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s
stringlengths 2
1.19k
| truth
stringlengths 1
1.93k
| results
stringlengths 1
4.96k
| BLEU
float64 0
1
|
---|---|---|---|
于是翕然被烧灼者十七八矣。 | 于是百姓翕然风从,被烧灼的人有十分之七八。 | 于是,被烧灼的人有十七八个。 | 0.374989 |
甲戌,浙西观察使李若初卒。 | 二十九日,浙西观察使李若初去世。 | 甲戌年,浙西观察使李若初去世。 | 0.725964 |
太元二十年,荆州、彭城大水。 | 太元二十年,荆州、彭城发生大水灾。 | 太元二十年,荆州、彭城发生大水。 | 0.888442 |
城惟一井,井深四十丈,山势峻峭,不容防捍,潜作地道取井。 | 城里只有一口井,深四十丈,而山势峻峭,无法防御,于是暗中挖了一条地道夺取了这口井。 | 城内只有一口井,井深四十丈,山势陡峭,不容防备,就挖了地道来取井。 | 0.262249 |
征南大将军羊祜卒。 | 征南大将军羊祜死。 | 征南大将军羊祜去世。 | 0.660633 |
世奉五斗米道,不信有佛。 | 世代信奉五斗米道,不信有佛。 | 世奉五斗米道,不信有佛。 | 0.781703 |
卒于官,年七十。 | 后死于任上,终年七十岁。 | 死在官位上,年七十岁。 | 0.380969 |
九月,遣其齐安侯王淑上表谢恩。 | 九月,王忄甚遣齐安侯王淑上表谢恩。 | 九月,派齐安侯王淑上表向皇帝谢恩。 | 0.502433 |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学获罪皇太后。 |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因为好儒术而触怒皇太后。 | 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因为文学原因获罪,被皇太后所罪。 | 0.489454 |
及居帝位,每商量处置,或时有乖疏,得人谏诤,方始觉悟。 | 登上帝位后,每逢商议事情如何处理的时候,有时还会出现疏漏,由于得到他人的谏诤,才有所醒悟。 | 当居皇帝位置时,每次商量处理事情,有时会有疏忽,得到别人的谏谏,才醒悟。 | 0.070917 |
自汉、魏以降,礼仪渐杀。 | 从汉魏以后,礼仪渐渐废弃。 | 自汉朝、魏朝以后,礼仪逐渐衰败。 | 0.265181 |
于是昭公十九年矣,犹有童心。君子是以知其不能终也。 | 当时昭公已十九岁了,还有孩子脾气,君子因此知道他不能善终。 | 昭公十九年,还像孩子一样,君子因此知道他活不长久。 | 0.318701 |
应珪之父宗荫奉檄征讨,屡建厥勋,应珪乃上疏复请立为州治。 | 应硅的父亲宗荫尊奉檄文征讨,屡建功勋,应硅于是呈上奏章请求重新设立为州一级政区。 | 应珪的父亲应珪奉命征讨,屡次建立战功,应珪于是上奏请求立为州治。 | 0.144117 |
多言夸严,莫大於此矣。 | 多讲虚夸之词,没有比这更厉害的了。 | 多言夸大,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 0.379231 |
故目其川曰三藏川,水曰三藏水。 | 因此把这三条溪流称为三藏,汇合后就叫三藏水。 | 所以把它叫做三藏川,叫做三藏水。 | 0.138485 |
