅淤,禾苗淹没。
云南邓川州说: 本州岛百姓田地与大理卫屯田在湖畔接壤,每年雨水冲刷泥沙淤积,禾苗被淹没。
云南邓川州的人说: 本州民田與大理卫屯田相接壤,每年雨水沙土堆积,禾苗被淹没。
0.519441
王玄邈使人诈降诱乌奴,乌奴轻兵袭州城,玄邈伏兵邀击,大破之,乌奴挺身复走入氐。
王玄邈让人佯装投降,引诱李乌奴上钩。李乌奴率领兵马轻装偷袭梁州城,王玄邈埋伏着的兵马拦击阻截,大破李乌奴。李乌奴脱身以后,便又逃到氐人中间去了。
王玄邈派人假降引诱乌奴,乌奴轻兵袭击州城,王玄邈伏兵邀击,大败乌奴,乌奴挺身而出又回到氐人。
0.127702
时莫氏渐衰,黎氏复兴,互相构兵,其国益多故。
此时莫氏的势力渐衰,黎氏势力复兴,他们互相构兵作战,安南国则更多变故。
当时莫氏逐渐衰落,黎氏逐渐复兴,互相之间发生战争,这个国家越来越危险。
0.075485
深夜不敢惊制使,已调七千人迎敌矣。 涉知全诈,因寝点军之议。
深夜我不敢惊动制使,已经调七千人去迎击敌人了。 贾涉知道李全诡诈,就停止了派僚属去统兵的议论。
深夜不敢惊动制使,已经调动七千人去迎接敌人了。涉知全在造谣,因此睡了。
0.336079
《诗》不云乎? 亡德不报 。
《诗经》上不是说过吗? 没有什么对我有德的人不受到报答的。
《诗经》上写着: 没有德行的人,不会报答。
0.201183
旁一星,曰王梁。
旁边一星叫王梁。
旁边又一颗星,叫王梁。
0.299822
权数责问据,据无以自明,藉草待罪。
孙权数次责问朱据,朱据无法自己澄清,躺在草垫上等待罪名。
权数要求据来证明自己无罪,据没有证据来证明自己无罪,于是草草了事等待罪责。
0.044109
赠忠诚伯,谥武惠,祭葬有加,官其子绎为本卫指挥佥事。
赠给他忠诚伯,谥号武惠,祭葬加等,还任命他的儿子陆绎为本卫指挥佥事。
赠给忠诚伯,谥号武惠,祭葬时增加,官其子绎为本卫指挥佥事。
0.553202
西夜国,一名漂沙,去洛阳万四千四百里。
西夜国又名漂沙国,距洛阳有一万四千四百里。
西夜国,又叫做漂沙,离洛阳有一万四千四百里。
0.582125
扶辕,银口带,龙板头。
扶辕装饰银带,龙板头。
扶着车前,口含银色口哨,车头有龙板。
0.031246
知俊色黔而丑生,棕绳者,王氏子孙皆以 宗 、 承 为名,故以此构之。
刘知俊颜色黑而且生在属牛的丑年,所谓棕绳,王建的子孙都以 宗 、 承 作为名字,所以把这些牵合在一起而构成谣言。
王俊色黔而丑生,棕绳,王氏子孙皆以 宗 、 承 为名,故以此构之。
0.175034
又东北径阳信县故城南,东北入海。
又往东北流经阳信县老城南边,往东北注入大海。
又向东北直走阳信县旧城南边,然后进入大海。
0.291805
而巡抚王聚奎乃撤守长沙,贼遂长驱至。
而巡抚王聚奎却撤守长沙,义军长驱南进。
而巡抚王聚奎撤守长沙,贼人便长驱直入。
0.479071
为尚书三公郎,建康令,转通直郎,兼中书郎。
后任尚书三公郎,建康令,转官通直郎,兼中书郎。
作尚书三公郎,任建康令,升任通直郎,又兼中书郎。
0.548602
遂货家产,得五百千,刺史已下,各有资助,满二千贯文。
于是就卖家产,得到了五百千。从刺史以下,各有资助,计有二千贯文,令长子带着去五台写经。
于是,他卖掉家产,得到五百千文,刺史以下的官吏,都各自给予资助,满两千贯文。
0.23406
上许之,遣使如周。
陈宣帝同意,派使者去北周。
皇上允许,派使者到周国。
0.215864
若遽官之,非直亡国之大夫不可与图存,举其平生而尽弃之,将焉用我? 积翁欲合宋官谢昌元等十人请释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可,曰 天祥出,复号召江南,置吾十人于何地! 事遂已。
假如立即给以高官,不仅亡国的大夫不可以此求生存,而且把自己平生的全部抱负抛弃,那么任用我有什么用呢? 王积翁想与宋官谢昌元等十人一起请释放文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同意,说 :文天祥放出后,又在江南号召抗元,置我十人于何地? 此事于是作罢。