昭义属城有尝无礼于王元逵者,元逵推求得二十馀人,斩之。馀众惧,复闭城自守。戊辰,李德裕等奏: 寇孽既平,尽为国家城镇,岂可令元逵穷兵攻讨! | 昭义镇所属城堡有人曾对成德节度使王元逵无礼,王元逵穷加追究,抓到二十余人,处以斩首;其余人感到恐惧,将城门再行关闭自守抵抗,戊辰,李德裕等人上奏唐武宗说: 叛寇余孽既全部平定,昭义所属城垒现已尽为国家的城镇,岂可以任王元逵随意穷兵攻讨! | 昭义城有二十多人不尊重王元逵,王元逵挑选出二十多人斩杀,其余的人恐惧,又闭城自守。戊辰,李德裕等人上奏: 敌人已经平定,应全部归还原朝城镇,怎么可以任由王元逵穷兵攻击? | 0.190838 |
绩果来追,昶与战,大破之,斩其将钟离茂、许旻。 | 施绩果然中计率军来追击,王昶与他交战,大破敌军,并杀了吴国的将领钟离茂、许。 | 张绩来追击,张昶与之交战,大败张绩,斩杀张绩的将钟离茂、许旻。 | 0.248064 |
服阕,又爲侍中、中军大将军。 | 丧服期满,又委任他为侍中、中军大将军。 | 服软后,又任侍中、中军大将军。 | 0.476662 |
又以河西太原郡更为毐国。 | 又把河西、太原郡改为嫪毐的封国。 | 又把河西太原郡划归秦国。 | 0.244855 |
三月壬戌朔,日有食之。 | 三月初一,又发生日食。 | 三月壬戌朔,有日食。 | 0.124389 |
自今以来,督军郡守,其谨察非法,当农桑时,以役事扰民者,举正以闻。 | 从今以后,督军郡守应该严谨考察非法行为,当属农忙之时,用劳役之事来烦扰百姓之人,都将他们明文正法,以使百姓知晓。 | 从此以后,督军郡守,如果谨慎地考察不合法度的事,在农事桑事的时候,因差派任务扰动百姓的,都要奏报。 | 0.147998 |
朝服,武冠。 | 着朝服,戴武冠。 | 穿朝服,戴武冠。 | 0.840896 |
天兴五年,休之为司马德宗平西将军、荆州刺史。 | 天兴五年,司马休之任司马德宗的平西将军、荆州刺史。 | 天兴五年,张休任司马德宗平西将军、荆州刺史。 | 0.652708 |
故镜执清而无事,美恶从而比焉;衡执正而无事,轻重从而载焉。 | 所以镜子保持清亮而不受干扰,美丑就会因此显示出来;衡器保持平正而不受干,轻重就会因此衡量出来。 | 所以,镜能明察是非,美恶就由它来比较;衡能明辨是非,轻重就由它来衡量。 | 0.083261 |
闰月丙子,司徒、广陆侯李胤薨。 | 闰月初一,司徒、广陆侯李胤死。 | 闰月丙子,司徒、广陆侯李胤去世。 | 0.567672 |
亶日食,则妾不见;亶地震,则后不见。 | 一旦日食则妾不见;一旦地震则皇后不见。 | 如果日食,我就不见;如果地震,我就不见。 | 0.10079 |
他日来省,赐之卮酒曰: 却金一事,善体吾心,否则法不汝宥也。 | 朝廷赐予祭葬,让有关部门为他修建祠堂公祭。 | 有一天,他来省亲,我送给他一杯酒说: 你的归顺,是善体谅我心意,否则就该你受罚了。 | 0.006369 |
三月戊戌,御史大夫李夷简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三月十五日,御史大夫李夷简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三月戊戌,御史大夫李夷简被任命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0.692433 |
皂只买一鸡回话。太守怒曰: 票上取鸡二只,兔一只,为何只缴一鸡? | 差役只买一只鸡回来,太守生气说: 叫你买二只鸡,一只兔,为什么只买一鸡? | 他只买了一只鸡。太守生气地问: 你的票上写的是取两只鸡和一只兔,怎么只交了一只鸡? | 0.187281 |
太祖为吴王,赋税十取一,役法计田出夫。 | 太祖为昊王时,赋税取十分之一,徭役之法按田地计算出夫役。 | 太祖做吴王时,收赋税十分之一,用田地来计算出夫人数。 | 0.302818 |
道育叛亡,讨捕不得。上大怒,穷治其事,分遣中使入东诸郡搜讨,遂不获。 | 严道育逃跑了,追捕不到,文帝大怒,彻底追究这些事,分派使者到东方各郡搜捕,还是找不到。 | 道育叛逃,不能追捕。皇上大怒,严厉追查,派中使分头进入各郡搜查,结果没有抓到。 | 0.056723 |
进士起家,签书北京判官。 | 以进士起家,为北京签书判官。 | 进士开始做官,任北京判官。 | 0.108206 |
枭而脱悟不接者,天为为嗤。 | 如果箭落在猫头鹰嘴外边,天神就会撇着嘴冷笑。 | 如果有人不接任而自杀,天神会嘲笑他。 | 0.060542 |
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 | 其次派左司马伯公率民夫到庄山铸币。然后派中大夫王邑带上二千万钱到楚国收购生鹿。 | 令左司马伯公率白徒到庄山铸钱,令中大夫王邑带两千万钱到楚国去买鹿。 | 0.420992 |
甲戌,见群臣于紫宸门外庑下。 | 三月初八,皇上在紫宸门外的庑下接见群臣。 | 甲戌,在紫宸门外庑下,见到群臣。 | 0.274282 |
王使丁夫人母养昂。昂死于穰,丁夫人哭泣无节,操怒而出之,以卞氏为继室。 | 曹操让丁夫人以母亲的名义抚养曹昂;曹昂死在穰城,丁夫人哭泣得不能自制,曹操气忿之下,休了丁夫人,以卞氏继为正妻。 | 王派丁夫人母亲养育丁昂。丁昂死在穰地,丁夫人哭泣无节制,曹操生气地出去,以卞氏为继室。 | 0.241318 |
公若实有灾眚,恐非禳所能解,若其实无,何禳之有。 绍宗笑曰: 未能免俗,为复尔耳。 未几而绍宗遇溺,时论以为知微。 | 你如果真的有灾难,恐怕除邪消灾之祭也不能解除,如果确实没有,就不用祭拜。 | 公若真有灾祸,怕不是 sacrifices能解救的,如果公真没有灾祸,又何必 sacrifices呢? 绍宗笑着说: 我未能免于凡俗,只是为你才这样做的。 不久,绍宗淹死,当时的人认为这是预先知道要发生的事。 | 0.017129 |
肥义先入,杀之。 | 肥义首先进去,被杀死了。 | 肥义先进入,杀死了他。 | 0.133325 |
文明太后谓群臣曰: 言事,固当正直而准古典;安可依附暂时旧事乎! | 文明太后对群臣们说: 议论事情,应当正直而又遵循古代的典章制度,怎么可以依循暂时的旧例呢? | 文明太后对群臣说: 处理事情,应当公正而遵循古法;怎么可以依附暂时的旧事呢! | 0.389339 |
泣告州牧,徙居佛寺,浃辰晦迹,因《咏愁》诗曰: 到来难遣去难留,着骨粘心万事休。 | 廷璧将此事哭哭啼啼地告诉了舒州太守,自己躲进寺庙里居住。一连十二天没敢露面,于是写下《咏愁》诗一首,抒发了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和愁绪。诗中写道:到来难遣去难留,着骨粘心万事休。 | 向州牧哭泣地告诉,搬居到佛寺,时间过去好几天,因《咏愁》诗说: 来去都难,留也难,一切事情都不要问了。 | 0.061597 |
今严威既行,皆言当死,不顾其前后,考折厥衷。 | 如今圣上的严厉诏命颁行以后,众人又都说窦宪等人该当处死,而不顾他们的前前后后,推究他们的真实思想。 | 现在严明的法度已经实行了,都说是该死,不顾前后,考察他们的内心。 | 0.036833 |
四月复命辅佩征夷将军印,出镇。 | 四月,皇帝又命令张辅佩征夷将军印前往交镇守。 | 四月,又命令辅佩征夷将军印,出兵镇守。 | 0.432904 |
留针二三口插于其外,以试火候。 | 留出二三根针插在外面以便观察火候。 | 在面外留三四个针,试火候。 | 0.074398 |