如果立即授官,不是只有亡国之大夫才不能图存,把平生都抛弃了,那么还能用我呢?积翁想合宋官谢昌元等人请求释放天祥为道士,留梦炎不能,说 天祥出,又号召江南,把我的十人放在什么地方! 事情于是就這樣。
0.221039
苏逢吉自草诏,意云: 应贼盗,并四邻同保,皆全族处斩。
苏逢吉自己草拟诏文,大意是: 接应盗贼,连同四邻同保,都全族处以斩首。
苏逢吉自己起草诏书,意思说: 对贼盗,应與四邻一起保护,都应当全族处死。
0.18698
宦者四星,在皇位之侧,故《周礼》置官,亦备其数。
天上有四颗宦星,在帝座星的旁边,因此《周礼》设宦官,也以之充数。
宦官有四颗星,在皇帝旁边,所以《周礼》设置官职,也备有这些官职。
0.243298
对曰: 宪等世仕晋朝,荷其荣禄,浚虽凶粗,犹是晋之籓臣,故宪等从之,不敢有贰。
他们回答说: 我们几代为晋朝做官,承受着晋朝给予的光荣与俸禄,王浚虽然凶暴粗俗,但仍然是晋朝的藩镇大臣,所以我们跟随他,不敢有二心。
回答说: 宪等人世代在晋朝做官,享受着晋朝的荣誉和福利, myself粗野而粗野,虽然是晋朝的忠臣,所以宪等人跟随他,不敢有二心。
0.378002
芳以黄中故,时时詈东阳。
焦芳因黄中的缘故,时时骂李东阳。
因为黄中是姓芳的家乡,所以经常骂东阳。
0.075358
四方勤王之师渐有至者,种师道、姚平仲亦以泾原、秦凤兵至。
各地的勤王军慢慢有到达的,种师道、姚平仲也率领泾原、秦凤兵到达。
四方勤王之师逐渐到来,种师道、姚平仲也因为泾原、秦凤的军队到来。
0.398846
赤水出西北罢谷川东,谓之赤石川,东入于河。
赤水发源于西北方罢谷川东边,称为赤石川,东流注入河水。
赤水从西北方流过罢谷川东边,叫做赤石川,流到河里。
0.339341
内出珠玉锦绣等服玩,又令于正殿前焚之。
从宫内拿出珠玉锦绣等服饰玩好用具,又令在正殿前烧毁。
把珠玉锦绣等服玩放在里面,又命令在正殿前烧了。
0.391915
辟遂发兵围东川节度使李康于梓州,欲以同幕卢文若为东川节度使。
于是,刘辟派兵在梓州围困东川节度使李康,打算让本幕府的卢文若担任东川节度使。
李遂发兵围攻东川节度使李康于梓州,想让同幕卢文若做东川节度使。
0.335184
天圣五年正旦,太后御会庆殿。
天圣五年正月初一,太后驾临会庆殿。
天圣五年正月初一,太后在庆殿举行朝见。
0.587577
故曰: 父不父则子不子。
所以说: 父不父则子不子。
所以,父亲不是父亲,那么孩子就不是孩子。
0.035273
壬午,中护军王华卒。
壬午,刘宋中护军王华去世。
壬午,中护军王华去世。
0.678081
言者诋国维,乃解职,寻下狱。
言官因此攻击国维,他被解除了职务,不久又被关进监狱。
说的人诋毁张国维,于是被解职,不久被下狱。
0.078862
癸亥,东海贼卢公暹率众万余,保于苍山。
初五,东海贼卢公暹率万余人,据守在苍山。
癸亥年,东海贼卢公暹率领一万多人,保住于苍山。
0.389672
以右羽林军大将军薛讷为凉州镇军大总管,节度赤水、建康、河源等军,屯凉州,以都督杨执一副之:右卫大将军郭虔瓘为朔州镇军大总管,节度和戎、大武、并州之北等军,屯并州,以长史王晙副之。
派右羽林军大将军薛讷为凉州镇军大总管,指挥赤水、建康、河源等军,屯驻凉州,派都督杨执一为副总管;派右卫大将军郭虔馞为朔州镇军大总管,指挥和戎、大武、并州之北等军,屯驻并州,派长史王睃为副总管。
任命右羽林军大将军薛讷为凉州镇军大总管,节度赤水、建康、河源等军,驻扎凉州,由都督杨执副之;任命右卫大将军郭虔瓘为朔州镇军大总管,节度和戎、大武、并州之北等军,驻扎并州,由长史王万美元副之。
0.611365
泥干时,掷于池中,重头沉下,自然周正。
等泥干时,掷入池中,粗重的一端沉在下面,而且自然且十分端正。