公告叔侯,叔侯曰: 虞、虢、焦、滑、霍、扬、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 | 晋平公把这件事告诉了叔侯。叔侯说: 虞国、虢国、焦国、滑国、霍国、杨国、韩国、魏国,都是姬姓,晋国因此而扩大。 | 公告叔侯,叔侯说:虞、虢、焦、滑、霍、扬、韩、魏,都是姬姓,所以晋国就很重要。 | 0.18489 |
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为元,空籍五岁矣。 | 惠公即位后,上溯到哀公死的那年来接续陈国纪年作为元年,此时惠公的在位时间其实空借了五年。 | 惠公立,探续哀公卒时年而记为元,空地五年了。 | 0.016075 |
二月乙亥,桴罕镇将长孙百年请讨吐谷浑所置洮阳、泥和二戍,许之。 | 二月十二日,木包罕守将长孙百年,请求进攻吐谷浑设置的洮阳、泥和两座城堡,孝文帝批准了这一请求。 | 二月乙亥,吐谷浑镇将长孙百年的请求讨伐吐谷浑所设置的洮阳、泥和在位,朝廷允许。 | 0.270898 |
《周历》得五百六日,十三蚀。 | 《周历》推算五百零六日和十三次日食符合。 | 《周历》有五百六天,十三次蚀。 | 0.199786 |
四年,脱懽死,子也先嗣,称太师淮王。 | 四年,脱飀去世,他的儿子也先继嗣父职,自称为太师淮王。 | 四年,脱脱死,他的儿子也先继承了皇位,称为淮王。 | 0.416361 |
八月壬辰,苏松巡抚都御史曹邦辅败倭于浒墅。 | 八月三十日,苏松巡抚都御史曹邦辅在浒墅打败倭寇。 | 八月壬辰,苏松巡抚都御史曹邦辅在浒墅打败了倭寇。 | 0.733223 |
兴定元年七月,改河平军节度、兼卫州管内观察使,诏谕曰: 朕初谓汝勇果,为国尽力,故倚以济事。 | 兴定元年七月,改任河平军节度使,兼卫州管内观察使,皇帝下诏对他说 :朕当初认为你勇敢善战,为国尽力,所以倚仗你成功。 | 兴定元年七月,改河平军节度、兼卫州管内观察使,诏谕曰: 我最初认为你勇敢果敢,为国家尽力,所以让你担任这项工作。 | 0.481003 |
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 新天子登基,亲临祭祀,如果是自己的祖宗,祝辞上就写 孝王某 ;如果是天神地祗,祝辞上就写 嗣王某 。 | 祭祭祖先:内部事务称为孝王某,外部事务称为嗣王某。 | 0.026357 |
矩曰: 子盖病笃,深恨雁门之耻。 | 裴矩答道 :樊子盖病得厉害的时候,深恨雁门被围之耻。 | 李矩说: 你大概是因为病重,所以对雁门之耻感到更深恨。 | 0.030406 |
彦深叹曰: 弟此策诚足制胜千里,但口舌争之十日,已不见从。 | 赵彦深长叹说: 老弟的计策确实能取胜于千里之外,但是争论了十天,已经不被采纳。 | 李彦深叹息说: 弟弟你的策略的确可以制服千里之国,但是口舌之争已经十日光景,已经看不见你的从者了。 | 0.064203 |
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眹。 | 仿佛有真正的主宰,却又寻不到它的端倪。 | 如果有一个真宰,却特别不能得到他的消息。 | 0.062725 |
东与南来大道合,复北行一里余,市舍复夹道,盖烹炼开炉之处也。 | 往东走与南边伸来的大路汇合,又往北走一里多,市舍又夹在道路两旁,是冶炼开炉的地方。 | 东边和南边的大道相接,再往北走一里多,市井又夹着道路,这是烹炼开炉的地方。 | 0.369316 |
五年春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卒,再赴也。 | 五年春季,正月,去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今年正月初六,陈侯鲍逝世。 | 五年春季正月,甲戌,己丑,陈侯鲍去世,第二次去世。 | 0.209588 |
章下,廷议久不决。 | 奏章下,朝廷商议久久不能决定。 | 章下,廷议久不决。 | 0.095368 |
时帝益厌政,不花乘间用事,与搠思监相为表里,四方警报、将臣功状,皆抑而不闻,内外解体。 | 当时顺帝更不理朝政,不花便乘机过问军国大事,与搠思监相互勾结。将四方警报和将臣功状,都压下来不上奏。 | 当时皇帝更加厌恶政治,不利用机会处理政事,和刘思监是表里关系,四方警报、将臣的功状,都压制的消息不传出去,使内外都失去了秩序。 | 0.138531 |
权闻百姓不以为便,省息之,铸为器物,官勿复出也。 | 孙权听说百姓不认为方便,就停用大钱,铸成器物,官府不许再拿出去流通。 | 当权的人听到百姓不便利,就省息他们,铸造成器物,官吏不再出来。 | 0.181842 |
赵氏之人曰: 桓子立,非襄主意。 | 赵家的族人说: 赵桓子做国君本来就不是赵襄子的主意。 | 赵家的一个人说: 桓子立,不是襄子的意思。 | 0.198328 |
出塞,曰: 吾得尉史,乃天也。 | 出了边塞,说: 我们捉到武州尉史,真是天意啊! | 出塞,说: 我得到尉史,这是天助我。 | 0.289175 |
于是帝改容动色。 | 于是砠壶深受震动,脸色都变了。 | 于是皇帝改变容颜,面带笑容。 | 0.035364 |
乞置乡县三老以厚风俗,凡宫室、车马、衣服、器械定为差等,重侈靡之禁。 | 请求设立县乡三老以端正风俗,凡是宫室、车马、衣服、器械都制定等级标准,重视侈靡禁令。 | 请求设置乡县的三老来弘扬风俗,所有宫室、车马、衣服、器械都按照等级区别对待,严格禁止奢侈浪费。 | 0.331038 |
后与同安公主自贼归。 | 后来神通与同安公主一道从贼中归朝。 | 后来,與同安公主從贼人归來。 | 0.188846 |
父季远,梁宜都太守。 | 父柳季远,梁朝时任宜都太守。 | 父亲季远,是梁宜都太守。 | 0.37951 |
数月,京师吏民解弛,枹鼓数起,而翼州部中有大贼。 | 遇了几个月,京师的官吏和百姓都松懈下来,报警的鼓声又频频响起,而冀州官署中出现了大盗。 | 几个月后,京城官吏百姓都放松了警惕,鼓声多次响起,而翼州部中有大型的贼寇。 | 0.13476 |
是以孔子见南子,周公居摄,盖权时也。 | 因此孔子晋见南子,周公代掌朝政,是根据当时形势的需要。 | 所以孔子去见南子,周公摄政,是因为时势所需。 | 0.257641 |
众乃杀豆仑母子,以尸示那盖,乃袭位。 | 部众就杀掉豆山仑母子,把尸首让那盖看,这才继位。 | 大家就杀死了豆仑和他的母亲,把他们的尸体交給那盖,那盖就继承了王位。 | 0.026633 |
予亦曰: 游于真仙者难为岩。 | 我也说: 游于真仙岩者难为岩。 | 我也说: 游于真仙者,难以进入山岩。 | 0.508599 |
省府台亦置酒宴会,酒五行,食五品,作乐,不陈戏。 | 省府台也摆设酒宴,酒饮五巡,食物五种,奏乐,不陈列歌舞杂技。 | 省府也设置酒宴,酒有五种,食物五种,奏音乐,不演戏剧。 | 0.347689 |
帝以秉徇私变法,负任使,落秉太子少保致仁。 | 皇帝以李秉徇私改变法律,辜负了所担任的使命,取消李秉太子少保,并让他退休。 | 皇帝因为杨秉私改法律,赋予他重要的职责,使杨秉被降职为太子少保。 | 0.123739 |
有所小怒,必加谴谪。 | 稍有所怒,必定加以谴责贬斥。 | 有所不满意,必加以贬谪。 | 0.05675 |