当土地干燥时,把木头扔进池水中,木头浮起,木头又沉下去,木头自然就正了。
0.022918
普通三年,以黄门侍郎爲轻车将军,置佐史。
普通三年,以黄门侍郎的身份作轻车将军,赐予设置佐史官。
普通三年,把黄门侍郎封为轻车将军,设置佐史。
0.43747
诸方赗遗一不取,惟韦皋以布衣交,先以闻,故所致辄称诏受之。
各方面赠送的礼物一概不收,只有韦皋是贫贱时的故交,事先通报,说所送的礼物是皇帝命令他收的,他才收下。
各地方给的礼物,我不接受,只有韦皋以平民身份与我交往,先报告给我,所以每次他送来的礼物,都称为诏受之。
0.133761
杨光远围广晋,处让数以军事衔命往来,光远奏请多逾分,帝常依违,维翰独以法裁折之。
杨光远围攻广晋时,刘处让几次以军事身份带着后晋高祖命令往来传达,杨光远奏请事情往往超越本份,后晋高祖常常不作可否,唯独桑维翰按法规加以裁定和批驳。
杨光远围攻广晋,处让多次以军事衔命往来,杨光远奏请超过分例,皇帝经常依从,只有张维翰以法度来裁减。
0.192341
冻馁者里中富室假贷之,孤寡残疾者官养之,毋失所。
冻饥者里中富裕人家应借贷他们,孤寡残疾者官府供养,不要流离失所。
冻饿的人,让富家借给他们粮食,孤寡残疾的人,官府养活他们,不要让他们失所。
0.204496
时宰以说机辨才略,互相排摈。
当时的宰相姚崇因为张说擅长机辨有才干而排挤他。
当时宰相认为王机有才干和谋略,互相排挤。
0.072949
取妻美,则让其兄。
娶了漂亮的妻子,就让给哥哥。
娶老婆美,就让她哥哥。
0.124143
七月,会赵王王镕于承天军。
七月,在承天军会见赵王王。刘守光在燕称帝。
七月,在承天军会齐赵王王熔。
0.382001
水出西北邵陵郡邵陵县,东南流注于湘。
余溪水发源于西北方邵陵郡的邵陵县,往东南注入湘水。
水从西北邵陵郡邵陵县流来,向东南流注于湘水。
0.10773
然则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也。
但是奢侈还是节俭的程度,一定要看时代的富饶或贫困。
那么,奢俭之节,必须看世之丰约。
0.010969
以书补中书令史。
又因为会写字补任中书令史。
用书来补足中书令的史官。
0.092236
嵩归日骄。
回来后严嵩日益骄横。
嵩归时骄横。
0.111472
赠大司马。
朝廷赠予大司马。
赠给大司马。
0.384982
时,傅太后欲与成帝母等号齐尊,大臣孔光、师丹等执政,以为不可,太后皆免官爵,遂称尊号。
当时,傅太后要与成帝的母亲等号齐尊,大臣孔光、师丹等人执掌朝政,认为不可以这样,太后都免去官爵等级,就称尊号。
当时,傅太后想和成帝的母亲等号,孔光、师丹等大臣执政,认为不行,太后都免官爵,于是尊称太后为尊号。
0.443632
购求得人间真行,凡二百九十纸,装为七十卷,草书二十纸,装为八十卷。
太宗收集、购买得到流传在世间的真行字帖,二百九十纸,装订成七十卷;草书字帖二十纸,装订成八十卷。
买到了人间真行,共二百九十纸,装成七十卷,草书二十纸,装成八十卷。
0.321285
是以天下乐其政,归其德,望之若父母,从之若流水;百姓和亲,国家安宁,名位不失,施及后世。
这样的话天下就欢迎政府的政令,佩服政府的恩德,敬仰他们就像父母一样,像流水一样跟从他们;百姓和睦亲爱,国家安宁,名分地位的秩序不混乱,延续到后代。
所以天下人喜欢他的政绩,归顺他的德行,像对待父母一样,跟从他的像流水一样;百姓和睦,国家安宁,名位不失,他的恩德施及后世。
0.282815
上深以为然。
唐高宗很同意他的看法。
皇上十分赞同。
0.022183
或承藉微廕,著德当时;或见拔幽陋,流名后叶。
或是承借微荫,著德当时;或是被拔选于幽陋,而至流名于后世。
有的依托微小的地位,著德于当时;有的依托高大的地位,流名于后世。
0.23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