昭公娶于吴,故不书姓。 | 昭公在吴国娶妻,所以《春秋》不记载孟子的姓。 | 昭公娶了吴国的人,所以不提他的姓。 | 0.093899 |
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辞赡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美瑞。照为《河清颂》,其序甚工。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义庆奇之。赐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甚见知赏。迁秣陵令。文帝以为中书舍人。上好为文章,自谓人莫能及,照悟其旨,为文章多鄙言累句。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临海王子顼为荆州,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子顼败,为乱兵所杀。 | 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辞富赡超绝。曾经写古乐府诗,文辞很刚健美丽。元嘉年间,黄河、济水都很清,当时人以为这是祥瑞。鲍照撰写了《河清颂》,他写的序颇具工力。鲍照起初曾经拜见刘义庆,但没有被赏识,想要献诗以表明心志,有人制止他说:“卿地位还卑贱,不能轻率冒犯大王。”鲍照勃然大怒,说:“千年万载英才异士沉没而名声无闻的,不可胜数。大丈夫难道能永远蕴藏才智,使美恶贤愚不分,整天忙忙碌碌,追随平庸的人群吗?”于是将诗奏上,刘义庆很是珍奇。赐给帛二十匹,不久拔擢为国侍郎,很受赏识。迁任秣陵县令。文帝授任为中书舍人。皇上爱撰写文章,自以为别人比不上,鲍照领悟他的心思,写文章多言辞粗俗句子重复。人们都说鲍照才思枯竭,其实不是这样。临海王刘子顼任荆州刺史,鲍照任前军参军,并掌管书记的职责。后来刘子顼失败,鲍照被乱军杀死。 | 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章才子很多,很优秀。他曾经写古乐府,文章很美妙。元嘉中间,黄河和济水都变得清澈,当时人们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鲍照写出《河清颂》,序文很精彩。鲍照开始时曾去拜见义庆,但未见知,想献上自己的诗来表达心志,别人阻止他,说:“你的地位还低,不能冒犯大王。”鲍照生气地说:“几千年以来,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的人很多,怎么可以数得过来?大丈夫岂能埋没自己的智慧,像兰艾不辨,终日碌碌,和燕雀一起飞吗?”于是他献上诗,义庆很欣赏。 | 0.165937 |
乏人,则移礼部访取而试用焉。 | 缺少人员,便转交公文给礼部访察选取并试用。 | 人员缺乏,就移到礼部去寻找并试用。 | 0.161665 |
壬申,封子元\ue171为蜀王,元庆汉王。 | 二十七日,高祖封儿子李元王寿为蜀王,李元庆为汉王。 | 壬申,封子元为蜀王,元庆为汉王。 | 0.283789 |
卫取薛陵,子弗知。 | 卫国夺取薛陵,你也不知道。 | 卫国攻取了薛陵,但子弗知道。 | 0.139123 |
太祖使督青州诸郡兵以讨东莱群贼李条等,有功。 | 太祖派他督领青州各郡的兵马以征讨东莱地区的李条等众多贼寇,建立功劳。 | 太祖派督青州各郡的军队去讨伐东莱群贼李条等,有功。 | 0.191129 |
齐和帝东归,以萧憺为都督荆、湘等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 南齐和帝萧宝融将东归建康,他任命萧憺为都督荆、湘等六州诸军事及荆州刺史。 | 齐和帝向东返回,任命萧憺为荆、湘等六州诸军事都督和荆州刺史。 | 0.466224 |
革虽唐名族,而素不学问,除拜官吏,多失其序,常为尚书郎萧希甫驳正,革颇患之。 | 豆卢革虽然是唐的名门望族,但不学无术,任命官吏,多不合规矩,常常被尚书郎萧希甫驳斥纠正,豆卢革对这事很恼火。 | 王革虽然名字是唐家的名门望族,但是平时并不学习,当官后,很多事都做不好,经常被尚书郎萧希甫批评纠正,王革很苦恼。 | 0.308678 |
遥授金安军节度使完颜和尚、故行军副提控夹古吾典皆除名。 | 遥授金安军节度使完颜和尚、故行军副提控夹古吾典都除名。 | 完颜和尚和故行军副提控夹古吾典都被革职。 | 0.457136 |
虽使梁并淮阳之兵,下淮东,越广陵,以遏越人之粮,汉亦折西河而下,北守漳水,以辅大国,胡亦益进,越亦益深。此臣之所以大王患也。 | 即使让梁国合领淮阳国的军队,进军淮东,越过广陵,断绝越人的粮道,汉朝也截断西河以下,北边驻守漳水,以辅助趟国,胡族军队仍不断推进,越族军队仍不断深入,这是我为大王您所忧虑的。 | 即使派梁国和淮阳的军队,下取淮东,越过广陵,阻截越人的粮食,汉朝也派兵从西河而下,北守漳水,以辅佐大国的防御,越人更加深入,越国更加危险。这就是我所以为大王担忧的原因。 | 0.293784 |
由此信悟弥深,屡睹灵异。 | 从此他信悟更深,多次目睹这样的灵异。 | 从此更加相信,多次看到灵异的事。 | 0.088411 |
章表其行,记明其才也。 | 因为奏章上表彰了他们的操行,奏记中宣扬了他们的才能。 | 章表他的行为,记明他的才干。 | 0.020062 |
遂密戒从者,潜入,遍幸之。 | 他便悄悄告诉随从人员,要偷偷地回家。 | 于是,他暗中命令跟从的人,悄悄地进入,普遍拜谢。 | 0.023666 |
燕将张琏先以兵二千在鄴,闻燕兵见杀,乃劝重威固守。 | 燕将张跶先率兵两千在邺都,听说燕兵被杀,就劝杜重威坚守。 | 燕国将领张琏先带两千兵马在鄴城,听说燕军被杀,便劝说重威坚守。 | 0.265989 |
臣用此知其胜。 帝益重之,自是欲大用矣。 | 臣下根据这点知道曹玮一定取胜。 真宗因此更加器重李迪,从此以后打算对李迪委以重任。 | 我因此知道他胜过其他人。皇帝更加重视他,从此想重用他。 | 0.038016 |
二月乙巳,复帅师南下。 | 二月十六日,又率师南下。 | 二月乙巳日,又率军南征。 | 0.27092 |
是日,囚八王于别第,殿后侍卫四军二万余人皆放散,杀捧日都头李筠于大云桥下,自是天子之卫士尽矣。 | 当天,就把八王囚禁在另外的府第,为皇上殿后的四个侍卫军二万多人都被解散,并在大云桥下将捧日都头李筠处死,从此天子的卫士全部都没有了。 | 那一天,把八王囚禁在别处,殿后的侍卫军一万多人全部释放,把捧日都头李筠杀于大云桥下,从此,天子所有的卫士都死了。 | 0.290124 |
太和末叛走,唯有一千余家。 | 太和末年又背叛离去,只剩下一千多户。 | 太和末年,只有一千多家。 | 0.212798 |
春又奏: 西番俗信佛教,故祖宗承前代旧,设立乌思藏诸司,及陕西洮、岷,四川松潘诸寺,令化导番人,许之朝贡。 | 刘春又奏道 :西番信奉佛教,因此祖宗承前代旧例,设立乌思藏诸司,以及在陕西洮州、岷州、四川松潘建立诸寺庙,用以教化引导番人,许其朝贡。 | 春天又上奏:西番人信奉佛教,所以祖先继承前代旧例,设立乌思藏等官署,以及陕西洮、岷,四川松潘各寺,让官吏去教化引导番人,得到朝廷允许。 | 0.400905 |
若得涪城,则中分益州之地,断水陆之冲。彼外无援军,孤城自守,何能复持久哉! | 如果得到涪城,就可以把蜀地分为两伴,阻断水陆交通的要道,他们没有外面来的援军,以孤城而自守,怎么能够持久得了呢? | 如果得到涪城,就等于把益州的地域在中途分一半,断绝了水路和陆路交通的冲要。那里没有援军,孤城自守,怎么能够持久呢! | 0.343295 |
上及韦后皆重之,势倾内外,无敢指目者。 | 唐中宗和韦皇后都很器重慧范,因而他的权势极大,以至于朝廷内外大小官吏中没有人敢对他有丝毫非议。 | 皇上和韦后都十分重视他,他的地位在朝中内外都很有权威,没有人敢直截了当地指出他的不对。 | 0.097228 |
时张浚以右相视师,命世忠自承、楚图淮阳。 | 当时张浚以右相的身份视察军事,令韩世忠从承、楚攻取淮阳。 | 当时张浚以右相的职务监视张世忠,命令张世忠自己承认、张楚图淮阳。 | 0.296277 |
虞表所宜损增曰:臣典校故太尉顗所撰《五礼》,臣以为夫革命以垂统,帝王之美事也,隆礼以率教,邦国之大务也,是以臣前表礼事稽留,求速讫施行。 | 挚虞就其当改之处上奏章说:臣整理已故太尉荀频所修撰的《五礼》,臣认为开创帝业而传诸后世,是帝王的美事;使礼仪兴隆来引导教化,是治理邦国的大事。因此臣以前上表陈述礼仪方面事宜而被延滞,请尽速施行。 | 虞表应当减少增加的地方有:臣典校太尉顗所撰《五礼》,臣认为革命以垂统,是帝王之美事;隆礼以率教,是邦国之大务,因此臣在前表礼事稽留,求速施行。 | 0.16931 |
冬,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战,全军皆没,宝璧轻骑遁归。 | 冬季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阿史那骨笃禄、阿史德元珍交战,全军覆没,爨宝璧轻装乘马逃回。 | 冬季,十月,庚子,右监门卫中郎将爨宝璧与突厥骨笃禄、元珍交战,全军覆没,寶璧率轻骑逃回。 | 0.616105 |
日者王琳始贰,萧勃未夷,西结三湘,南通五岭,衡、广戡定,既安反侧,江、郢纷梗,复生携背,拥据一郡,苟且百心,志貌常违,言迹不副。 | 昔日王琳始叛,萧勃未平,西要连结三湘,南要连通五岭,衡、广刚平定又发生叛乱,江、郢等地纷乱梗阻,这时,周迪又生背叛之意,拥据一郡之地,苟且异心,表裹不一,言行不符。 | 王琳开始叛乱,萧勃尚未平定,西面连接三湘,南面通五岭,衡、广地区已安定,既已安定又反叛,江、郢地区又发生纷争,又生出携带着背离,占据一郡,姑且维持百般之心,心志常与行动违背,言语与行动不配合。 | 0.200444 |
人智之邃也,奚何为可测? | 人的智慧那样深邃,为什么还能揣测? | 人的智慧深不可测。 | 0.135797 |
李回、郑亚、元寿、魏铏已从别敕处分。 | 李回、郑亚、元寿、魏钅刑已经分别下令处分。 | 李回、郑亚、元寿、魏铏已经按照其他人的命令被分配了地方。 | 0.361586 |
又出征交阯,土多瘴气,援与妻子生诀,无悔吝之心,遂斩灭徵侧,克平一州,间复南讨,立陷临乡,师已有业,未竟而死,吏士虽疫,援不独存。 | 又出征交阝止,地多瘴气,马援与妻子离别,无悔吝苟活之心,于是斩灭征侧,使全州得到克服平定。紧接着又南讨,很快攻下临乡,师已有了业绩,但马援没有完成南讨任务就身死了,吏士们虽然罹疫,马援并没有独存。 | 又出征交阯,那里的土地多瘴气,他與妻子诀别,没有贪恋之心,于是斩灭征侧,平定一个州,又南征,攻陷临乡,他已有功业,没有完成,官吏士卒虽然疫病流行,他却独自存活。 | 0.234167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